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推荐阅读: 普通人,但外挂是神明千山青黛七零之改嫁死对头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带着嫁妆穿六零咸鱼女配在年代文躺赢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我在八零靠脑洞破案[刑侦]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二嫁帝王嫁寒门贪睡天才维修师继妹非要和我换亲小皇子和御姐法医同居后我弯了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小漂亮被偏执室友们缠上[穿书]嫁给铁哥们他穿成了帝国瑰宝

第16章

跟沈遂分开后,海珠带着冬珠和风平在镇上闲逛,镇上赶集的人散得差不多了,小贩们懒散的跟左右唠嗑打发时间,眼睛却不清闲,还放着哨注意着过路的人,有人往摊子看,他们立马打起精神吆喝。

迎风的竹风车哗啦啦响,海珠见风平直勾勾盯着草捆上扎的竹风车,她走过去问了价,拿铜板买下三个大的。

“姐,我还想吃炸糯米饼。”冬珠举着风车往油锅摊上走。

“那就买三个。”海珠跟上去付钱。

卖炸货的阿嫂在身后的水桶里一搅和,挑出三只活蹦乱跳的海虾,动作利索地掐了头剥去壳,虾尾肉包在薄薄的糯米饭里,油锅的温度起来了丢进去。

“小阿妹,买不买生腌,最后两碗了,我便宜卖给你。”隔壁的摊主趁机拉生意。

海珠是挺想尝尝的,她仰头看了眼天,迟疑道:“不新鲜了吧?”

“这你就不懂了,头一次吃生腌?”热情的大娘挟了半边毛蟹递过来,“你先尝,不新鲜的我不稀罕卖,这东西腌的时间越长越够味儿。”

毛蟹壳是青黑色,蟹肉也是生的,海珠壮着胆子捏着蟹腿对着汁水淋漓的蟹肉咬了一口,入口又酸又呛。她哈着气咳了两声,待浓郁的滋味转淡,嘴里泛起了口水,这是她两个月来吃到的滋味最足的食物。

“剩下的我都买了。”海珠都没问价,她探着头往瓦罐里瞅,问大娘做生腌要用到哪些佐料。

“这可不能告诉你。”大娘哈哈笑,摆开小方桌让她坐着吃,“喜欢吃明天再来,我天天在这儿摆摊。”

糯米炸也起锅了,焦黄的糯米饼在海苔碎里滚一圈,阿嫂怕烫着冬珠,她收了铜板端着盘子送到桌上。

“你弟还小,别给他吃生腌,小心坏肚子。”大娘好心提醒。

海珠“哎”了一声,挟了个生蚝给风平尝尝味,见他酸皱了眉毛,她数了十个铜板给他,让他想吃什么就去买。

冬珠也喜欢吃生腌,她剥了虾壳还要捏着虾尾肉沾汤汁,说比蒸的虾滋味好。

海珠早料到了,这丫头喜欢大口吃肉,也喜吃油,是个口重的。她扒拉着碗里的残料,看到了橙皮、生姜、花椒、蒜瓣,吃出来的滋味里还有酒和醋,不止醋,应该是还有酸果汁,就是不知道是哪种果子。

吃了生腌和炸糯米还没饱,姐弟三个继续边逛边吃,三碗不同口味的糖水分着吃,嚼着咔咔作响的炸螃蟹,还有快要收摊的最后一板煎豆腐。

摆摊的集市散了,姐弟三人也吃饱了肚子。

“回客栈睡一会儿,睡醒了我们出来买些明天登门做客的礼。”海珠继续一手牵一个往客栈方向走。

“姐,你是怎么认识沈六哥的?怎么还救了他二哥?”冬珠问。

“就是下海抢鲸鱼肉的时候见他二哥在水里扑通,我顺手捞了一把。”

“好厉害。”风平闻言眼含崇拜。

海珠笑了,甩着牵在一起的手问哪里厉害。

“救人厉害。”

冬珠学着姐姐的动作也摇起牵在一起的手,海珠两手摆动不一,她被摇得不知道该迈哪只脚。瞟到迎面走来的人指着她笑,她把风平换到中间,跟冬珠一左一右牵着他胳膊小跑起来。

风平高兴得咧着嘴嘎嘎大笑。

*

次日上半晌,沈遂穿着他那身红衣兵服到客栈来接人,见海珠大兜小兜提着瓜果糕点,他调侃道:“你人小礼还挺多,这次就算了,下次别买这些东西,家里也不缺。”

海珠笑笑,也不跟他掰扯,走出门了问:“六哥,你这是刚下值?”

