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助始皇统一全球 > 第 101 章 刘季之举【一更】

第 101 章 刘季之举【一更】

推荐阅读: 带着嫁妆穿六零你老婆没了重生在夫君登基前七零之改嫁死对头嫁寒门再少年权倾裙下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穿成猎豹幼崽在原始种田洄天在娃综摆烂后,我爆红了他穿成了帝国瑰宝[大唐]武皇第一女官咸鱼女配在年代文躺赢大爆小皇子风月狩月出皎兮嫁给铁哥们

“刘季?”

嬴政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就是那个有勇有谋而且运气很好的郎官。

“道友对他的评级似乎很高。”

微生雪道:“他是一个很神奇的人。”

别的不说,无痛打入敌人内部这点,其他人还真办不到。

而且,“综合能力强,各方面没有明显的短板。”

楚地天高皇帝远,很需要这种一把抓的全才。

“你不是想抓那项氏小子,说不定他的运气能再起一次作用,正好撞他手里头了呢。”

这话却是玩笑了,那种好事碰上一次都是走大运了,哪里能有第二次。

不过如果这刘季真是这般的人才,那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

朝中众臣的名单一一在嬴政心中划过,但不是抽不开身就是能力有缺。

唉,手里的人才还是太少了。

若是有什么办法能网罗天下之才就好了。

微生雪看着现场这一个个四十起步的朝臣,黑眼圈大大的,眼底红血丝也少不了,一看就是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她看着都怕他们哪天突然猝死。

得尽快补充新血液了。

等得了空,就把科举制的事情跟嬴政讲讲。

至于适不适合国情,啧,让他们操心去吧。

在选择自己思考和给大秦打工人增加负担之间,微生雪没有丝毫犹豫就做出了选择。

正当她在思索如何提起科举制时,第一亩地的南瓜采摘下来并测算好重量了。

早在称重的时候,治粟内史就已经坐不住,跟嬴政匆匆行礼就往田边而去。

农官们一边搬运,治粟内史一边提着笔统计,填满沟壑的脸上只剩下震惊之色。

“四……四千二百五十一斤?!”

治粟内史抄着统计表,拔腿就往御座前跑,扯着嗓子直嚎:

“陛下,这南瓜亩产四千多斤!四千多斤!”

嬴政刷地站起来,握紧双拳,神情激动得点点头,大声喝彩:“好!”

这南瓜产量竟比其他良种加起来都多!

四千多斤!

“道友未曾说过它产量如此惊人,倒是吓我一跳。”

微生雪也为这产量震惊,这已经是接近她们时代的亩产,要知道那可是加持了各种科技化肥料和各种科学种植方法。而在这里连肥料都还是她教的绿肥,照料纵使精细却称不上多准确,尚且还在摸索阶段。

“应当是前两日国运加持之效,寻常种植没有这产量。”微生雪估算了一下,“大概要减去两成左右。”

减去两成……治粟内史刚跑近就听到这句,飞快心算。

“三千四百斤。”

那也比现在大秦的粮食亩产高多了,他们连零头都没有。

加上仙人赐福后的冬小麦,两轮合计才勉强能达到千斤。

现在它单独一种就有三千多斤……

很多人恍恍惚惚地伸手掐了自己一把,不疼,果然是做梦吧。

边上同僚伸手掐住他,一拧一旋,剧烈的疼痛传来,“疼吧,刚才你掐的是我。”

不是做梦。

嬴政已经坐下,面容恢复平静,只是手指轻轻点在座椅扶手上,快速而凌乱的频率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

春夏种南瓜,秋冬种冬小麦,来年换一种粮食种植。

大秦现在粮食种类多,豪横!

被产量震惊的还有负责采摘的农人,在这惊人的刺激下,他们以比刚才更快的速度摘下了第二亩地的南瓜。

“四千六百斤!”

比刚才更多了!

多了足足五十斤!相当于大秦以前一亩下等田的产量。

听到这数字,在场众人又是倒吸一口凉气。

微生雪在旁边看着,也跟着倒吸一口气。

不是震惊产量,是惊讶他们的表现。

或许这就是另类的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开始只是农官在统计,这眼看着越来越多,空地上堆积的南瓜从一堆变成一大堆,又变成南瓜小山,连李斯等人都忍不住下场,亲自执笔计算起来。

他们一次次核对清点,最终确定了大概亩产。

四千五百多斤。

亩产有多有少,但平均下来还能维持在这个数量。

这是让所有人都目眩神迷的数字。

“这么多南瓜,要如何储存?”

微生雪:“通风、阴凉、防潮湿,可以放在地窖中。南瓜本为菜蔬,储存时间最长也只有八个月,这还是我家乡湿度、温度都能保证的情况下。在大秦,储存时间大概会下降到半年左右。”

半年!

众人都慌了。

这么多南瓜,半年怎么吃得完呢。

万万没想到,他们有一天还会有粮食太多吃不完的烦恼。

本想以后推广了代替麦黍作为主粮,但这储存时间,显然是不可能了。

“晒干了……”这是常见的保存方法。

微生雪立刻反问:“切成片还是切成块?”

