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合作

推荐阅读: 怎么还不懂!重生之我绝不当舔狗东家有喜洄天惩娇反派剧透我一脸少帅你老婆又跑了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朋友我可不是万人嫌[快穿]从群演开始[娱乐圈]广府爱情故事东北猛爹勇闯Omega世界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我来京城报仇的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偏偏宠爱病娇反派没有心等等,这题我熟岁岁平安

亲自陪着徐如月做了一天的生意后,程静淞就相信了她们家的老徐同志是没问题的,所以程静淞就不打算再过多插手老徐同志当下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时间,好多事情都按部就班地往下走着,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要走的路上脚踏实地。

很快,他们店铺需要的牌匾做好了,叶老师也把程静淞一直想要的形象活灵活现地画了出来。

甚至比她预想的要好很多,也精细很多。

程静淞又赶紧拿着新到手的品牌形象找了家小的印刷单位,印刷了一批宣传单。

本来,按照程静淞的计划是等一切都准备好后,直接搞一个宣传单发下去吸引客人就够了,但是没想到他们家老徐同志现在的生意兴隆,所以,她干脆就把宣传单直接都给她了,让她摆摊的时候给客人发一张。

当然了,程静淞也让老彭他们四个没事儿的时候往其他地方发一发,勉强算是做了宣传吧。

很快,时间就赶到了今年的端午节。

他们也是在这一天正式开业了。

虽然这时候还不能舞龙舞狮搞的多大,但是有了前期的效应,加上宣传单上有各种满减满赠等活动,所以整个一周的活动期的流量都很大,他们也赚了不少。

喜得徐如月那短时间又忙又累又开心,甚至连晚上睡觉都能笑得出来的那种。

以至于程静淞生怕等活动期过后,客流量回缩,每天赚的没那么多了会让老徐同志难受,她还专门给老徐同志讲了这件事,让老徐同志有个心理准本。

哪知道他们家的老徐同志已经不是以前的老徐同志了。

见过了世面的老徐同志对着程静淞说:“我又不傻,我能不知道人家现在一窝蜂地过来咱们店买东西为了就是你说的那啥凑单活动,这事儿说白了不就是让人觉得是在占便宜么,那有便宜的时候不占不就是傻,我都懂的,你别成天操心我了,你赶紧忙你的去吧。”

程静淞:“……”

“当初让你过来的时候,你千方百计的不愿意,借口一个又一个,现在见识到做生意的好处了,结果翻脸就不认人了,哎!”程静淞又开始摇头晃脑,唉声叹气。

徐如月立刻往她的背上给了她一下子,“给我好好说话,一天天的,没个女孩子的样子,不像话!”

徐如月这次捶的还有点重,以至于程静淞竟有些龇牙咧嘴的。

但是她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哦”一下。

不过徐如月虽然这样说,但是在接下来做生意的每一天都会和程静淞说一下当天的经营情况,问一下她的意见。

就这么的,五月渐渐过去了,老徐同志的这个老板当的也越来越顺手,并且也把货源什么都摸清楚了,加上有老彭他们四个的帮忙,基本上不需要程静淞再担心什么了。

正好这时候也到了他们这批大学生的暑假了。

之前就说了有些单位着急要人,因此今年这个暑假,学校不少专业的同学都获得的实习的机会。

程斯年也将天天往新闻社跑。

程静淞他们经济系的情况特殊一点,所以还是往特区去。

程静淞这一走就要一两个月,而程斯年也不可能天天看着徐如月,程静淞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老徐同志,就和程定坤说:“哥,我们不在家这段时间,要不你就多陪陪奶奶吧。”

程定坤点头,“好。”

和程静淞担心老徐同志一样,老徐同志也担心一个人要出远门的程静淞,然后又开启了脚不沾地的念念叨叨的模式。

哪怕程静淞和她说自己已经去过那边好几回了,而且这次去的规模比去年冬天的还要大,人还要多,但是老徐同志就是担心她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

等程静淞要走的那一天,她还忙叨叨地给程静淞准备了很多的蛋糕奶茶以及其他一些小零食,生怕程静淞给饿着了。

程静淞就是这样带着香甜的气息到了火车站,上了火车。

有距离她比较近的就闻到了程静淞身上的味道,好奇道:“是甜蜜蜜甜品店的蛋糕和奶茶的味道,这一大早的,甜蜜蜜就开门了吗?”

