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 卷三千古奇功 第四百二十二章 枪毙陈树藩

卷三千古奇功 第四百二十二章 枪毙陈树藩

推荐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魔天记武极天下神秘之旅夜色平安传绝世唐门机甲契约奴隶二道贩子的崛起小白杨国士无双明末不求生无敌六皇子杨家将之风流八少辛亥大军阀晚唐浮生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混在抗战本王在此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

有道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还有一句话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张作霖兵分三路,自己亲率第一、第五、第六、第八混成旅从陕西定边县入陕,而老兄弟孙烈臣带着第二、第七混成旅由神木县入陕,虎将吴俊升率领第三、第四、第九混成旅由横山县入陕。

张作霖这个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到了后世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人们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揭秘可以清晰地理解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和他做人思想,这人有心计,有野心,对手下好,对百姓好,并且他不是冷血嗜杀的主子。在他治下的东北,多少年之后还有百姓念念不忘他的好。

张作霖张大帅的发迹起于东北的民团,其实东北的民团和土匪差不多,民团属于收保护费的,当时名曰保险费,类似于后世的黑涩会(和谐音),当然,有时候客串土匪抢掠也是难免的。同时东北的土匪叫做胡子,胡子们也遵循许多道上的规矩,不是谁都可以抢,东北土匪胡子有七不抢八不夺的道义,所谓盗亦有道,土匪想要活下来,自然不能事事做绝。所谓七不抢八不夺就是七不抢:临近的村子不抢、送信的不抢、接亲的不抢、请医看病的不抢、送葬的不抢、为坐月子妇女下nǎi的不抢、媳妇回门不抢。八不夺:不夺女人、不夺小户人家财物、不夺镇宅增寿宝物、不夺娼门钱财、不夺耕地用的牛马、不夺杆子内兄弟家属财物、不挖坟掘墓夺取财物、不夺药店、大夫(医生)财物。

而正因为张作霖即便是身为绿林也遵循绿林规矩,因为他才能从一众东北绿林豪杰中脱颖而出。之后官至奉天督军,他也在心里遵循这个规矩,只不过把临近村子不抢改为了手下地盘不抢。百姓们求的是什么呢?无非是活得下去而已,中国百姓要求不高,于是张作霖善待百姓也成了他屡次成功的原则。试想一下,如果张作霖学陆建章和陈树藩一样,别说东北。就是奉天一地也难成气候。这也是陆建章和陈树藩只是民国不起眼的流星,而张作霖能称王称霸的原因。

遍观后来成就突出的军阀,阎锡山。冯玉祥,张作霖哪一个不是善待百姓的,皖系直系如过眼云烟而已。

张作霖民国七年五月份率军越过了不设防的长城。进了陕西省陕北地区,由于受到陈树藩的邀请,一路之上势如破竹,而且张作霖进陕之后宣布,他地盘之上,三年免农税!

陕北地区都是黄土高原,百姓吃喝不饱,多数百姓种的是一种叫做糜子产量不高的农作物,糜子又称为黍子,是我国最古老的五种农作物之一。陕北贫瘠。很多地方只能种糜子做成黄馍馍当做美食,在陕北收农税其实每年能得到十几万块钱已经好不错了。

张作霖手下的重要幕僚王之江于是给张大帅讲了刘邦取咸阳约法三章的故事,张作霖听后王之江说王茂如在东北所有新开发的土地都免三年农税,如此收了东北人心,他用什么赚钱?他用大烟。用商业,用开矿办工厂赚钱,其实对于王茂如而言,那一点儿农税真没多少钱。可正是因为他免新田农税和减免农税,这才让他躲了东北。咱们来西北,想要做西北王靠从农

西门吹灯零零七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zuihouyigebeiyangjunfa.23quan.com/956180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