“今日告了假不当值,出门前特意穿了这身衣裳。”沈遂抱起风平,扭头朝海珠看一眼,问:“可懂我的意思?”

海珠连连点头,“六哥仗义。”

听她说话沈遂就想笑,他伸手像拍亲妹妹一样在海珠头顶撸了一把,“自家兄妹,往后遇到麻烦事只管去找六哥,你的事就是我沈六的事。”

“小六爷,铺子来了新货,进来看看?”路过一个巷子,巷子里歪坐的人懒散地吆喝。

沈遂摆了下手,跟迎面碰到的熟人打招呼,遇到好兄弟了约着改日一起喝酒,有人问他怀里抱着的小儿,他满嘴胡言说是自家小兄弟。

海珠发现这人人缘颇好,这一路走来他嘴里的话就没断过,上至头发花白的老媪,下至光屁股遛街的小儿,老远看见人就高声打招呼。

路边的石屋越来越少,巷道也整洁许多,周遭的房屋占地颇广,海珠姐弟三个俱是好奇地透过敞开的门扉往门内瞅。

“到了,这就是我家。”沈遂开口。

青砖红瓦高瓴阔门,走进朱色大门,入眼先是一座石雕,石雕后有一瓮船身形状的水塘,开得艳丽的花簇从水塘边蔓延至屋脊下的石阶。

“六哥,你家世不一般啊。”海珠拉住紧张的妹妹开口调侃,“我这是兔子抱上了老虎腿?以后我就跟你混了。”

“好说。”沈遂朝屋里喊,“二哥,快出来,我把你救命恩人请回来了。”

海珠面上一囧,就见屋里出来几个人,有男有女,态度和善的跟她们姐弟三个说话。

待进屋坐定,海珠问:“当日二哥怎么会下海?我后来想想,你水性应该不大好。”她其实是想说他家也不像缺钱的样子。

沈淮咳了一声,爽朗地说:“横财面前迷了眼,想去凑个热闹差点丢了命。”

“他回来了吓得两夜没睡好,现在坐船还心慌,海珠你可小心点,别仗着水性好就失了警惕心。”沈二嫂说,她端了鲜花饼拿给冬珠和风平吃,“小六说你们住在客栈?没找到亲戚?”

海珠犹豫了一瞬,觉得没啥好隐瞒的,就把家里的事说了,“我们就是来探望我娘的,她不在,过两天我们就打算回去了。”

“你那个继父老子就没留你们在家住?就让你们姐弟仨住客栈?”坐在竹榻上的沈母开口。

“我们跟他不甚相熟,住在客栈反而自在。”海珠道。

“不是个东西,也不怕你们出了事。”沈母看不上这种人,对海珠姐弟三个越发怜爱,当娘的人见不得母子分离,看风平尚还懵懂,想他小小年纪就没了娘,大老远找过来还扑了个空,心里挺不是滋味。

晌午吃饭的时候沈母让三个孩子坐她身边,见风平吃饭老实又斯文,把她家两个挑嘴的孙子衬成了野猴子。她给海珠说:“伯娘让人收拾间屋子出来,饭后让小六陪你去客栈收拾了东西,往后两天你们住在伯娘家。”

海珠诧异地放下筷子,住在沈家不如住在客栈自在,她拒绝道:“不叨扰伯娘了,我们在客栈住得也挺好,明日还打算去我继父家坐坐,后日一早便乘船回了。下次我们再过来,我带着弟弟妹妹来看望您。”