“我记得他们家好像开门没那么早吧,我之前有一回过去早了,还等了好一会儿他们才开门呢,那里的老板说了,他们家东西都现做现卖,不隔夜的,所以不仅量有限,而且时间上也晚一点。”

“那程静淞你是怎么买到啊?”

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越吹月盛大,秀水路作为首都的经济繁华之处,已经是众人习惯逛街的存在了,所以学校的同学们知道那边的情况也不意外。

程静淞就把费劲吧啦带上来的东西拿出来放小桌子上,拿出自己想要的,余下的往边上推了推说:“因为甜蜜蜜是我奶奶开的,这是她一大早专门给我做的。”

同学们震惊脸,“你奶奶开的甜蜜蜜?”

程静淞点头,“对啊。”

“那我们以前过去怎么没看见你去过那边店里面呢?”同学们半真半假的抱怨道:“还有,咱奶奶开的店,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一声啊,这样我们买蛋糕和奶茶的时候也方便啊,你知不知道你们家的蛋糕和奶茶真的很难买啊?”

程静淞就说:“我要是过去的话,一般也是在后面的厨房帮忙,在前台的时候很少,估计你们错过了吧。”

“至于这说不说的,这开店也不是什么必须公告的大喜事儿,我要是专门和你们说了,这不是显得我让你们过去捧场么,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我们家的这些东西的价格也比较高,所以就没特意说。”

说着话,程静淞又指了指还在小桌子上面放着的那些蛋糕和奶茶说:“你们想吃什么自己拿,这些东西放不住,现在又热,我们还在火车上,放的越久,味道就越不好。”

虽然程静淞说的理由是成立的,但是毕竟那些东西确实不便宜,一时间,所有人都迟疑了。

还是程静淞给他们分了几个后,其他人才慢慢动手拿自己想要的。

因为奶茶都装在她随身的大杯子里面,程静淞也倒出来给每个人都分了点。

然后,程静淞就发现比起蛋糕,大家好像更喜欢奶茶。

当然也有可能是量少的原因,所以他们走在抢着喝。

等到奶茶的热闹停下来后,班里面好些同学就说:“这大热天的喝一口你们家的奶茶,感觉心情都愉快了,这要是能是冰的就更爽了。”

车上实在太闷了,很多同学也都接连附和起来。

程静淞等他们稍停了会儿后才说:“我们家也想这个问题呢,这不是现在的冰箱不好买嘛,所以我就想着借着次机会在特区转一转,看能不能买到,要是能买到的话,到时候,你们可要帮着我把冰箱运回来啊,我请你们来店里吃其他好吃的。”

同学们立马就响应了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不说,还说一定要帮程静淞把冰箱给找到,确保她这一趟不会空手而归。

程静淞他们这边聊的热火朝天的,但也有一些人多少看不惯他们。

其中就有那个唐婉。

那些人就在一起借着讨论的名义各种贬低现在遍地开花的小摊贩,说那些人干的事低下,被人瞧不起,比不上铁饭碗。

还唧唧歪歪互相说一些千万别自甘堕落,要好好学习,然后毕业了分派一个好工作,不然到时候只能去摆地摊被人瞧不起等等的。

程静淞在他们班的声望很高。

主要是她脑子灵活,脾气也不错,更愿意在学业上帮大家的忙,所以不管是男是女都很看重她。

要不然,上一回姓沈的那事儿,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站在她那边了。

因此,当听见又有人阴阳怪气的时候,程静淞周边的同学立马就变了脸色,撸着袖子就要和他们辩上一辩。

那架势,甚至让人一位他们要打架呢。

程静淞赶紧拽住他们,说:“行了,每个人身上都长了嘴,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又没有指名道姓,你管他们呢。”

同学们虽然被程静淞拉住了,但是依旧瞪了那些人一眼,才生气的说:“虽然没指名道姓,但也指桑骂槐了。”

程静淞摇头,“我都不在乎,你们就别激动了。”

等到把所有人安排重新坐下后,程静淞又说:“还有,你们忘记我们是学什么的了,忘了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有事儿没事儿参加的各种讨论会、辩论会了?”

