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二十二章 木牛流马(八)

第二十二章 木牛流马(八)

推荐阅读: 乌合之众大唐春武炼巅峰武动江湖辛亥大军阀朝为田舍郎抗日之特战兵王神雕后传千秋大秦工程兵老婆请安分北雄步步生莲明朝伪君子德意志的荣耀小阁老蝉动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明朝败家子大唐纨绔公子

千万两白银。就按照西直门到门头沟那条铁路,一里路一万两银子来算。”

“朕问你,你这第一个两千万两,也就是两千里的路,修哪里?”

这个问题,比起刚才那个,看似简单多了,回答起来也不太至于弄得大而无当,说不清楚。

可实际上内核的东西,可是一点没变。

只是把问题隐藏在这个简化之后的问题之中,最终还是绕不开“为什么要先修”这个问题。

太子对这个问题,倒还真的不陌生。

门头沟到西直门的铁路修成之后,实学派的人欢呼雀跃,很是对着未来畅想了一番。

畅想的流派,那可就多了去了。

有传统的汉唐旧疆郡县派的,那自然是琢磨着先通沈阳,而至汉四郡。

有西北边疆戍边派的,那自然是琢磨着赶紧解决河西走廊,稳控西域的。

还有贸易派、工商派等等、等等。

流派太多,而且畅想未来的,都是在认定铁路这东西,将来真的会像是火门铳进化为燧石枪一样,大有可为,只差个蒸汽机车,估计数年之内多半也能解决。

既是如此,太子也读过不少类似的文章。

粗看下去,就感觉,好像说的都有道理,都没啥问题。

真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真要论起来的话,似乎只要有钱,哪个都有道理,甚至恨不得修的遍地都是才好呢。

但既然皇帝问的是优先级,那么这就总不能回答,应该可劲儿修,修满为止。

说到底,这个回答,到底还是要看皇帝是否满意。

虽然是亲父子关系。

但这时候还是君臣。这种考教,是让太子最为不安的。

想了一下,太子还是选了一个,回道:“儿臣以为,若要修,以两千里论。”

“则应修天津到京城、而京城延至张家口。此不足两千里,剩余则从京城往热河方向修。”

皇帝没有评价是否满意,而是非常非常冷静地问道:“何故?”

太子也听不出来父皇到底是对这个答案满意还是不满意,也不敢去揣测是否满意,几日话都说出来了,那就只能有什么说什么了,尽可能把道理讲明白。

“儿臣以为,此番修,有如下利处。”

“于其一,兴国公常慨叹,蒙地之羊毛,驼绒等,未能至天津。若只有铁路运至天津,则工商业必将大兴,活人不下十万。”

“于其二,昔者父皇便兴以商控蒙之策,若得蒙地与内地商贸沟通,则蒙人难叛。”

“于其三,若北疆有事,则京城可立即出兵弹压。如此,北疆再无大碍。”

“于其四,京畿周边,人口滋生。蒙地多有空地,可迁而垦蒙,是蒙人贵族归化为地主。如此,方可教化以圣人之言。”

“于其五,京城附近流民,正可用以修路筑路,使之有些生计,不至生乱。”

“于其七……”

太子可谓是用尽毕生所学,将这么做的诸多好处,能想的都想出来,力求让皇帝觉得自己思路开拓。

然而,皇帝虽然面无表情,心里却忍不住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感叹道:我的儿啊,你第一条铁路怎么能往这边修?你是真不知道朝廷的危机到底在哪啊!

这条路,按照两千里一个批次来算,只怕前三都不应该排进去,你怎么能往这边想?

不是说不能修,也不是说不对,而是说这个题本身就是再考轻重缓急,考一考太子对统治的理解、对危机的认识。第一条路选择往这边修,在皇帝看来,那实在是没明白,这东西对于统治的真正意义。

或者说,没明白大顺王朝的危机,到底在什么方向。

不管是羊毛驼绒这些工商业的发展、还是所谓的垦蒙移民、亦或者防备北疆有事……

这些东西,此时哪里排的上号啊?!

☸喜欢看望舒慕羲和写的《新顺1730》吗?那就记住♂全本小)说的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xinshun1730.23quan.com/3549702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