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推荐阅读: 标记我一下私房医生碎玉投珠超级惊悚直播娇鸾乐可(校对版+番外)台风眼三伏人渣反派自救系统默读偷风不偷月娇妾亿万星辰不及你弃宇宙燎原明日星程咸鱼系统带我躺赢[快穿]职业替身嚣张良陈美锦

也还有我?

苏菀忽然觉得,谢沛如果在现代当传销大师,一定很厉害!

先带她去内宫看看蔷美人真面目,又循序渐进给她看两份文书。

让她越发知道,西北外族是打着坏心眼,想要扰乱天祥国的。

不提什么天道秩序,不提什么华夷秩序,单单说吞并了栾都族的氏义族想要利用太子位置之争,让天祥国陷入内乱,苏菀心里就不怎么舒服。

恶意挑起战争的就该千刀万剐。

苏菀内心很少说这样的话,可千刀万剐那都是轻的。

在她有这种想法的时候,谢沛再说一句,天祥国还有她,这不是明摆着想让自己多出出主意吗。

要说她是不是太子党,其实是不是都不重要。

可平日里她确实不想多说,毕竟谢沛也好,六位大学士中的五位已经跟谢沛关系不错,另一个原本支持二皇子,现在基本不说话,估计等到年底也退了,接班的人必然是谢沛的人。

六部尚书基本都是向着谢沛,就算中立的两个,那也从未跟谢沛起过冲突。

有这样庞大的智囊团,还用得着她?

不过折腾大半天,又为了让她答应以后有什么说什么,这有点太强了?

谢沛不会是起点男主在收服小弟吧?

啧啧,看着有这么点意思。

苏菀开口道:“确实有我,我能做的都会尽量做。”

“你可是太子,按照正常来说,我们都是你的臣民。”

前面那句话还好,后面那句话让谢沛刚想上扬的嘴角弯下来,只好强调:“你我不同,跟很多人都不同。”

苏菀嗯嗯嗯点头,显然没放在心上。

只觉得起点大男主就是厉害,这样的话说的,好像她是很特殊的一样。

其实都是他的智囊团嘛。

聊过之后,苏菀又道:“那你准备怎么办,她若想挑拨你跟大皇子,应该没机会吧?”

当初圣人,大皇子,二皇子,还有他们母妃联手,都不能动摇谢沛的地位。

那现在要怎么办才行?

苏菀刚说出来,又惊讶道:“圣人的身体。”

“蔷美人污蔑你给圣人下毒,用这个来扳倒你?”

这是有可能的。

圣人认定是谢沛下毒,现在定然恨极了谢沛,以前也恨,但恨的是谢沛生母丁皇后,现在被这样挑拨,恨的人直接变成他。

原本思虑过深的人就会十分敏感多疑,还喜欢猜忌。

这些圣人全都占了。

倒也不是他容易被人蒙蔽,而是他跟谢沛本就有仇怨,现在就算不是谢沛的错,他也会按个罪名过来。

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做什么都是错的。

更不用说,下毒这件事调查的结果,就是谢沛做的。

不过从此看来,圣人身边,只怕不止一个蔷美人。

“不管他们想做什么,他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氏义族奸细。”谢沛道,“这段时间,会先铲除他们。”

谢沛显然早有计划。

一个蔷美人而已并不要紧,她背后肯定有联络的组织,抽丝剥茧,找到所有传递消息的消息网,这才重要。

苏菀忽然想到什么:“磁器库。”

“工匠待过的磁器库。”

