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推荐阅读: 我的能力藏不住了美好童话拯救他【快穿】陈念徐宴清我后爹全家是皇帝闲散宗室八卦日常豪门小可怜太有钱了耍赖剑阁闻铃表妹柔弱顶级老实人爱情买卖[快穿]继妹非要和我换亲全星际唯一双精神体撩了反派后作精带球跑了那些穿成镶边女配的女孩们念能力是奇美拉女王绝世美人她觉醒后[快穿]回南天怪物复苏香江神探[九零]

桑晓晓和傅元宝又是一通原地乱闹,看似吵吵闹闹,实际上就属于打情骂俏。惹得郑嘉在边上后悔。他错了,他就该带着自己妻子一块儿来。怎么这么看着就不对味呢。

肉很好吃,可惜来错了人。

到下午郑嘉陪着两人去逛首都的商店,更是觉得不对味。

这两人行为相当夸张,每一种汽水饮料都买了一瓶决定要带回去喝。天知道这么多要喝到什么时候。傅元宝大约是真的有要做汽水饮料的想法,所以正决定喝各种饮品。

除了这些汽水饮料,他们两个人还买了一堆吃的,都是些稍微能放久一些的食物。有的首都产的地方没有,有的进口的地方没有,全买了去邮寄。

邮寄费用都能让郑嘉心疼。

他们这些做生意的人,其实有的时候很抠门,能人带回去就人带回去,哪里舍得这么邮寄。半路说不定丢了呢。可两人都决定了邮寄,他当然不会多说什么。

一天下来,也算宾主尽欢。

第二天,郑嘉就带着傅元宝去厂里。郑嘉能和傅元宝认识,其实不算是生意上有往来。是傅元宝以前来首都的时候,郑嘉正好去开会。当时他大受影响,感觉自己做生意的那根神经被拨动了。

有所感悟后,生意越做越好,也就和傅元宝多了些联系。这次傅元宝过来,他就代为接待。邀请傅元宝到自己厂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进步的地方。

桑晓晓今天也跟着去。

她不仅跟着去,手上更是拿了本子和笔。对于商人她是很陌生的,唯一的素材库只有傅元宝。她总不能只逮着傅元宝一只羊撸毛。

傅元宝和郑嘉走到设备边上,桑晓晓就探头探脑看设备。傅元宝和郑嘉走到员工边上,桑晓晓就探头探脑看员工。傅元宝和郑嘉前往办公室,桑晓晓就像一个速记员。

搞得郑嘉有种大领导莅临的错觉,腰杆子挺直着,说话都变得和傅元宝相似起来。傅元宝不由劝说:“你放松一点。”

郑嘉委屈:“桑小姐太认真了,这来采访的编辑都没这样的。”

采访的编辑也就记录一些关键的话。

傅元宝笑起来:“我也很少见她这样。”大多数时候桑晓晓的状态就是个这也有要求,那也有要求的小姑娘。

一天结束后,郑嘉真的这辈子都没对一位女士这么尊敬过。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是对桑晓晓这么尊敬。这样的小作家不红,天理难容。

天理难容的桑晓晓眼前是郑嘉,脑子里是女商人。眼前是傅元宝,脑子里还是女商人。凡是见到一个做生意的,脑子里就是女商人。

接下来几天的旅游和参观校园,更是满脑子写文。

创思欲丨望极其强烈,每天都低头唰唰唰。走在校园里,发现这所她心心念念的学校路边有椅子,当场坐下又开始写写写。

傅元宝也不觉得她离谱。

他和桑晓晓一起住过那么多天。上个寒假的时候,他就见识过桑晓晓可以花多少心思在文字上。一个工人上班,一天就八小时,但凡超过了这个时间,就属于这个工人用功了。

桑晓晓一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吃完早饭就可以动笔,到晚上睡觉,撇去吃饭时间,完全已经超过了十二个小时。她比工人上班都能多花每天四个小时,有时都不止。