“你们忘记了国家现在搞改革开放,搞分田到户,鼓励个体经营的目的和意义了吗?”

每个时代都有被落下的人,尤其是当下这个还想着铁饭碗、包分配就高大上的年代。

饶是他们现在天天接手第一手资讯,亲眼看着国家的一系列变化,但是脑子转不过来弯,依旧想着所谓的旧的东西,看不见新的,不管在哪个学校读书,不管将来分到了哪个单位,也不管他们现在的身世如何、家境如何,社会关系如何,这些人最终的归宿都是成为被时代的遗忘的那一批。

尤其是他们还是学经济的,竟然还保留着那种看不起地摊经济的思想,就更加可怕了。

对于这种人,程静淞一项不觉得需要费什么心神。

同学们也顺着程静淞的话开始聊起国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政策,一时间,各种声音和论调都出来了。

没多会儿,他们这一小片区域就变成了上课的谈论现场,各种议论的声音不断。

甚至到后面又延伸到了其他的话题上,还有人在讨论特区如今的现状不知道怎么样了,是不是真的像他们之前接到的消息那样好。

然后又延伸到了买东西上面。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看不起摆地摊的,甚至有时候还能看见有些大人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都会说一些诸如:“你要是现在不听话,将来就和他们一样摆地摊被人看不起”这样的话。

但实际上,那些摆地摊的人中几乎多数,甚至也可以说是全部都巴不得这些人继续这样看不起他们呢,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闷声发大财。

所以,被人说两句怎么了?

继续说吧,最好永远看不起他们,永远不要知道他们有多赚钱才好。

而程静淞他们班的这些人也不能说多么看不起或者看得起摆地摊的。

对于他们来说,将来服从分配,当一个国家干部当然要比摆地摊好多了。

但是呢,他们也多少知道一些如今那些摆地摊的可能确实挺赚钱的。

毕竟程静淞去年就带着他们进货一般买了好多东西,而这边十块钱就能买到的衣裳,放到外面,可能就是三四十快,甚至还有可能更贵。

也就是说这中间至少有三四倍的利润在。

当然了,他们也晓得这中间肯定还要除去一些路上的、时间上的成本,有些摊贩或者单位也不可能直接来特区这边进货,所以中间会转上几道手。

但即便如此,这其中的利润也不低了。

别的不说,一件衣裳赚三四块,四五块是有可能的吧。

那一天要是卖一件出去,一个月也百十块钱了呢。

更何况现在市场的需求量这么大,根本就不可能一天只卖上一件。

当然了,这只是他们猜想的衣服买卖上的一些利润。

有可能一件衣服的利润也没有那么大,也就是一两块,但这么算下来,一个月也好几十甚至破百呢。

总之,当下买卖衣服绝对是一个利润很大行业。

其他的小摊小贩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利润,但是肯定也不低。

更何况他们班里面都有了程静淞这个主动带头开店的人了。

是的。

虽然程静淞之前说甜蜜蜜是老徐同志开的,但是同学们却第一时间认定这一定是程静淞的主意。

谁让她的脑瓜子灵活呢。

更何况程静淞以前可是说过他们家的情况的,所以他们记得很清楚,程静淞的奶奶在他们村的厂里面上班,而且做的还不错。

都能把工作给辞了来开店,那就更家证明不管是开店还是当小摊小贩都是赚钱的。

甚至比一些铁饭碗赚钱。

而钱啊,就没有人不喜欢的。

尤其是当有了这么大的利润空间后,那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因此,有些人聊着聊着就试探着说到了这件事上面。

不过还是那句话,当下年代,小摊小贩还在被人看不起,所以即便他们聊这些,也都是非常含蓄的点到为止,没有人敢带头开破。

再一个也是因为他们都有些囊中羞涩。

毕竟都是学生,几乎都属于无收入群体,现在又是一次的期末,所以即便他们猜到从特区进衣服,然后去首都卖有着巨大的利益,而且他们还是直接来的源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比其他小摊小贩的利润更是高几倍,但是他们没什么钱!