不管是哪一种,这工程量都非常大,他们可以召集人手做,但寻常黔首却没有这么多时间和地方晾晒。

如此高产的南瓜放在这里,万万没有因储存问题不推广的道理。

且不说大秦君臣绞尽脑汁要延长南瓜的储存时间,有今年集体增产的粮食支持,嬴政也能下决心发兵会稽郡。

对,是会稽郡,不是百越。

人数也不是历史上的数十万,而是几万,驻扎在会稽郡,一来稳定局势,二来协助完成粮种迭代更新,三来也是收集百越的信息。

这支军队不是征战之军,而是一支大型的斥候军。

前往会稽郡的人也确定了,军中统领自然是屠雎,负责那边那摊子事的人就是刘季。

对的,他回咸阳了,微生雪亲自操控飞剑,把他一路吊回来,让他也体会了一把飞一般的感觉。

……

刘季在路上领兵剿匪,展现了自己并不弱的领兵能力,顺利地得到了屠雎这等纯粹武将的认可,连连拍着他肩膀说,定要将他引荐给皇帝陛下,到时候把他要到麾下来,两人并肩作战。

刘季自认早就在仙人和始皇面前挂了号,以后多半也是走文职的路子,跟屠雎也只能遗憾作别,但面上却一点不显,一口一个大哥地叫着,一副恨不得扯着人当场插香结拜的模样,连带着屠雎手底下的兵也与他关系极好。

才走了大半路程,他们对刘季的态度已经从“那个空降来的麻烦东西”转变成“未来会成为财神爷的自己人”,排斥防备丝滑过渡到亲近殷切。

这对于他以后在会稽郡开展的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武力支持。

他们一行只需要带上路途中的食物,等到了那边,自有微生雪搭建好的传送阵运送物资。这样一来,虽难免损耗巨大,却也能称得上轻车简行,连赶路速度都快了不少,比预计的日期早了半个月到达。

当他们抵达会稽郡的时候,郡守完全没有防备,来得太快了,他都来不及掩盖和布置。

会稽郡守与项梁有旧,他能在此依旧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和他的庇护脱不了关系。

但因为秋收前抵达的特使手中有能直接联系皇城的手段,陛下命令当前,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袒护项氏。

一边是旧友,一边是皇命,会稽郡守两相为难之下,便干脆拖延起来。

问就是在处理了,再问就是没解决。

就在这种私心之下,对于参与此事的黔首佃户的处理一直没下来,上头没命令,下头也不好大动,一来二去,竟像是就这么放着不管了。

参与的黔首佃户们,就在这心惊胆战中过了一个多月,直到刘季等人抵达。

……

半月后,当屠雎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依旧被刘季的所作所为而震惊。

都说快刀斩乱麻,但那赶到当地,几天内扫匪,借着扫匪之事牵扯到会稽郡守,趁机直接刀了他。

当血溅三尺,会稽郡守死不瞑目,睁着还带着茫然的眼睛,栽倒在地的时候,连屠雎都倒吸了一口气。

这下手未免太利落了!

屠雎快步走过来,压低声音道:“刘老弟,这厮虽然该死,但到底是一郡之首,我大秦的官员,你这么直接杀了他,明目张胆地违反秦律,陛下那边怕是不好交代啊。”

刘季微微一笑,随即拉平了嘴角,怒声道:“屠雎大哥,这厮干出这等骇人听闻的恶事,还敢对陛下口出恶言,小弟一时气愤……若真要拿了我回咸阳受审,我束手就擒便是。”

他并非热血上头,冲动行事,他自有计较。

这会稽郡守吃里扒外,哪比得上他刘季贴心贴肺。他八成得在这里待到珍珠养殖基地出成果。哦,之后以他们陛下这性子,多半会对百越下手,按大秦这缺人的状况,各项事宜可能都少不了有人周全,还能有比他更好的人选吗?

这样一算,他得在这里带上个五六年,久一点十来年也不是没可能。

不把这郡守之位拿下,难道他刘季要在这里日日仰人鼻息?!

他可受不了这鸟气!

趁现在速战速决,仙人那里还有份香火情,赶紧把事情砸实,把好处先搂到怀里再说。

至于那番话当然是哄屠雎的了,有他帮着说话,现下始皇又要用他,他赌此事定是雷声大雨点小。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一个别有用心的死人,换一个努力干活的臣子,嬴政选择哪个自不用多说。

于是刚到会稽郡没多久的刘季就走马上任,成为这里的代郡守了。只等册封的正式旨意一到,这“代”字就能摘下。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趁乱收拢民心。

刘季在此道上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似乎天生就知道怎么获得更多人的好感,知道怎么让人听从他,追随他。

他几乎没花费什么时间,就想出了对策一二三四。!

本文网址:http://wozhushihuangtongyiquanqiu.23quan.com/5468905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