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武侠仙侠 > 魏野仙踪 > 13.第13章 . 走入星间的街市

13.第13章 . 走入星间的街市

推荐阅读: 宠妃她们说我是剑侠大唐双龙传大奉打更人剑魔异界录都市呆萌录我在凡人科学修仙邪王嗜宠鬼医狂妃御女心经和尚凶猛一念永恒造化之门长生大秦极品花都医仙易鼎御心香帅飘渺神之旅洪荒僵尸王寻秦记世间长生仙

老侍中藏书的地洞并不算大,不过挖得够深,四壁皆用青砖加固,还隐隐带着一股防虫的熏香气味。魏野一手拿着油灯,一手执着竹简,小心地沿着台阶走到地洞深处,绕过了收藏《白泽图》、《六经七纬》等专谈妖异灾厄之事的图谶、纬书的书架,朝着最后那标着甲乙丙丁等十天干序号的书架行去。

这十个大书架布置得与其他书架并不相同,只有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摆放的并非竹简,而是以青白色的素缣写就的帛书。这种织造得极为细密的青白素缣因为其良好的防水性而著称,身价名贵不逊于蜀锦,就算是禁中内宫也鲜少用它作为抄写帛书的素材。不单如此,连帛书封皮上的题签也与众不同,所用的并非魏野平常管见的浓黑色的松烟墨,而是用一种色泽纯青而微带润意的矿石研磨出的颜料代替了墨汁,也不知道里面用的是绿松石还是蓝田青玉。

执着手中竹简,按着竹简上“癸部十七卷”的题首目录,魏野很轻松地从癸字号柜上将第十七卷帛书取出来。将油灯仔细放在手边,就着那微弱的火光,可以看见帛书上的标题与分行的标线都是一色正朱,迎着火光微微反射出淡淡赤光,让整卷帛书都带着股奇异的美感。

小心地席地坐下,将帛书展开在膝上,魏野从怀里摸出一管不过一指多长的兔毫笔来。笔头的兔毛已经掉了不少,笔管却是光滑莹润异常,小胡子的书吏修长的手指在笔身上略一摸索,按着了笔管竹节处的一个木疖样的小突起。随着极细微的机括声响起,笔管上裂开一条黄豆大的细缝,隐约可以看见细缝中嵌着一块不比小指指甲盖大多少的墨晶,任谁也想不到,这支不起眼的秃笔暗藏着如此的玄机。

将笔管上嵌的墨晶贴着帛书按着顺序划动,魏野凝神细细看去,竹简和帛书上的篇名大同小异,竹简上写的是“臣襄楷谨献神书,卷一百七十,煞邪精一日三明诀,三百六十六”,而帛书上写的是“臣宫崇谨献《太平清领书》,卷一百七十,煞邪精一日三明诀,三百六十六”。

《太平清领书》就是《太平经》,据说大汉顺帝年间,琅琊方士宫崇叩阙献书,自称仙人于吉弟子,奉师命献青缣朱字之书于顺帝。其书青首朱目,故名《太平清领书》,凡一百七十卷,三百六十六篇。只是这一百七十卷《太平清领书》里,不是修仙之士的处世戒律,就是五行变化、占验国运的预言,更有大半篇幅都在讲书符咒水、召神役鬼、斩邪诛妖之类方术秘诀。

自从当年孝武皇帝刘彻广招方士求仙,结果最后养了一堆江湖骗子之后,历代汉帝对方士总是有种天生的戒心,汉顺帝也不例外。对这一百七十卷写满方术秘诀的《太平清领书》,汉顺帝全然是抱着“这绝壁是坑爹货”的心情,丢进藏书处不闻不问。只是几年前太平道兴起,又有大儒襄楷向今上献书,献的还是这一百七十卷的《太平清领书》。

老侍中姓张,名说,在士林中以善治京房易、观天象而闻名。借着职务之便,将当年顺帝丢在藏书处里落灰的宫崇版《太平清领书》带回家里研究,这是老人家一点治学

盗泉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weiyexianzong.23quan.com/2078159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