没钱就意味着即便他们知道了这些也没什么用。

所以吧,程静淞就看着她周边的同学们的情绪从一开始的各种兴奋小眼神传递,到后来的慢慢叹气,心情失落,仿佛丧失了所有的欲望一样。

程静淞没忍住笑了起来。

一些还有精力的同学就用谴责的眼光看过来,稍稍带了点埋怨地说:“你还笑,也实在太没同情心了吧。”

程静淞就揉了揉离她比较近的女同学的脑袋。“乖哈。”

同学:“我怎们觉得你这样像是在揉狗呢?”

程静淞立刻义正词严道:“怎么会,你会觉得你是狗吗,我只是在安慰你啊。”

同学:“……”

好吧。

已经没什么心情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但也有些人盯着程静淞欲言又止。

程静淞这个人精哪能猜不出来他们的意思,无非就是知道她有钱,想要借钱的事。

但是估摸着又知道她还要买冰箱的事,所以一时间不好开口。

于是,程静淞就笑眯眯地说:“说起来,你们也知道我这次去特区也要买冰箱呢,但是呢,我也不清楚具体的价格,所以就稍微多带了一点,估计应该会有剩下的,你们要是需要的话,我……”

说到这儿,程静淞就注意到很多人盯着她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于是,程静淞就故意拉了下调子道:“我可以给你们……投资。”

所有人:“……”

嗐!

还以为是借钱呢,白高兴一场。

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但很快就有人想到了什么,立刻趴在桌子上往程静淞那边凑了凑,小声说:“那你先说说,你要投资多少,利润怎么分配?”

程静淞好笑地看着一瞬间又忽然凑上来的好些人头,说:“你们也太着急了,这可是在火车上。虽然咱们要做的这事儿不算是什么不好的,但是这么光明正大的谈钱也不好吧,不怕碰到小偷啊!”

众人:“……”

那倒也是。

然后,他们差不多又前后一致地说道:“那等到了特区后,我们再说。”

程静淞朝着他们比了个OK的手势。

他们这些动静都不大,声音也嗡嗡嗡的,让稍微远一点的人都听不清楚,看着就像是在说秘密。

当然了,一些心里面有那么点小小的问题的,看他们这样就觉得是在说自己。

包括之前在阴阳怪气程静淞的那一波人。

他们又叽叽喳喳阴阳了几句,但是同学们都沉浸在赚钱的事情上,心情很好,所以也就没有人搭理他们。

有些人吧,你要是不搭理她了,她也就会自感没趣了。

毕竟这些也只是同学之间的一些小龃龉,也不会真的影响到什么。

就这么的,程静淞他们在火车上晃悠着到了特区。

一回生一回熟。

虽然半年时间没来了,这边又有了更大的变化,但总算没让人像上一次一样表现的特别没有见识。

很多人都在默默打量着周围的变化,在心里面盘算着经济对他们当地的影响。

老师们有些也在打量着四周的日新月异,有的则和来接他们的人对接。

没错,他们这一回过来依旧和当地的政府单位对接了一下。

但是这一回的假期更长,也没有去年冷,而且改革开放都一年多了,各种变化实在太多,所以他们这一回不仅要和上次一样对接政府那边,还要亲自走市场进行各种实测观察。

等于就是事情更多,任务更重,而且他们班的同学还要在这个前提下准备衣裳买卖的工作。

程静淞想到这些,顿时没忍住“啧”一声,然后叹了口气。

好些人没有做买卖的经验,以为衣服随便买了就能赚到钱。

现在也确实差不多是这个理儿。

但他们面对的是首都的市场,那里的人多半都是见识过世面的,要是一些不好看的,他们才不会要呢。

到时候,那些衣裳肯定不会砸手里,但是绝对没有他们想的那样能赚钱。

所以啊,这如何挑选衣裳,也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个体力活。

听见程静淞这样,她身边的人就好奇看过来问道:“你怎么了?”

