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推荐阅读: 判官明日星程非职业半仙迪奥先生这题超纲了残次品提灯映桃花妻为上飞鸥不下娇鸾赠我予白默读弃宇宙跨界演员阎王南朝春色人渣反派自救系统私房医生深情眼我亲爱的法医小姐

“诸位可还有疑议?”

众人面面相觑:“就这还要有疑议?”

当下都是一百个附和:“不敢不敢。”

“什么疑议?没有疑议!”

“谁敢有异议让他来找我。”

“就是就是。”

……

“既然没有疑议,诸位就且自便吧,我知诸位素日辛苦,特意让人备了些瓜果点心,还请诸位夫子移步,赏脸尝上一尝。”

架都劝完了,该吃吃该喝喝去吧,可快别围着了。

话说,她提出辩论的建议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光明正大的吵架场合吧,要是能把架在工作中吵完,他们还会在住所吵起来吗?

嗯,有意思,下次再来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至于眼下更重要的当然是——

“邓陵夫子远道而来,可还安好?”

被点名的邓陵尚愣了愣,他还以为自己这又是迟到,又是刚来就吵架,会被上头不喜呢?原来竟然并非如此吗?

众人对视一眼,得,剩下的事情没他们的戏份了,收拾收拾该干啥干啥去吧。

褚文临走前幽怨地看了殿下一眼,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他可是被殿下亲手捡回来的,怎么说也算是嫡系亲信了吧,殿下难得来一趟,居然不是来看他的。

曲梁在旁边挤眉弄眼作怪:“唉——但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当初看上人家的时候,抓着人家的手喊人家小文文,如今骗到手了就——唉——”

褚文眉头狠狠一拧,追上去就打:“你小子胡说八道个什么劲儿呢?”

且不说殿下压根没喊过“小文文”这么恶心的称呼!

就说按他这描述,他们这些大学问家竟成了满院子被哄骗的深闺怨妇?

那他们接下来要什么?互相攀比嫉妒,勾心斗角?陛下后宫争斗都没这么热闹吧。

可快别恶心他了,他光是想想就觉得哪哪都不对劲。

虽然君臣关系很多时候都肉麻极了,毕竟纯利益捆绑,怎么都赶不上利益感情一起捆。

光开工资不够,还得画大饼讲理想,嘘寒问暖讲义气恩情。

虽然君主身边能看见能重用的人就那么几l个,朝臣想要被偏爱重用可不得你踩我一脚,我拽你一下,担心新人出现冲击旧人地位最是合理不过。

必要时刻还得学李斯害韩非那样,对师兄弟痛下杀手,提前清除威胁巨大的新人。

但楚昭这里目前真不至于!

因为她给他们放的都不是一个赛道,互相并不属于替代用的竞品。

况且书院这个环境,涉及权力,但到底不直接与权力挂钩,多少还是干净一些,没那么功利。

褚文最多就是有点感怀,自己之前是那么被忽悠回来的,现在眼看着别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要被忽悠。

结果落到这不像话的小子嘴里,就成了他嫉妒新人,臭小子,该打!

楚昭也听见了,这小子实在有点嘴贱,私下里揶揄友人也就算了,搁这儿说出来就不合适了,他自以为小声,但谁知道别人听不听得见呢?

至少楚昭身边耳力好的侍卫就听见还告诉她了。

她四处端水,努力调停难道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吗?

这要传出去了,让未入职的新人怎么想这职场环境?

原本还想回头好声好气请他聊聊人生、聊聊理想、聊聊数科,至于现在,呵。

她给身边的侍女阿茹小眼神示意了一下——套麻袋,揍一顿,捆回来,懂?

旁边察言观色能力满分的贴身侍女阿茹瞬间领会:懂!