那两个工匠逃到西北关内,想联络自己的原先在栾都族的家人,没想到联系到灭了栾都族的氏义族。

既然在皇宫的事都交代了,那他们在磁器库的事肯定也说了。

蔷美人甚至可能根据磁器库的关系进入。

没记错的话,磁器库里还有外族人,是不是栾都族不太清楚,但毕竟在这十几年,有几个心腹好友,太正常了。

谢沛被苏菀提醒,又多了个探寻方向。

要说先皇当年心也真大,根本不怕外族人在身边。

可细细想来,这也正常,毕竟逃跑的两个工匠,甚至都不想回关外,就算犯了大错,也还是想留在天祥国,这就能看出区别。

那些对天祥国国土虎视眈眈的氏义族,必然也眼馋他们这里安定的生活。

但眼馋又怎么样,既然本是属国,明明平时给的优待已经够多了,年初国库穷成那样,也没让他们空着手回去,几乎以一换百地拿着东西离开。

就跟有个穷亲戚不仅平时沾光,好不容易来一次,还连吃带拿。

这正常吗,一点也不正常啊。

活脱脱白眼狼。

先不提氏义族,接下来谢沛对氏义族跟栾都族的调查都要开始。

苏菀还好,除了没事过来跟谢沛一起看看政务,其他时间专心在尚膳监做事。

现在宫里各部门都在出去开店,除了之前乱了一些,但进入十月份中旬,诸司都找到自己的门路。

而且户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下属,专门管理这些官办厂官办店。

一个是约束,二是监督。

约束不能与民争利,监督不要做假账欺瞒朝廷。

可以说一切变得有规律可循。

不少也没忘了,这是空章舍人的建议,责办则是尚膳监小宫女苏菀。

以后就算时过境迁,两人的名字也跟这些事紧紧联系到一起。

说起来,现在空章舍人的名字在朝廷显得非常神秘。

很多人都在猜这位到底是谁,甚至有人在想,会不会是丁家人特意给外孙留的秘密幕僚。

否则怎么会在那么多事上一针见血,做事还很有前瞻性。

什么猜测都行,但有一个统一想法,这人若愿意做官,至少是个尚书级别。

还有人问太子,如今朝堂百废待兴,能不能请空章舍人正式出山,他们也好做事。

每每说到这件事,太子只是神秘笑笑,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到时机成熟,自然会让他们见面。

这些话只在朝堂传,苏菀也没听到,她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以前的悠闲日子。

主要是朝堂跟皇宫经过这次续命,暂时没什么事。

她所在的尚食司也没受到影响,间谍的事自然有专门的去料理。

怎么就突然闲下来了!

既然闲下来,苏菀还去了几次油炸臭豆腐的店面,如今这个炸货铺又添了几种吃食,姨娘虽然忙,但心里还算舒畅。

到了十月下旬,天气已经变凉,麻辣烫跟炸货铺的生意更加好。

满京都都知道,她们店里的东西物美价廉,好吃得很。

除了原本在店里帮忙的卫妹妹被卫钧送到学堂,其他一切如常。

苏家那边,苏老爷学会做蛋挞,还在家里做了许多,苏菀还尝了一个,味道不算差,在京都除甜食店之外,味道已经相当可以。

所以清风楼那边还给了笔赏银。

也是,毕竟传了几代的手艺,苏老爷就算靠着祖上经验,做得也不会特别差。

说起蛋挞,现在京中蛋挞已经从最开始小窗口售卖五百文一个,先降到甜食店的五十文一个。

等到九月十五到十八教授之后。

九月下旬,京中就有陆陆续续卖便宜蛋挞的了。

说到底,就是面粉,少量鸡蛋,少量牛奶糖等等制成,一个蛋挞所需的东西并不多,平摊下来材料费并不贵。

所以价格降到三十文,二十文。

如果这是价格的极限,那就错了,到后面的时候甚至有十文,甚至五文钱一个的蛋挞。

后者也直接说明,他们用的材料并不算好,蛋挞个头也小。

这些其实没关系,反正大家选择自己能接受的价格就好。

所以整个十月就是蛋挞的月份。

谢沛还给苏菀带了几个改良蛋挞,拇指大小的酥皮,里面是一点点蛋挞液,个头就跟大拇指一半那样大。

价格自然更加便宜,一文钱一个,味道虽然差点,但也确实是蛋挞。

多是在城郊售卖,卖给手里没什么闲钱的农户人,反正大家吃得也很开心。

这大概就是美食传播的意义吧。

如果只是在甜食店卖,可能过个十年二十年,才会有这样适应全方位市场的点心出来。

可把食谱拿出来,智慧的人民群众就会把食谱发扬光大,并且适合各个场所。

其实刚开始有人在改制蛋挞的时候就去甜食店问过,这样行不行。

毕竟很多人都介意这一点,而且什么都追求个最正宗。

苏菀给的回答是,无所谓,能吃就行,只要不用劣质材料让人吃坏肚子,那就可以接受。

这句话之后,现在才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蛋挞,甚至有人只烤蛋挞心吃,也是很会享受了。