程静淞不想在这个时候说这些,抬手遮了一下头顶的太阳说:“太热了。”

这边确实热,同学也没好奇心了,跟着程静淞抱怨起这边的天气。

说了好几句后,老师那边才算对接安排好了,然后,程静淞他们又跟着往招待所赶。

这一路又被烤了很久。

等到了招待所后,所有人都出了不少汗,有的白了脸,也有的红着脸,但全部都气喘吁吁的。

对接的同志见状就让他们赶紧休息,别中暑了。

老师们也不敢怠慢,立马开始安排。

这中间还真有人有轻微的中暑迹象,一时间又忙碌了许多。

但是也有人注意到了程静淞竟然一滴汗都没出。

宋芃芃甚至还碰了下她的胳膊,发现凉悠悠,很是惊奇道:“我的天呐,程静淞,你居然都不怕热的吗?你到底什么体质啊?”

程静淞嘴一张就胡说八道:“体虚体寒的体质。”

“是吗?”有些人很湿奇怪,“我记得去年冬天的时候,你身上也不冷啊?”

“那是因为这边的冬天也没那么冷啊,不是吗?”程静淞信口反驳。

众人:“……”

好像也是哈。

不过有些人的反应更快。

她们看见程静淞都在收拾东西了,立马抢着进门把自己的行李和程静淞的并排一放,高兴地说:“不好意思,我占了一个位置了。”

这话一下子点醒了其他人,然后又开始了一轮的抢屋子大战。

程静淞也不管她们,自顾自把自己收拾好后,就准备弄点水洗漱一下,赶紧睡觉。

这几天火车给她坐的腿都肿了。

等程静淞收拾好并且往家里和首都两边都发了电报后,抢屋子大战已经结束了。

程静淞见屋里面已经没人了,就赶紧躺下来休息。

大热天的坐火车真的是受罪,她的五感又比正常人灵敏一些,所以这些天真的没少遭罪。

几乎是刚一沾床就睡着了,而且还睡的特别的死的那种。

甚至她这一觉一直睡到了第一天的下午。

要不是她的呼吸正常,同学们甚至都要以为她出事儿了。

当然,也幸亏他们才刚到,又有同学中暑,所以老师也没有让他们第一时间开工。

但是老师们也安排了不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所以当班里的同学见她终于醒了后,就赶紧过来把这些情况说了一遍,免得她不清楚。

然后,他们又四处看看,拉着程静淞说起了投资的事情。

程静淞捂着瘪瘪的肚皮说:“你们好歹等我把我的五脏腑给祭拜了再说吧,我现在快饿死了,脑子转不动。”

同学们又赶紧张罗着让她吃饭的事情,等到她吃好后,才又说了起来。

程静淞就把自己之前想到的一些问题说了,然后才和他们提到分成的事情。

其实他们能想到倒买倒卖衣服很赚钱,但是每个人手里面的钱都是有限的。

而且他们之前也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加上光是惦记着程静淞说的投资,他们就更没有多想其他的。

程静淞就说:“我可以投资啊,但是我投资的毕竟有限,你们自己不打算拿不出来一部分的成本吗?”

“咱们一个班四十来人,虽然不一定所有人都参加这件事,但是那天讨论的时候几乎很多人都表现出来了兴趣,我总不能一个一个的投资?或者投资这个,不投资那个?这样不行。”

“那怎么办?”同学们立马着急问道。

程静淞就说:“咱们班这么多人,大家多多少的都多带的有,你们要是真的想做的话,那就互相问一问,凑一凑,看能凑多少,然后再来商量我投资的事情。”

“这么和你们说吧,拿一千块钱的货和拿三千块钱的话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你们准备的钱越多,人家能让的利润也就越大,咱们赚的也就越多。”

想了下,觉得光烤嘴上说也不行。

程静淞就又道:“这样吧,反正你们也知道这边的衣裳批发在哪儿,你们可以找时间过去问问是不是这样,我因为要买冰箱的事儿,所以就不能陪你们了。”

同学们被程静淞说的一愣一愣的,然后赶紧点点头。

但紧接着,他们又想到了去年唐婉她们差点出事的事情,就赶紧对着程静淞说:“你不能一个人去,我们到时候找几个男生陪着你一起。”

