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成祖 > 第444章 不敢有负将士

第444章 不敢有负将士

推荐阅读: 镇国神婿江山国色小白杨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穿越魔皇武尊弹痕抗战之兵魂传说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最后一个北洋军阀凤回巢晚唐浮生曹贼媚乱天下明末不求生明末边军一小兵无敌天下千秋三国之仲谋天下这是你的江湖呢星河大帝

群臣不是不想反对,奈何无从反对。

赵官家已经铺陈了这么久,也安排了这么久,几乎到了万事俱备的程度,一口东风吹来,自然势不可挡,水到渠成。

其实说来说去,大家伙都知道一个道理,主要的大战打过了,再往后,就是出击大漠,战术情形完全不同,军制一定要改,御营兵马也一定要裁,军中必须要推陈出新,不断改革。

可问题是军中诸将手握大权,又有恢复燕云的大功傍身。

要是直接改,必定会出大事,以至于无法挽回。

真走到了那一步,恐怕就要学洪武皇帝,高举屠刀,把骄兵悍将,杀一个干净了。

其实纵观明初的四大案,还真不是老朱弑杀,空印案是为了处理前朝余孽,清理蒙元弊政。而郭桓案和胡惟庸案,则是处理文官,解决贪腐。唯独针对功臣的蓝玉案,也是在懿文太子死后,才不得不举起屠刀的。

不过这也不能说明就没有问题……事实上在立国之初,淮西勋贵就不断折腾,嚣张跋扈,彼此勾结,俨然成了一股毒瘤。

当朱标死后,已经没人能压制武人……事实上朱标也不能,他最多就是等老兵们凋零而已。

奈何到了朱允炆这里,连熬死武臣勋贵的希望都没有,除了拿起屠刀之外,洪武皇帝又能选择什么呢?

事实上赵桓的处境也比朱元璋好不了多少,他手下的骄兵悍将丝毫不比淮西勋贵差。而运行了一百多年的大宋文官集团,又远不是明初的文臣能比。

甚至赵桓毕竟是继承了祖宗遗产,不是开局一个碗,自己打江山的那种。

威望不如洪武大帝,局势比洪武还糟糕。

赵桓又能怎么办呢?

先集中全力,砍文官,从头到尾,从上到下,进行调整,逼着文官集团改变……然后借着改革淬炼出来的一口刀,转头砍在武人身上。

事实上文官为什么能压制住武人……这里面有个最基本的常识,就是文官内部的管理远比武将科学。

首先文官有科举,选官这一块,至少寒门还有不少的机会。

其次文官有考评,有御史监督,也有致仕制度,这就保持了文官内部的新陈代谢,推陈出新,不断诞生新人取代旧人,使得每一代都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

反观武将,除了真正百战余生的狠人之外,剩下的多是靠着祖宗恩荫爬上来的。

像韩世忠这种,他固然无敌天下,可他的儿子行吗?就算儿子行,孙子能行吗?

所以说在武将这个相对封闭的群体里,斗不过文官是正常的。

如果打赢了,那只能回到五代十国,回到遍地藩镇的乱世。

赵桓也是清楚这一点的,所以他弄武学,改变武人的选拔方式……看似是把武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和文官抗衡。

可问题是武人也需要付出代价……而代价就是将门体系被打破,就是一些还年富力强的骄兵悍将,必须卸去军职,解甲归田。

青史尽成灰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ongchengzu.23quan.com/2769816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