现在到了冬天,热乎乎的蛋挞几乎成为许多人家下午喝茶必备。

甜食店更不用说,现在人人提起来,也只有夸的份,听说蛋挞的做法已经随着走商的商人们传到各地,估计明年去天祥国什么地方,都会有这个食物出现。

甜食司的成功自然刺激诸司一起努力。

跟着甜食司赚钱的漆器厂也正式打开门路,他们的手艺确实很好,现在十月底,之后两个月陆陆续续都要送年礼,自然而然选择漆器厂在外开的店面,听说收入不菲。

谁让好漆器工艺精湛,费工费时,但给甜食司提供的时候,一直以低价提供,明显还念着交情。

之后瓷器厂也想故技重施,给甜食司推销碗碟。

可惜甜食司本就不堂食,不让人在店里吃东西,全都是外带出来,只需要装食物的漆器竹器,甚至油纸包,这是宝钞司的事了。

根本用不上瓷器厂。

不能跟着甜食司倒也不算大事,但凡打着官办厂,官办店名头的,基本都不会愁生意。

也要特意提一下宝钞司。

宝钞司听着名字还不错,但最开始就是做手纸的,茅房用过的那个。

之后才跟宫里纸房司一起研究几款不一样的纸张,可一样用在茅房,一样用在书房或者食谱,所以只好分成两个店,而且距离非常之远,就是不想让大家多联想。

名字也是一个用宝钞司的,一个用纸房司的。

主要纸房司人手少,供应不够,而宝钞司人多地方大,自然而然一起合作。

原来只供应皇家的纸张,此刻出来售卖,两家也是几乎要被踏空门槛。

什么巾帽局,针工局,甚至还有养花的西花房,还有平日里研究火药,但为了凑凑热闹研究烟花的火药局等等。

等到十一月份,各家准备祭祀的时候,竟然是火药局收入最高。

还有许多人家开始预定过年用的烟花。

谁让火药局确实厉害,做出来的烟花比市面上都好看。

火药局那些大佬也没想到,平日里研究都是威力更大的破坏性火药,随时做个漂亮烟花那么多人喜欢,甚至鞭炮也被人追捧。

主要鞭炮也是要技术的,什么样的鞭炮炸的声音响,什么鞭炮炸的时候不会哑火,毕竟一大串鞭炮炸到一半突然熄灭,岂不是很扫兴。

这对火药局的人来说,基本不算什么。

也怪不得户部的人看到火药局的人,表情不再是为难,甚至不躲了,谁让以前火药局的人看到他们就是要钱。

现在反而笑眯眯过来,说他们最近收益高,再抓紧赶工啊。

火药局大佬们烦,干脆把烟花怎么才能更绚烂的技术放出去一些,足够其他得了官府许可,可以做烟花的作坊兴奋的了。

他们这也是跟甜食店学的。

不是特别重要,特别需要保密的技术,他们也不在意是不是放出去。

挣那么多钱,对其他作坊不好。

主要是他们懒得做了,每天赶订单实在太辛苦。

果然,技术放出去一些,压力骤然减轻。

有甜食店跟火药局的人带头。

巾帽局,针工局也陆陆续续放出自己的技术,但都是宫里过时,外面还不懂的那种。

竟然无意间促进很多手艺发展。

火药局大佬想减轻压力,象房鹰房的人却想有压力。

大象还好,训鹰实在看头不多,鹰房平日懈怠,根本玩不出什么花样,放到瓦舍里都会被嘲笑那种。

也就是看他们是宫里出来,多少有几个赏钱。

但要想赚钱,那都要继续努力。

如果再不努力,他们就会是宫里的耻辱。

虽说他们这些官办厂,官办店之间不用比较,但户部的人总是有意无意说谁排名最低。

这不就是打脸吗?