程静淞虽然不觉得有必要,但也没拒绝。

她不是那种不识好人心的人。

接下来,其他同学自然去忙他们自己的,程静淞又跑回去睡觉了。

到了第一天,程静淞以为他们这次会先参与政府的一些事情,后面才会被允许观察市场,或者两者齐头并进,但是没想到老师们直接将他们散在了市场里面。

但是同为因为去年的抢劫事件,所以他们都有明确的分组,并且被一再叮嘱不要走散了,要小心等等。

这正好也方便了程静淞他们班私下里搞事情。

于是,他们就这样明目张胆地在这边到处乱串,一边做着老师要求的事情,一边搞自己的动作。

一开始,班里面的同学也没能第一时间从那些摊贩的嘴里面问出来实话,但是随着他们在市场里面混的越久,见识的越多,自然就学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识。

然后也慢慢的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来,自然也成功问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程静淞的进度倒是比他们要快很多,毕竟她对这边熟。

只不过因为这边之前的冰箱卖完了,所以她只能等下一批货。

在听到同学们带回来的好消息后,程静淞就说:“那你们其他方面准备好了吗?”

这一次,他们班的所有人都参与了进来。

加上很多人的家庭都还不错,真正贫穷的几乎没有,因此,大家伙零零散散加一起,凑了大概三千块钱。

程静淞想了下就说:“其实三千块钱已经不算少了,你们完全可以拿着这些钱直接选了,毕竟我要是投进去的话,肯定是要占不小的分成份额的你们真确定要我投了吗?”

结果程静淞就听到同学说:“但是到时候总利润也会变多,我们分的也更多了啊。”

程静淞就点头,问道:“那你们想要多少?”

“要不然,你给我们凑够五千?”他们想了会儿后才试探着开口。

程静淞点头,“可以,那分成呢,怎么算?”

“就纯粹地按照每个人的投资比例计算呢?”他们其实自己也不确定。

程静淞也跟着说了一些其他的成本。

比如时间、售卖、挑选等等等等。

接着,他们又开始嗡嗡嗡地商量了起来。

但是最终因为大家第一次合伙做生意,真的各种问题实在层出不穷,怎么搞也搞的不是很明白,决定算了,就按照出资比例来算。

程静淞见他们这样,也就不说什么了,反正她也没什么所谓。

再之后,程静淞就和他们商量了一下她和他们的分成比例。

他们本来也要程静淞按照钱来分的,但是程静淞这一次不想参与太多,所以就只要了百分之三十五。

剩下的那些则会再按照他们其他人的出资比例计算后分下去。

盘算完这些后,他们就立刻行动了起来。

程静淞虽然没有亲自到现场帮他们挑选,但是也给他们出了些主意。

比如不一定要全部都买衣服,也可以买一些篮球、足球这样市面上几乎没有但是又有很多男孩子会很喜欢的东西。

比如球鞋。

比如一些亮晶晶的各种闪瞎人眼但是却很便宜又回报率很是惊人的发夹等等。

程静淞班里的同学倒也都听劝的很,注意到了这些小东西。

而且他们也没有着急,又继续在市场上各种观察了一圈,最终才商量着选了一个他们觉得最合适的。

这时候,他们过来这边已经超过半个月的时间了。

去掉来回路上的时间,他们的假期所剩不多了。

而老师们也开始让他们暂停如今撒欢般的到处跑,开始带着他们出入一些政府单位,了解一些这边的信息和各种发展,然后又是让很多人头疼的各种讨论以及展望环节。

也是特别的巧,正好这个环节即将要结束的时候,程静淞收到了冰箱到货的消息。

同学们就赶紧帮她把两台冰箱运到了招待所,同时,也开始运他们进的那些货了。

之前他们的动静小,加上有意瞒着老师,所以老师们没有发现。

但如今是真瞒不住了,所以他们很快就遇到了老师过来问。

当然也有一些好奇看热闹的和幸灾乐祸的。

班里面的其他同学都是第一回干这种事儿,多少有点紧张,但是程静淞很是镇定地说了家里要买冰箱和他们合伙做生意的事情。

老师们都还没有说什么呢,之前念叨着小摊贩丢人的那些人又开始冲着程静淞他们指指点点了。

程静淞之前不搭理他们是觉得没必要,但现在看他们这样唧唧歪歪,就抱着胳膊开口道:“都改革开放了,国家甚至都开放了允许个体经营的资质了,国家都不管我们,甚至还鼓励支持做这些,你们却总是念叨着丢人,我们到底哪里丢人了?所以你们给我展开说说呗。”