虽说她还要做作业,还要跟着他处理他的日常事情。

可那些对于桑晓晓来说就像是写文章之外的生活调剂一样。她转头就打算写商人,把那些帮他处理的过的公事全部用于文学创作中。

他有时会觉得这个小姑娘比他韧劲更足。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这是他所见到的一个月,也可能是桑晓晓的每一天。

工人有假期,她没有。连他有时候都会想休息一下。桑晓晓似乎休息状态就是在“学习”。她把一切都当成“学习”。

或许也有这个原因,让他知道桑晓晓是三木后,对她一直属于高看的状态。

傅元宝坐在桑晓晓身边,安静看桑晓晓写字。

桑晓晓思绪停了两秒,感受到旁边时间,立刻驱赶傅元宝:“你不要看我写东西!”她语气超凶,可说话像撒娇。

这个熟悉的声音让卓诗飞惊呆了。

卓诗飞第一次来首都办事,完全是一场巧合。整个过程细说非常绕。在当初她去小河村的时候,一个小姑娘莫名坐上了她的自行车,希望她载着去村口。

反正顺路,她这人好心就载人去了。后来她发现人投稿写作,就和小姐妹宋姐说了。再后来她是完全没有想到,小姑娘转眼变成了三木,成为阳城极为红的一位新作家。再再后来,名声远扬。

宋姐就此还变成了给三木出版的负责人。

她原本以为这场巧遇就这么结束了。谁料宋家出了一场大事,傅元宝在其中出了大力。听宋姐说,傅元宝出力的原因,有小姑娘这一点在。好像是小姑娘说了点什么傅元宝不懂付出什么的,以至于傅元宝乐意帮大忙。

宋家好不容易跨过难关,宋姐当然是感激很多。后头她弟弟宋锐把钢铁厂上交了,拿了钱出了远门。这段时间各地跑着。

而她呢,因为宋姐觉得她是让三木和宋家产生关联的重要人。就是红娘一类的人。所以宋姐在年后的时候,给她牵了一条线。

卓诗飞家里早年能从小河村这个乡下地方搬到镇子上,家境属于很好。但她的工作最初不算太好。她是在阳城一所中学帮工,教书归教书,但不算是正式的老师。得叫代课老师。哪个老师病了累了,她都过去帮忙代课。

过年前后那会儿首都有几所学校商量着打算在别的地方和各大中学做一个活动。

这个活动大概是倾斜教育资源一类的先头活动,就是让地方学校更了解首都高校。阳城的几所中学都得了通知。这种活动校长副校长之类的不可能亲自做。任课老师也忙不过来。就她这个代课老师,因为宋姐消息灵通,她就积极争取了一下。

结果活动做得好,她得到了一次首都参观学习的机会。而校长面上有光,让她做了正式老师。新学年后,她就将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不过不教课,而是专门处理这种活动以及和其他学校沟通的事项。

得到参观学习机会,时间安排在寒暑假刚开始。这时候学生刚放假,老师还没彻底放假。

卓诗飞拿到介绍信买了机票当即过来了。她已经在首都住了好几天。住的是教师宿舍。

今天下午有事,她匆匆出门,意外在这里听到了桑晓晓的声音。她是不可能忘记桑晓晓的。如果不是桑晓晓突然坐上她的车,她又因为一时好心送桑晓晓去村口,她现在也不会有这种好机会。

卓诗飞快步朝着人走去,在更近看见人后,眼眸都亮了:“桑晓晓!”

桑晓晓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诧异转头望过去。她也极为意外,且一眼就认出了人。是她当初去小卖部胖老头那儿,载过她一程的人。

当时她才到这个地方没多久,对每个人都记忆较为深刻。桑晓晓不知道这人叫什么。她当初就叫了声“姐”。

什么最为惊喜?他乡遇故知。

桑晓晓都能从卓诗飞小跑过来的眼神里看出兴奋。她对着人喊了一声:“姐。”她当时纯粹是为了让人能送自己去村口才这么亲切。一年之后她因为不知道人名,也只能喊姐。

卓诗飞激动应着:“没想到你也在首都。这就是傅……傅修源对?我记得改名了。”