搞得大家都很紧张。

如果不努力的话,那会垫底的,这不会又是空章舍人搞的吧?

苏菀在尚膳监,礼部,重华宫之间走,对这些也算了解,平日遇到户部的人也会多说几句。

但这会遇到内务府的正副总管,更有的聊。

正副总管都是以前的熟人,聊起来顾忌也少。

正总管童喜弘平日里严肃,虽然年轻,但接受内务府之后管理的还算妥当,对他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宫里人少。

之前重新清点宫人,外宫两万人,内宫一万一。

等到圣人回宫,又带回来五千,这样一来,内外宫加起来,差不多三万六千人。

这人数还是不少。

这大概是八九月份的人数。

经过九月十月,诸司热衷出去开店,一个地方至少去了三四十人,十几个官办厂,稍微数一数就出去一千多人。

可三四十人多半是不够的,估计到年底,能出去两千多。

虽说都是外宫的人,但这已经相当不错,等明年五月份放人出宫,没意外的话,会有很多人愿意出去。

以前不出宫,那是因为在宫里安稳,对外面也不了解。

除了有出路的尚食司宫人之外,其他很多人多半是不愿意走的,可今年情况有所不同。

就连内侍们也在想,出去是不是能找个营生,外面许多店铺老板,就想要他们呢。

苏菀算着,其实外宫削减到一万六左右,就差不多了。

虽然人数看着还是多,但外宫有宝钞司跟磁器库这两个大地方,他们不是只用伺候人的宫人,在她看来,那是正儿八经的厂子,只是开在宫里而已。

人力滥用的地方,其实多是内宫。

内宫不设诸司,不设厂,这次出去找营生的部门,全都是皇宫外宫,无一例外。

只有内宫那一万多人,全都是用来伺候圣人,嫔妃,皇子公主的。

这些正经“主子”加起来不过十三人。

却用了一万三千人伺候。

也是,单御膳房就有两三千人,剩下宫人更多。

只可惜削减例份,暂时削减不到里面。

倒是外宫生机勃勃。

毕竟能出去谋生,谁想困在这四方天地里。

外宫人数渐渐减少,最先感觉出来的,便是尚食司,因为尚食司做饭少了啊,少了几千人的饭食,对各个膳房来说活计减轻不少,再加上年初新进的宫女,之前超负荷运行总算停止。

而且身为尚食司宫女,在不少地方都有优待。

谁让是她们尚食司的甜食司率先出去,给大家开了个好头。

苏菀去到各处,不少人也诚心诚意喊一句苏菀姐姐。

这姐姐称呼无关年龄,单纯的尊称罢了。

苏菀笑着应下,显得落落大方。

她只觉得这几个月总算闲下来,竟然从九月底一直休息到十月底,什么事都没发生!