殿下想见人,但看他不爽。

那就不走流程恭敬邀来,找人从小路上假装绑架捆回来,狠狠吓他一顿。

阿茹不由摩拳擦掌,这可是殿下第一次对她吩咐如此使性子的命令,这四舍五入,就是对她敞开心扉啊,她必然上一百个心把事情办好。

要知道,她能分来殿下这里伺候,可是当初花大力气比下去一堆宫中姊妹,又费尽积蓄疏通了数道关系的结果,就图一个前程。

可她分来之后,年纪尚幼的殿下并没有对她们表现出什么特别的依赖,也一直没有在她们面前流露出什么个人喜好。

她都快觉得殿下是神像成精,真不带半点人间烟火气,也压根看不上她们了。

结果眼下时来运转,殿下竟然开始用她们了,那岂不是意味着她成为殿下的心腹有望?

楚昭:哪有什么时来运转,不过是此前托的多方人马把她们身份、经历、家庭、祖上核查完了。

因此是时候结合自己观察这么多天得出的结论,把人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放走一批了。

她一个半路声势浩大回宫的人,身边安排过来的能是些什么人。

不是别人安插的眼线,就是人脉不凡或眼光不凡或自命不凡的投机者。

所以她一直不动声色冷着这些人,就是想瞧瞧这群人都是些什么性子、什么底细。

阿茹是其中背景最清白的一个,能力也不错,虽然也有几l分自己的野心,却不会在野心受挫时怨怪于她,能脚踏实地干好自己手中的事。

没有先天对立,脑子拎得清,有办事的能力,满足这三点,就满足了将来培养成心腹的基础条件。

至于到底成不成的,日子还长,先走着看呗。

反正就她眼下这开局,只要保证身边人没有家人把柄什么的落别人手上,逮着机会就想毒死她,忠不忠心的都可以慢慢培养。

楚昭扭头又看了一眼曲梁,只见他还在被褚文追着打,四处乱窜,一头浓密的黑色长发上下翻飞。

啧,这头发发质发量真好,一点没有学理工科该有的气质。

她不由想到,恃才傲物、游戏人间是吧,那这人八成也不太服管。万一以后这人到她手下了,还是一副混不吝的样子。

那到时候他嘴贱闯祸一次,她就给他任务加码上难度一次。

要是加码加高了,那还想什么将来达成初高中水平的数理就能退休养老啊,给她研究微积分研究到闭眼那天去吧。

真走到那地步,但凡这小子的头发能留下今日发质发量的一半,那都是数理题难度不够给力。

追逃过程中的曲梁心底一寒,不对劲,很不对劲。

他今天怎么老有不祥的预感,这书院是不是不干净呐。

啧,他得赶紧逃出门喝点小酒压压惊。

想那么多,其实也不过心思转几l转的功夫,楚昭收回注意力的时候,邓陵尚刚坐到她面前。

楚昭抬手端起茶壶倒水,等着看他怎么说。

邓陵尚:“……多谢殿下关心,一切都好。”

“我听闻夫子于农具改良一道并不甚欢喜?”

“也算不上,农具改良一道也是在造福天下农人,符合墨家祖训,这看家手艺,我们也没丢,但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得劲儿。

他伸手接过楚昭递过来的杯盏,后面几l个字就没说出来,

但楚昭听明白了,要不怎么当初墨家分成了三支呢,这玩意儿他们也能干,但着实不是他们心中追求所在,不如相里连他们专业对口。

不过没关系,当她得知墨家三支和邓陵墨这一支之后,她就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先生可知道墨侠的说法?”

‘什么说法?还特地把我墨家和游侠放一起?’邓陵尚心中暗道。

‘难道是在用韩非骂的那句“侠以武犯禁”暗示我们都不太听大秦的话?’

