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可汗 > 第七十三章 构思

第七十三章 构思

推荐阅读: 长生仙缘:从照顾道兄妻女开始大唐驸马爷回到古代当太子清末枭雄无敌皇太子抗日之铁血军魂采红无敌六皇子明末边军一小兵穿越魔皇武尊小白杨三国之仲谋天下我在大唐有家商场大秦之铁血帝国晚唐浮生抗日之雪耻我是军阀十万份穿越后回归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3D帝国

在此之前他就肯定了杜暹攻占营州的功劳,当时的考虑不仅有东北军事权重以及防止河北胡化,还有就是给杜暹升官奠定理论基础。

不久薛崇训就下旨,让杜暹卸任南衙十六卫名誉武官衔,晋升为从二品东宫太子少保。至于薛崇训没有太子那并不重要,什么太子少保本身就是虚衔,什么也不用干的。什么也不用干也不等于毫无作用,作用就是提升杜暹的品级。他一个干着五品学士实权的官僚挂着从二品的品级,本身就是在提高内阁学士的地位。

又有开疆辟土的功劳为理由,杜暹升级也就无可厚非了;内阁学士里头有个从二品的人,到时候苏晋提出科举变法,薛崇训便能顺理成章地将苏晋也提到从二品,况且苏晋本身就有拥立之功,被升为二品也没人会非议,不然你还能说人家拥立错了?

薛崇训设计好了步骤,便开始构思新科举的框架。科举制度通过宋明的不断变化,是渐渐发展到成熟的,除了薛崇训没人能一下子凭空想出一套合理的办法来,这个事儿还得薛崇训自己去琢磨。

首先是科考的内容取决于薛崇训重视哪方面的才能,在他的想法里,礼、谋略、科技应用三方面是最有用的,前者是奠定天地君亲师常纲的基础,这是维护薛崇训自己统治的基本秩序,在他还没办法制定一套被人接受的秩序之前,是不能破坏原有基础的,而且他自问没有达到自己去削弱自己权力的境界,也无法想通已经掌握了绝对权力的人有什么动力去推行“民|主”;后者前所未有,因为古人没意识到技术的作用。

其他的如诗词歌赋等文化方面,薛崇训觉得根本不用考,在官场士林一样能发展,因为此时大家逢场交往就要用这些东西以显示品味,这是流行,难道现代应试非要考唱流行歌曲不成;至于道德品格……只要没有作奸犯科的经历,也不好辨别,薛崇训对于朝里那帮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也没觉得他们有多高尚,太高尚的人很难混到那些位置。

决定了轻重,然后薛崇训便开始尝试设计规则。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杂乱,如科目居然有五十多科,而且考试并不是脱颖而出的充分条件,虽然应试制度有很多弊端,但公平性显然比唐朝的制度好得多;薛崇训打算借鉴的制度并非唐朝和武周时期的一套,实际上晋朝建立后这些东西仍旧照着前唐的惯性在运行,他想借鉴的是明朝的三级考试,在规则上制度化和标准化……明朝制度才是封建中央集权发展最成熟的规则;至于最后一个王朝清,只能是作为少民奴役大多数汉人的成功典范,比成吉思汗还要厉害,但制度上照抄之后华夷结合,画虎不成反类犬。

正式科举三级,步入科举道路之前需要取得生员资格,有资格的生员一律称为秀才。

资格考试为三步,这三步基本照抄明朝后稍作改变。三步从由低到高的行政级别进行,晋朝延续李唐覆灭前夕的地方行政区划分州、县两级,除此之外还有“道”这个级别实际不属于行政级别,天下十五道没有制度性的衙门,只有中央委派下去起监察地方施政的御史,但

►本书作者西风紧提醒您《天可汗》将在全:本小说全网首发更新最新章节第二十八章 仙丹,域名是♂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西风紧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tiankehan.23quan.com/90368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