谁让这一年事情太多,简直事赶事。

可马上到十一月,又有一个东西要操心。

那就是谢沛生辰。

拜谢沛听政,跟立太子所赐,苏菀在这世上就记住俩人生日,一个自己的,一个谢沛的。

十一月初六,谢沛十六岁生辰。

十六,在天祥国的风俗里属于比较重要的日子了。

这个年纪弱冠束发,算是小成年,虽说等到二十真正成年,但十六也就意味可以定亲成婚,能不重要吗。

这次过生辰跟之前不同,既是他当太子第一年生日,又是十六岁,光禄寺那边已经忙了很久,肯定要有个小宴的。

若不是跟圣人关系不好,都不应该是小宴,而是大宴。

所以这日的生辰礼就很重要。

她生辰的时候,收到的可是红玉做成的章子。

红玉是玉中极品,更别说拿着格外温润,雕刻也是名手手法。

还有人因为她那空章上花纹刻得好,所以认定她是大家后人的,可见其贵重。

所以给谢沛的回礼就很犯难。

要送什么东西才合适,这就很纠结。

送贵重的肯定不行,先不说她也没多少银子,再者这世上能比谢沛有钱的人极少,谁能有那么多庄子田地,还有很多房屋铺面。

既然贵重不成,也只有在精巧上下功夫。

送礼物就要送到点子上,苏菀原本想做蛋糕,但在谢沛两年前生日的时候就已经送过了。

甚至还想着要不要做泡面或者压缩饼干。

但压缩饼干这类东西,古代其实有类似的做法,没有现代的工艺,苏菀再做也差不多。

至于泡面,甚至有点无稽之谈,至少不是现在能做的。

泡面的优点就是方便轻便好携带。

但在古代,没有外面的塑料袋或者纸盒,那就显得更鸡肋,用纸包装容易碎,油纸都不行,而且面饼蓬松,占的面积也大,不适合长途运输。

最重要的是,泡面要过油炸,耗费的油都能让户部尚书咧着牙哭。

除非以后产油产得多了,再去琢磨泡面吧。

再费力气的苏菀也懒得搞了。

最后定下来,给谢沛做长寿面!也就是俗称的一根面。

一根面就能装一碗面,三五米都不断。

这样的吃法并不多见,而且面条能做到三五米长,实在很夸张了。

做面也有好处,白日谢沛参加宴会,等到晚上她让人把这碗面送过去,也不用自己跑一趟,还算送了礼。

这主意实在好,苏菀都想夸自己几句。

既然已经定下要做什么,苏菀也不烦心了,继续恢复这段时间悠哉的生活。

每天看着对面光禄寺为谢沛十六生辰宴忙得到处跑,就觉得更悠闲了。

光禄寺几个关系要好的官员,都想拉着苏菀一起忙。

终于到十一月份,天气渐寒,听说边关那边送了几次物资,又把刚充盈的国库掏空。

这国库刚好一点点,现在又没了!

户部尚书愁到睡不着觉,但心里也明白西北那边不是普通的战事,而是有预谋,有筹划的针对。

所以这个亏只能吃下。

按太子的话说,银子放库房是能生金子吗,现在不送出去充备物资,是想以后当战败赔款吗。

哦,这话空章舍人讲的,不得不说,这句话一出,该闭嘴的都闭嘴了。

十一月初五晚,苏菀已经准备睡觉,屋里炭火烧得暖和,让她早早就进了被窝,甚至还能看两页书。

但刚看几行字,旁边烛火就被人拨得更亮了些。

这都不用看,肯定是谢沛。

他这会过来做什么?

苏菀话没问出口,但表情很明显,谢沛道:“我是来给你送请帖的。”

太子设宴,哪还需要请帖,都是内侍邀约赴宴大臣,这已经很尊重了。

尚食司长官就是被这么邀请的,当时苏菀就在身边,所以这请帖?

苏菀已经坐起身,疑惑地接了请帖,只见这请帖精致异常,鎏金表面,红黑纹路相交,拿起来沉甸甸的。

打开一开,里面自然是谢沛的笔迹,看着竟然独此一份的感觉,甚至还亲自送到她手上。

苏菀有些愣神,屋外寒风卷雪沉沉,屋内人影灯影幢幢。

一时间请帖上的字显得有些怡荡。

苏菀鲜少生出这样的思绪,下意识道:“给我拿杯水。”

谢沛这个太子顺手得很,并不介意做小厮宫人的活,从桌面倒水过来,苏菀一口喝完,这水在炭火足的房间里却是温热,还不够醒脑,干脆把里面残留的几片茶叶也给嚼了咬下去。

“那个,我明天可能不会去?”苏菀摩挲了下茶杯,认真道,“明日还有事。”

“什么事?”谢沛坐到苏菀床边凳子上。

这凳子离半厢式的床很近,这床上面有顶,两侧有遮风的帘子,原本是为了聚热才做成半笼的模样,此刻谢沛坐在下榻的位置,仿佛他这一坐,苏菀已经出不去的感觉。

若留在榻上,浑身都不自在,若想下去,却又主动跟谢沛更近。

苏菀刚皱眉,谢沛主动拉开距离,又给苏菀倒了杯水,这次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先忙你的事,不着急。”

“不管有什么,都以你为先。”!

本文网址:http://xiaogongnyu.23quan.com/3841137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