先秦时期的游侠,重承诺轻生死,重道义轻律法。

他们能怜悯弱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能为报赏识知遇之恩,助纣为虐,总体上名声好坏参半。

韩非骂的“侠”,就是一切追求武力,不把朝廷律法放在眼里的人。

从这个角度讲,他邓陵墨这一支似乎确实也算。

普通游侠所推崇的道义确实也挺符合他墨家的学说,这么一来,把他们称作墨侠,问题着实不大。

只是他们与单纯讲个人义气,拿把刀就聚众在乡里混迹的游侠儿不同,他们更有自己的道德水准、组织性和正当性。

楚昭:“我想说的侠,不是侠以武犯禁的侠,而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

楚昭越说,邓陵尚越是僵硬。

她这是,在夸他们扶危济困的思想主张?她不拿他墨家纯当工匠了?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话着实好啊,连他这个老头子听了心中都莫名涌现出一股豪情。

若要这么说,那殿下前面那句墨侠,就是纯纯的赞扬了。

天哪,圣人哪,您看见了吗?我们这一支出息了啊。

楚昭含笑看着眼前的老人一张脸变来变去,似乎激动地控制不住嘴角的模样。

在后世,侠这个概念慢慢演化成了一种对抗封建权威、帮扶弱小的传统英雄形象。

墨家学说中的这部分内容更是因为与这种“侠道”的契合,被后人总结为了墨侠。

楚昭对自己小时候看到的大侠形象实在记忆深刻,眼下墨侠这一支就在眼前,她也不忍心叫他们就此消亡。

因此她有一个想法:“所谓天高皇帝远,郡县乡里头的官吏一年也见不到陛下一次,朝中对地方上的掌握太弱了。”

“若是有地方官吏联合起来,掐住地方要道,伪饰公文,那真是能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一手遮天。”

眼下倒是有一个上计制度,让地方郡县把各类人口赋税等数据报送上来,方便朝廷掌握情况。

但就看上计制度被各种完善后的汉朝,都能出现一模一样的数据连报三十年的事情。

她就觉得还得给地方上再多点监督。

推崇侠义的墨家,就是她眼中最好的人选。

“墨家侠义,令我信服,墨家根基在农与工肆之人,侠义之说更能叫民间信服。”

“若有墨家弟子能替我游走天下,勘访民情,听不平,查贪官,那想来天下之人都能好过不少。”

啥意思呢,原先你们自己杀贪官污吏,那叫侠以武犯禁。

但如果给你们编制,让你们利用良好声望和民间人脉查贪官污吏,那你们就叫奉旨巡查、明察暗访。

大明锦衣卫,刀歪了是人心惶惶,刀正了就是大快人心。

她大秦也很可以出一个四海监察机构,邓陵墨这一支或者说墨侠这个团体,就是她想要的机构班底雏形。

哪怕随着时间过去,他们也可能不复初心,沦落为帮凶一环,但没关系,天底下哪有完美的制度呢。

只要前期作用能发挥,到时候再清理门户,再改制删制也就是了。

“这这这,这当真能成?谁家贪官污吏没有后台?”

“这如何不能成?谁说你们没有后台呢?”楚昭笑了,拼后台?谁能跟皇家拼后台?

“先让底下的弟子们把秦律学明白了,遇着小事儿,搜罗证据送官府了事。遇着大事就回来找我,我自会为你们做主。”

邓陵墨仍旧在恍惚,来咸阳的路上,他早已做好了回归工匠生涯的准备,此前抽到修改农具的课题,他虽有不满,却也忍了下来。

但现在,有人告诉他,不必忍,你尽可以在规则范围内做你想做的事,我会找到我们观念的调和点,不让任何一颗明珠蒙尘。

邓陵尚突然眼睛就泛红了,这实在是,实在是……

他不想让自己真哭出来,一把年纪了,要脸,就努力转移话题:“天下贪官污吏是杀不尽的。”

“可杀掉一批,总会有一批黔首的日子好过上几l分。”

楚昭抿了口茶水:“其实我盯上墨家弟子来干这活儿还有一个好处。”

“选择出外监察这批人,纵使专业水准比不上爱搞科研的同门,他们对山水测绘堪舆懂得总比外人多些。”

“都巡察天下了,顺路派些人沿途测绘山河水文、画堪舆地图给我不过分吧?”!

本文网址:http://woshihuangguinyuweilaihuangdidaq.23quan.com/5786835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