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其他类型 > 竹书谣 > 第226章 襄子问道(一)

第226章 襄子问道(一)

推荐阅读: 余生有你,甜又暖晚庭春全职剑修妻为上不见上仙三百年诡域档案嗜爱异世奸商霸武独尊君有疾否敛财人生之重启叶秘书又说我坏话当大佬成为小号[修仙]台风眼判官营业悖论[娱乐圈]魔道祖师团宠妹妹六岁半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农人,伐木的樵夫都能像你一样在心中思考一国长治的方法。那丘相信,届时即使没有人告诉他们政令背后的深意,他们自己也能通晓一切,出仕论政了。”

“夫子是说,庶人只要学礼也可出仕为官,与上位者同室论政?”方才那言行激动的卫人忍不住往前挪了几步。

“然也。”孔丘捻须点头。

“那夫子为何又说晋要亡国?”无恤思忖片刻又问。

“教民识法当然不至亡国,卿族争斗不施德政才会使晋亡。当年丘有此言时,晋国正值六卿内乱,民不聊生。鼎乃国之重器,赵鞅把范宣子所著《刑书》铸在了铜鼎之上,就意味着晋国把刑法放在了礼义道德之上。执政之人不施德政反而用刑法来威胁黎庶,这才是亡国之道。”

“亡国之道?”无恤眼中的冷漠终于因为孔丘的一句话漾起了波澜。

“夫子之意是说,德治好过刑治?”我施礼问道。

“然也。”

“但弟子听闻,施政有宽猛之分。用道德礼义治国必然‘政宽’,用刑法来治国必然‘政猛’。昔日郑国子产大夫首铸刑书,使民知法度,而郑人安居乐业,且作诗来颂扬他。他离世后,大夫游吉在郑国施以德治宽政,反而使郑国匪盗横行,黎庶怨声载道。如此看来,猛政,岂非优于宽政,而刑治,优于礼治?”

“非也。”孔丘摇头笑道,“子产之政不同于六卿之政。子产大夫虽也铸刑书,但他却是以刑治辅德治。子产大夫性仁爱民,是以郑兴。若施政者不施德治,而滥用刑责,那只会动摇国之基础。”

“譬如齐国?齐君不仁又多用酷刑才致陈氏乱国?”

国之基础便是一国之民。齐国多酷刑,齐景公在位时,齐国市集之上卖假脚的人比卖鞋的人还要多。人们不缴纳赋税就会被砍去腿脚,而陈氏一族正是从那时起处处施恩于国民,以致后来公室民心相背。

“然也。”孔丘看了一眼端木赐,点头笑道,“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

原来,君主施政竟有如此复杂而巧妙的道理……

孔丘的话仿佛在我心中打开了一扇未知的窗户,我不假思索又问:“夫子,前日弟子与义兄途径费邑,费邑亦盗匪猖獗,一月死于道上者二十有一。如此境况还能实行宽政,以礼治邑吗?”

“费邑之患皆由苛政而起,若欲除患,必先废止苛政。”

“夫子所指的,可是季孙氏在邑内所行的‘用田赋’?”

孔丘微微一笑。这时,在座的四个卫人便向孔丘询问起了季孙氏所颁布的用田赋。孔丘耐心解释,众人激烈讨论,只有无恤自始至终都紧蹙着眉头。他坐在孔丘面前,坐在众人之中,却好像完全没有听见我们的话。

无恤的神情,孔丘自然都看在眼里,在众人讨论的间歇处,他突然抬手对端木赐道:“赐,到架子上取《乐记》第三卷下来。”

“诺!”端木赐连忙起身,站在矮几上取来

◿文简子提醒:《竹书谣》最新章节《》答题赢奖品活动将第一时间在♂全本%小说更新,记住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文简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zhushuyao.23quan.com/2319910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