“我这个人脑子笨,实在想不到,靠自己的本事赚钱养活自己丢人在哪儿?我一没有偷,一也没有抢,三更没有违法犯罪以及故意和国家的政策对着干,甚至还顺应国家的形式,响应国家的号召,还把我们目前的所□□用到真正的实践当中,所以才有了这一回我们集体做的事,你们说说看,我们到底哪儿丢人了,丢谁的人了?”

大家都是学经济的,虽然每个人的理解成都不一样,但是程静淞之前说了那些却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不争事实。

因此,很多人都被迫一下子卡壳了。

丢人是当下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认知,只有那些没有正经工作的人才会当小摊小贩。

可是程静淞实在是太能说了,刚刚突突突一大堆,把他们唯一能找的理由都用国家和实践的大道理给堵上了。

他们的沉默那么的显眼,导致一些单纯过来看热闹的人倒是对着他们指指点点了起来。

当然了,也有人问程静淞他们到底进了什么东西,他们可不可以看一看。

然后也有直接问价的,说了一些他们之前出门观察的时候遇上了一些喜欢但是感觉贵的东西,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价钱,是不是比外面的便宜。

甚至能不能直接成本价给他们等等的。

还有上手想要解开他们好不容易包装好的袋子,直接掏的。

很多同学的脸皮薄,对着这些叽叽喳喳的问话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有的呢则觉得都是同学,抹不开面子,他们要成本价也不好不给。

也有的都不知道阻止一些没有分寸感的人。

程静淞一时间头大。

她先是第一时间拦住了要解袋子的人,然后又对着其他人说:“不好意思哈,这些东西都是人家老板帮我们打包好的,你们现在给我解开了,回头我们自己就装不进去了。你们要是实在想看的话,等回了首都,我们摆摊的时候,你们尽管来看。”

“至于问价的一些同学,我的回答是这些东西当然卖,毕竟我们费了这么大心思弄到的,肯定不能砸手里……”

程静淞才说到这儿,又有人问说:“那什么价钱啊,都是同学,给个成本价吧?”

程静淞刚好要说这个,就顺势道:“那还真不行,成本可不光光看投入的资金,还有其他的脑力体力、设计、时间、路程等等方面的成本,不能光以金钱论。”

“再者你们也说了都是同学,那我们也不好只给一个不给其他人,但要是都给了,全校那么多同学,你让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还不如不做这些了。”

“哪有全校,不就咱们系的这些么。”他们不赞同道。

程静淞道:“你们能确保一个字都不往外说吗?你们确保不了,所以就不要说这些了。”

“而且要我说,你们如果实在想买的话,也可以以集体的名义买啊,这一回咱们来了好几百人,除了我们班的你们剩下的,随便凑凑都能在这里买了,难道不比和我们磨蹭有意义吗?”

“又或者你们也可以凑凑钱,试着做一下生意,到时候花出去的不也赚回来了么,不管哪一种,总比你们光往外掏钱,不知道往里面赚钱要好很多吧。”

程静淞见到很多人因为她的话从一开始的皱眉到放松,再到亮了眼睛,又笑眯眯地说:“大家都是学经济的,头脑要灵活起来。毕竟我们将来面对的不是计划经济市场,而是市场经济市场,我们如果自己都不懂得这些大大小小的生意的事情,又谈何将来参加工作的时候帮助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呢。”

“要知道,咱们国家现在很穷啊,没有钱,很多建设和工程就没有办法搞起来,我们又如何谈得上追上其他国家,让我们自己能国强民富呢?”程静淞又开始拉扯大道理了,“计划经济已然跟不上国家的脚步了,那么如何盘活市场经济,让钱生钱,就是我们目前以及将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我是想不到太多,但我觉得我们可以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来,比如……摆地摊。”

