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首辅 > 第325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

第325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

推荐阅读: 千秋三国之暴君颜良绝世唐门新二战风云重生之民国少帅弹痕超级学生重生之黄埔卧底这是你的江湖呢曹贼幕后媚乱天下如意小郎君辛亥大军阀神秘之旅明末边军一小兵三国之仲谋天下欢喜债抗战之兵魂传说晚唐浮生

说起京师外城,有一段漫长的故事。

朱棣夺下了侄子的江山,迁都北方,仅修筑了皇城和内城。内城的东西两道城墙沿用了元大都的城埂,南城墙向南推进了二里余,北城墙则缩进了五里。

由于当时明军将蒙古势力驱入茫茫大漠,也由于当时的经济尚未恢复,对建设外城的军事和经济的需要都不十分迫切,因此也就无暇顾及这项工程。之后的仁宗和宣宗都有复都南京的打算,称北京为“行在”,当然无意修筑北京的外城。

英宗即位后,立意定都北京发动人手修筑了九门的城楼,增设了城门外的箭楼和城墙四角的角楼,加深了城壕,用砖包砌了城垣的内侧等等。

英宗正统十四年,也先携着土木堡大胜之威,直取京师,大明从上到下都感到了切肤之痛。在宪宗成化十二年,定西侯蒋琬奏请兴建北京外城,只是在廷议的时候,他又收回了建议,结果一拖又是六十几年。

直到嘉靖朝,蒙古俺答兴起,屡屡入犯,边塞告急。同时,京师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人口繁衍,商业繁荣。特别是住在城外关厢的居民人数已经超过了城内,其中“南关居民稠密,财货所聚”

为了保护百姓和商业,修筑外城的要求也就历史地被再次提了出来。

只是想要修筑外城,工程之庞大简直难以想象。最初嘉靖坚持要体现王者尊严,皇帝霸气,必须四面同时修筑,把内城包围起来。草草一算,光是外城就要二百里左右,沿途山川河流相间。施工难度极大。

无论是人力和财力,已经没落的大明帝国都承担不起来。经过严嵩的软磨硬泡。最后决定,先修南城,把最富庶的地方圈起来,至于其他三面,日后再修。也就是敷衍搪塞。

拖了一百多年的工程终于开始修了,结果就在建成之际,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地震,又弄得一地鸡毛。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所谓的南关其实有点像后世城市的贫民窟,只是聚集的不是过不下去的百姓,而是四面八方来的商贾。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里缺少整体规划,私搭乱盖是家常便饭。

虽然商铺林立。生意兴旺,但是缺少干道,交通不便,屋舍低矮逼仄,污水横流,乱得一锅粥。

了解了南关的情况,唐毅就冒出了一个念头,天啊。这不正是土地开发的最好位置吗?要是让后世的地产商知道,都会高兴地冒鼻涕泡。

首先背靠京城。寸土寸金,无论投资多大,绝对不会打水漂。

其次刚刚经过地震,原有的格局被打破,正是大破大立的好时候。

土地财政,土地财政。让后世无数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大明的君臣竟然不懂的如何操作,空守着一座宝山讨饭,真是可悲可叹,让人笑掉大牙。

比起所谓的开海。搞土地来钱貌似更容易,更快捷。

唐毅敢打包票,穷疯了的嘉靖一定对他的计划大加赞赏,只是京城利益错综复杂,自己必须拿出一套让各方都满意的方略出来。

只有如此

青史尽成灰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woyaozuoshoufu.23quan.com/1970342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