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武侠仙侠 > 魏野仙踪 > 第三百九十八章.燕山雪,燕山血(四十一)

第三百九十八章.燕山雪,燕山血(四十一)

推荐阅读: 寻秦记庶女生存手册重生的修仙之旅宠妃五胡明月人道大圣叶氏修仙录仙道炼心纯阳剑尊地球第一剑大奉打更人全真门徒天刹星魔和尚凶猛武林旧事洪荒风行者仙路慢慢我欲封天邪王嗜宠鬼医狂妃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铁箭落地的瞬间,仿佛给了对峙的双方一个明确的信号。更新最快

最先响起的,是辽军的鼓角声。

虽然“击鼓进兵,鸣金收兵”是千年来的老传统,但是在初唐的那些岁月里,被后世尊为“大唐太宗文皇帝”的那个李家二郎,却率着一支玄甲骑军,纵横于边塞大漠之间。也从那时起,军旅中渐渐地多了一丝带着些苍凉雄浑兼而有之的牛角号声。

而契丹这样起家于辽水之畔的游牧民族,就更没有继承中原王朝那些“鼓进金退”之类军令的必要,鼙鼓隆隆,角声如啸,便是契丹军令所在!

李唐灭,赵宋兴,这当中数十年的藩镇割据中,契丹国便是在这样的鼓角声中席卷燕云,刚刚勃兴而起的契丹人,也是在同样的牛角号声中杀进汴梁,灭了后晋。

高粱河畔,宋太宗赵光义趴在驴车上仓惶遁逃的时候;澶州城里,宋真宗赵恒躲在行宫里六神无主的时候;甚至为了变法图强不惜挑起新旧党争、号称“励精图治”的宋神宗赵顼,一听到辽国要割让代州之土,不然就撕毁和议的时候……

他们大概也听过一样的号角声。

当一个政权诞生时起,它本该继承自汉唐的疆域就已经残破,燕赵旧土、秦时边关,都沦入了异族之手。更不要说契丹的铁蹄时刻能从燕云之地取高屋建甄之势,踏破黄河天堑,直入它的中枢心脏之地,只这一条,就能让垂拱殿上的一代又一代赵官家们食不甘味、睡不安寝!

都道是汉唐雄武,两宋柔弱,可从赵宋立国算起,军中多的是敢战士,阵前见惯了舍命汉,只是勇武的士兵,却碰上了“热爱和平”的最高统帅们,那么个人的勇武便只能变作虚妄。

真宗时,萧太后孤军直入澶州城下,重将萧挞凛战死,兼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况且此刻的宋军尚有些许赵大、赵二时候的老底子在,不像后来那么不堪。这本是全歼辽军的最好局面,然而掌军大将按兵不动,真宗赵恒畏敌如虎,却是生生葬送了战机,换了一个每年缴纳岁币的澶渊之盟回来。

再往后,西夏、交趾,盗贼蜂起,紧跟着靖康北狩、绍兴议和,史书上大段大段的都是不忍言之事。风波亭中的岳飞固然是千古奇冤,但南宋在开禧北伐失败之后,赵家居然能把当朝宰相的人头送去作为议和的礼物,这份无耻也是千古罕见。

不过现在,听到号角声的人,虽然挂着“大宋道官”的虚名,却真没有什么忠于赵官家的闲情逸致,更不会有宋人遗传了百多年的恐辽症。

对面是上千辽军精骑,具装甲士气势雄武,一匹匹燕地良驹奔腾如龙。

这景象,曾经出现在赵官家们的噩梦里,出现在大宋名臣们的奏章里,出现在边将们闭城自守的胆怯阴影里。

从汉时白登,晋时五胡,东亚内陆那些数不清的柔然、铁勒、回鹘、土谷浑,一**地崛起。匈奴、鲜卑、突厥,一代代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可汗,带着同样嗜血而野蛮的军马,迎着秦时明月,越过汉时阴山,把曾经花繁锦簇

盗泉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weiyexianzong.23quan.com/2078253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