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第 234 章 该回京了

第 234 章 该回京了

推荐阅读: 阎王弃宇宙在你眉梢点花灯娇妾初三的六一儿童节超级惊悚直播营业悖论[娱乐圈]台风眼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校草的专宠:池少的1号甜心跨界演员三伏皇贵妃太岁飞鸥不下燎原霸武独尊明尊妻为上想把你和时间藏起来

你既掌出版署,那安排朝堂逐渐换过公文纸之事,就曜初去做吧。”

换纸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

还要先安排技工去蜀地勘察建造纸署,直到竹纸,构皮纸稳定到一定产量能够供应朝堂使用,才能彻底换过。

这之中牵涉许多部门:吏部、工部、户部、甚至漕运等事。是件很考验计划能力,协调各部能力的差使。

曜初起身应下此事。

而皇帝又拿着这种新式竹纸对着外面阳光看了看纹理,然后笑道:“姜卿实在很擅长捣鼓这些新鲜事物。”

“她要的许多东西,刚开始的时候,还令人摸不到头脑。”比如当时非让船给她千里迢迢从倭国运火山灰。

起初谁听了不觉得荒谬?

不过是灰土,外面不满大街都是?

其实姜沃后来也明白了权力系统之意:她若不是宰相,没有权力,很多事是绝对做不到的。甚至这些秘方在她手上,就是杀身之祸。

而皇帝这句话,倒是勾起了曜初的心绪。

曜初轻声道:“父皇,我也是在筹措出版署之事上,才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些年姨母到底做了些什么。”

“这三年,姨母并不在京中。”

“可我在出版署的每一日,做许多事的时候,都觉得……姨母好似就在我身边。”

曜初在往前走的每一步,时常能发现姨母留下来的‘礼物’。

比如要出报纸,最要紧的事儿之一,就是压低造纸的成本,如何做?

姨母送来的配方,倒是把原理讲解的很清楚:造纸最重要的就是制浆这一步——将植物原本的木质破坏掉,变成纤维素,才是能够造纸的前提。

比起靠反复捶打,研磨的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无疑更省时省力,能够大大降低造纸的成本。

原理就在这里,看似很简单。

但问题是,化学制浆需要碱,需要比草木灰更高浓度的碱。哪怕有造纸术配方,但若是没有碱这种实物,也全都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曜初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发现,她无需去解决这个问题了——姨母在城建署时,为了水泥混凝土,已经解决过了。

而她再往前走——

出版署实验过许多造纸的原材料,除了树皮、竹子、甘蔗、芦苇等物外,还有……棉花。

而蜡版印刷所需要的蜂蜡则又有荞麦有关。

曜初想起她给姨母寄过荞麦花后,姨母很快回信道荞麦是很好的蜜源作物,可以顺带试试发展养蜂业,毕竟除了蜂蜜,蜂蜡也有很多用处。

那时候,姨母就在设想出版署和蜡版印刷之事了吗?

而除了蜡板外,出版署印刷报纸所需要的特殊油墨里,用的棉籽油也跟之前的棉花脱不了干系。

……

除了这些前期技术外,姨母提前留给她的,还有玻璃制品带来的银钱支持。

若无资金支持,出版署这种前期多实验,并不太挣钱还很烧钱的署衙,她如何维持下去。

说来,这一年多,除了几封报平安的信,曜初都没有得到姜沃旁的消息。

但曜初在出版署每次发现姨母留下的‘礼物’。就总觉得,姨母似乎从未离开她。就像儿时一样,她看书不解之时,就可以捧着书去寻一个答案。

曜初低头看着碗里的乳酪和樱桃:“我真是很想姨母了。”

媚娘倾身拍了拍女儿的手。

她与曜初的心思一般。

皇帝见女儿伤感,就安慰道:“曜初,别伤心了,若是姜卿从海外回来可通音讯,那么一定会尽快赶回京城来的。”

毕竟……

**

登州。

姜沃再次拿起报纸。

她想起《天工开物》中有一句关于造纸改良术后的记载,亦是她的期盼:“万卷百家……基从此起。”

书能万卷入万家,亦能万卷留后世。

*

“咱们估计要赶回长安了。”

姜沃听到这句话,不由看向门口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她出海是跟着师父李淳风去的。

“师父怎么这么说?”

李淳风不由无语:“你们不是也拿到报纸了吗?没看吗?”

姜沃:……不好意思,光研究纸去了,还没顾上看内容。

她很快低头在《大唐杂报》上找到了关键的一条——

太子即将大婚。!

❍喜欢看顾四木写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吗?那就记住♂全本小.说的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wuhuangdiyinyuguan.23quan.com/5096300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