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二零五章 回报率

第二零五章 回报率

推荐阅读: 大唐纨绔公子德意志的荣耀此心无垠大秦工程兵世家女蝉动武极天下明朝那些事儿重生之抗日风云绝世唐门封侯穿越清末当土匪末世之三妻四妾本王在此北方之王晚唐浮生辛亥大军阀北雄小白杨中华大帝国

加之小册子里,弗吉尼亚公司的经验,可学的不少,确实可以少走不少的弯路。

虽然虾夷种不了烟草,这几年海运发达之后,海参崴那边尝试概念的甜菜头榨糖,也算是完犊子了——含糖量还是低,福建广西的甘蔗糖走海运一万多里,依旧比甜菜糖便宜。

但是,虾夷有俵物鱼虾昆布海带,这也可以类比于烟草了。理论上人只吃鱼虾也饿不死,但人终究是猴子,不吃粮食是不行的。

小册子里从一开始要集体劳作、到后期转为承包收租制,一步步都写的很清楚了。

至少证明朝廷不是一拍脑袋,而是确实认真考虑了。

刘钰感叹于这些商人的金钱嗅觉,也不好在这种场合对朝廷的政策有所评价,只道:“屯地买田这种事……其实也和小册子上弗吉尼亚公司种烟草差不多。唯有利可图尔。我也不好说什么,说了也没用。从岳爷爷死在风波亭开始,就开始说当汉奸不好,也没见到当年吴贼、洪贼不去当。”

“我今日来,也算是朝廷的一个态度。你们没去过虾夷,但你们信任我,想来当地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了。当地的虾夷人……这个其实完全不用放在心上,那里不是西南的土司,有个三五百兵就够了。”

“所以终究还是赚不赚钱的问题。”

“这一点,我和倭人也谈过了。虾夷的俵物等,可以直接运抵米子。倭人也有商人,以前专走大阪到米子的路线。去的时候卖布匹等零碎,回来的时候捎带着鱼虾俵物。”

“粮食的销路,你们也不用愁。朝廷允许往倭国贩粮,枢密院这边也保着你们不会受倭人打压。我也和倭国的粮食贩子谈过了。”

“倭国的粮价一般,但架不住虾夷的地多、人少。薄利多销。”

“我给你们算一笔账。”

他是讲实际的,也是讲利润的,这些豪商喜欢这种不讲仁义道德只讲利益的人。

听到要算账,各自都放下手中的书,敛神静听。

几个义学的孤儿将一副巨大的卷轴伸开,这时代自然没有幻灯片,但只要有人,类似的手段还是可以的。

巨大的卷轴伸开之后,露出了上面的字符,商人们对这些数字很敏锐,自己去看看里面的内容,盘算里面有没有忽悠。

账算得很简单。

从淮北地区雇人去虾夷,人基本不用花钱,有的是贫苦难以生计的。漕运还在继续,保漕和宋时黄河改道的影响,使得唐前的膏腴之地,成了帝国的癌症。

在鲁南、苏北的确的港口装船,运到虾夷,第一年活下来,均价也就五两银子。

因着雇佣移民,没有老弱病残,实际上都是劳动力。

这几年鲸海周边和松花江的贸易发展,使得那边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牧场,尤其是东虏当年重要的产马地,穆棱河、完达山等地,都尝试着大规模养殖牛马。

海参崴已经有了巨大的牛马市,一条从海参崴到宁古塔地区的牛马贸易路已经铺垫了十年。

✓喜欢看望舒慕羲和写的《新顺1730》吗?那就记住♂全@本小说的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望舒慕羲和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xinshun1730.23quan.com/1953316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