傅元宝朝着人点头招呼:“你好。”

卓诗飞知道人不认识自己,忙自我介绍:“我叫卓诗飞。是一名老师。以前和桑晓晓见过一面,就骑自行车送过她一程。”她朝着桑晓晓笑开,“原来你记得。我刚才跑过来其实是有点不安的。要是你不记得就尴尬了。”

桑晓晓骄傲:“我当然记得。是我投稿的第一天。”

她和傅元宝解释:“我家离村口不是很远么?我当时就想找人载我。她当时正好路过。”

傅元宝完全想象那一幕。小姑娘当初比现在可嚣张得多,和懂礼貌是半点没有关联。估计飞扬跋扈拦着人非要上车。

这世上真的还是好人多。

傅元宝和卓诗飞说着:“当初实在麻烦你了。”

卓诗飞忙摆手:“没有没有。要是别人知道是送三木去邮寄稿件,多的是人乐意呢。万事难买早知道。我当初就顺个路而已。”

小河村是好一些,但其实乡下地方很多挺不安全。越是偏越是不安全。她在镇里都听她妈说过,有人直接提着篮子来买卖小孩的。她当时真的就顺路,再想多点想到这些不安全的点,更乐意把人顺这么点路。

她也快速把自己这段时间经历说了:“我也是运气好。这帮个忙帮出了个工作。往后退休了听说钱也很多的。”

卓诗飞笑开:“你们来学校是要参观还是什么?考试成绩要出来了?是几号来着?”

前面的问题还行,后面两个问题一出,桑晓晓和傅元宝同时顿住,眼神同一时刻发虚:成绩是几号出来的?

最近思考的事情太多,他们的脑子被各种各样的事占据,完全忘了出成绩的事。好像是他们回阳城之后出?因为成绩是发到学校的。不是每家人都有电话,所以大家要知道自己成绩就得去学校或者老师家里问。

然而他们两个就算记得具体日子也没用。

成绩是一层层下去的。所以考得分数高的人,在具体分数出来的当天就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具体成绩,随后相关人员都会一一知道。

桑晓晓在首都拿笔绕头发困惑回想老师有没有具体讲几号。此刻的阳城上下搞教育的都已经炸了。桑晓晓的高中校长还没收到高三班的成绩单,先收到了电话。

电话里对方激动得好像自己妻子成功生了孩子:“恭喜恭喜!我们学校出了文科省状元!”这是一件相当惊人的事情。

打电话的是教育体系的,已经和校长说起“我们学校”了。

对方的兴奋劲完全压不下来:“和全国文科状元只差一分!这是我们市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文科省状元!对方还是加分了才比她高。她是裸分的全国状元!”

只差一分说明是全国第二。

校长忍不住问:“第一是谁啊?”

对方愣了下:“太激动了,我没问。”

校长笑出了声。

能不激动嘛?这么多年他们这儿就没出过一个状元,别说省了,连市状元都没有一个。这次只是文科,理科那儿差得远呢。

对方话还没说完,就被校长打断。他忙把话题扯回来:“你别打岔呀。我话还没说完呢。我告诉你。这次你们学校是要全省风光了。我刚听说的,你们高三班全班考上大学了!”

这下校长是真的激动了。他拿着电话的手都哆嗦了:“真的假的?全考上了啊?我们这次高三班这么多人呢!”

“肯定考上了啊。你们高三班就没一个人分数低于五百的。我告诉你,这个暑假你就等着通知。省里每年都请优秀同志过去开会讲话分享心得。你完全可以开始打稿子了。”

校长这一刻手还在抖:“哦,稿子。稿子我说什么啊?”

对面拍桌:“往死里夸。你们那个副校长,不是很有头脑吗?第一步,改善伙食!对不对!”

校长应声:“对对对。第一步,改善伙食。”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2-02-2622:04:07~2022-02-2623:48: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vv4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文网址:http://xiaozuojinghetulaoban.23quan.com/3593040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