“那下次过来可要来家吃饭,我就喜欢乖巧的孩子,可惜我家都是皮猴子。”沈母也只是一时兴起,见状也不勉强。

饭桌上只有沈六和沈二两个男人,饭后他们两人有事走了,过了片刻沈二嫂带着两个儿子回屋睡觉,走前她让海珠在家睡一会儿,午歇后一起出门逛街。

沈母也强留海珠姐弟三个在家玩,“晚上还在家吃饭,你伯父也想见见你,他晌午当值不方便回来。”

对方情真意切,海珠就没再客套,随着丫鬟带着冬珠和风平去歇晌,傍晚太阳西垂了,她大大方方跟着沈二嫂出门逛街。

夕阳落山时天边晚霞绚烂,渔船归岸,倦鸟归巢。海珠踏进沈家大门时被屋里影影幢幢的热闹惊了一下,沈母有五子一女,四子早已成婚生子,现在都带了妻儿过来。她闯进热闹中,仅是打招呼认人就看花了眼,也是这时候才知道沈遂他爹是永宁镇的虞官。

虞官掌一方水利,也管海租鱼税。

这是一家实打实的有钱有权人,海珠有些恍惚,夜里回了客栈还觉得像是做梦一样,无知无觉中竟然抱上一条金大腿。

“姐,你笑什么?”冬珠被突起的傻笑惊起一身鸡皮疙瘩,“我们明天还要去于叔家?”

海珠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回神,她把湿衣裳搭绳子上脱鞋上床,说:“我胡乱说的,没打算去。”

躺在床上了,海珠跟妹妹说:“我们明天搭船回家吧,再留在这儿也没什么意义,回去了我撑船出海赚钱,攒了钱了我们明年再过来。”

冬珠没有异议,她都听她姐的。

*

隔日海珠到码头的时候商船还没来,她跟守卫打听了下今天有商船过来,就领着冬珠和风平在一旁的礁石滩上玩。

“姐,六哥来了。”冬珠喊。

“你看着风平,我去跟他说一声。”海珠走上码头,不仅看见了沈遂,他爹跟他大哥二哥也在,沈虞官肃着脸,身后跟着一队守卫。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出了事,海珠没敢靠近。

“有没有水性好敢下海捞东西的?十公里外的海上有艘船沉了,敢随我下海的好汉每人十两银子。”一个糙胡子守卫出声高喊。

这个时辰渔民已经出海打渔,留在家的多是妇人孩童,还有生意人,听到有沉船,码头上的人躁动起来,但响应下海的人寥寥无几。

海珠觉得这是个盖章认定她水性好、善泅水的好机会,她喊上冬珠和风平,提着两个大包袱从人群里挤过去,高声说:“我水性好,擅长在水下憋气。”

沈遂看到她皱了下眉,沈淮激动抚掌,“对,海珠水性好。”

陆续又有几人站了出来,除了海珠还有两个细条的姑娘,其中一个她面熟,是码头开蚌洗珠的少女。

沈遂也要乘船去沉船的水域,海珠把冬珠和风平交给沈淮看着,“二哥你可帮我看好弟妹,别给我弄丢了。”

说罢就大步跳上渔船。

路上沈父给下海的人交代要捞的东西,一是箱子二是书,“下海了不可勉强,以性命为主。”

海珠注意到他看了自己一眼,她重重点头,带头响应:“沈虞官放心,下了水若是谁遇到危险,我们其他人看到了就过去帮忙。”

沈父捋着胡子颇为欣赏地点头,这丫头是个机灵的。

“到了。”沈遂提醒。

船还没完全沉,船桅还有一截露在水面上,远处的海岸上站着湿漉漉的人。大船下沉迅速,转眼就只剩下水波,海珠等船上的人陆陆续续都下水了,她指使沈遂往另一侧划去。

“不可勉强。”沈遂叮嘱,他瞅了眼老父,跟海珠咬耳朵说:“这是艘官船,你下去了找锦帛文书,找到了我向官府给你多讨点银子。”

海珠点头,一跃跳下了船。!

本文网址:http://yunyuganhaifajiaji.23quan.com/5062517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