“你们也不要小瞧摆地摊……”

程静淞忽悠人的时候是真的有两把刷子,再加上她本来见识就比其他人多,所以没多会儿就用一些大道理将很多人说的云山雾罩的。

有些甚至都没听明白,但是却觉得真的好有道理啊。

之后,场面就演变成了很多人开始朝着程静淞问问题。

就连老师们也开口问了几个。

程静淞一时间汗颜,但是又不能真的一个都不搭理,只好回答了一些,有一些明显不适合现在说的就被她用不清楚这样的理由忽悠了过去。

等到这些人总算是散了后,程静淞才松了口气。

她赶紧给自己灌了好几口的水解渴,听到班里面的同学朝她夸奖的时候,程静淞赶紧摆手说:“都是胡说八道的,就是免得他们用同学的借口占咱们便宜。”

“还有你们啊,不要总觉得不好意思,抹不开情面,”程静淞又赶紧提醒他们说:“我们只是同学,帮忙是情份,不帮也正常,我们不管选择哪一种都是正确的选择,没有接受所谓的世人的夸赞和埋怨的必要。所以你们不要总想东想西想一堆,不好。”

程静淞叨叨好一堆,等说完后才发现所有人都在给她打眼色。

她伸头一瞧,居然是翁老师。

程静淞也不觉得尴尬,正常打招呼道:“翁老师好,您怎么来了?”

翁老师:“……我就没走。”

程静淞:“……”

这下倒是真的有那么一点点的尴尬了。

程静淞赶紧笑了下,“不好意思,实在说的口干舌燥的,就光顾着喝水去了,没注意到您还在。”

翁老师也了解程静淞是什么样的人,就直说:“你可真是不知道让我说你什么好!”

程静淞就很冤枉,“老师,我们就是合伙做一下生意而已,这些东西你看着多,但是分散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就没多少了啊,大家就是想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而已,也没什么吧。”

翁老师就“哼”了一下,“我怎么听你刚才说这是实践呢?”

“也是实践,实践出真理嘛,我们检验一下,顺便赚点钱。”程静淞道。

其他同学也生怕翁老师会因为这个说他们,就赶紧跟着点头,附和程静淞的话。

翁老师就点着他们说:“少给我来这一套,一个个的都不老实。”

“上次来的时候就是,这次又是。而且这一回还扯大旗说那么多,回头肯定有不少学生跟你们学,到时候我怎么和其他老师交代。”

“不至于那么严重吧。”程静淞皱了下眉。

翁老师又说:“反正我不管,既然你们都说了这是你们的实践,那你们就给我好好实践,到时候每个人给我交上来一份实践报告,不少于三千字的那种。”

“啊!”同学们瞬间如丧考妣,就连程静淞听到这个也有些头疼了。

“就一定要这样吗?”程静淞试探问道。

“或者我再给你们加点字数也行。”翁老师又道。

程静淞他们赶紧摆手,“三千字就三千字吧。”

翁老师也不管他们,又说:“一个月吧,开学一个月后交给我,那时候,你们的实践肯定也结束了。”

程静淞他们只好继续点头。

等翁老师走后,程静淞才抱歉地看向其他人道:“对不住了,我也没想到会这样。”

同学们倒也没怪她,“反正我们天天写论文写报告写各种东西,这次也不过是多写一篇而已,能换来我们顺利做生意,那也值了。”

“对啊,而且这些东西回去后都卖掉的话,我们每个人至少能赚好几百呢,这都比得上很多人一年的工资了,只是写一份报告而已,有什么啊!”

但也有人担心说:“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都卖掉。”

“肯定可以,你难道没注意到秀水路那边现在有多繁华吗,很多人买东西什么甚至都不看价格,直接掏钱,有钱人多着呢!”

程静淞也点头,“而且也不一定非要去秀水路,一些厂子门口,学校门口都可以过去,那些有工作的年轻人以及学生也是大的消费群体……”

程静淞给他们提了些建议。!

本文网址:http://woquanjiadoubuduijin.23quan.com/5347051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