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成祖 > 第144章 带孝子

第144章 带孝子

推荐阅读: 明末不求生辛亥大军阀星河大帝凤回巢曹贼这是你的江湖呢狼群带着仓库到大明媚乱天下绝世唐门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江山国色夜色宫斗不如养条狗镇国神婿楚氏春秋重生之黄埔卧底三国之仲谋天下二道贩子的崛起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

钟相是鼎州武陵人,也不知道是年轻时候,在打渔的闲暇,发现了不知魏晋的山村,还是偶然得到了三卷天书,总而言之,年轻的钟相开始聚拢信众,传教讲法。

他讲了什么高明的大道,外人并不知道,但他确乎聚拢了一大批信众,实力蔓延了好几个州县,俨然蛰伏在洞庭湖的一头巨兽。

稍微懂点你是的都看得出来,不管是汉末的黄巾,还是几年前的方腊,都是这种路数,钟相绝对是个潜在的危险因素。

有人要问了,既然有危险,地方上怎么没人处理啊?

对不起了,还真处理不了。

钟相在洞庭湖边设立村寨,积蓄力量,背后就是八百里洞庭。要知道宋代的洞庭湖可要比后世大的多。

水深湖阔,而且周围水草茂密,架着渔船,进了湖泊深处,就算想抓都抓不到。

面对这种水寇,通常只有两种办法,其一是聚集几十万大军,建立天罗地网,步步推进,狠狠剿杀。

其二,就像张叔夜对付宋江那样,以招降为主,解决了领头之人,部下自然溃散。

只不过这两种办法在钟相这里,都不适用。

洞庭湖相对远离大宋的统治中心,南方的兵马太弱,如果从北方调兵,且不说有没有这么多人马,光是财政压力就承受不了。

加上赵佶当皇帝,有多糊涂,不消多说。

没有及时扑灭,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钟相的势力一天天做大,对于地方官吏来说,基本上也都秉持着装聋作哑的态度,把眼睛蒙起来,把耳朵堵起来,只要没有在我的任内出事,就老天保佑。

至于剿灭匪徒,不存在的!

毕竟闹大了,光是境内出了这么个巨寇,就足以要命了,更别说其他了。

就在这种上下欺瞒的状态下,钟相的势力野蛮生长,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他能影响到的百姓,已经多达几十万人。

就在数月之前,金人南下,朝廷号召勤王,钟相更是把自己的儿子钟子昂派去了开封。

他有两个目的,如果顺利勤王,能混个官做,他们钟家也能改换门庭。如果朝廷确实虚弱,有机可乘,钟相也想效仿方腊,举起义旗,皇帝宝座,凭什么你们赵家坐得,俺钟家就做不得?

就算当不成皇帝,咱当个楚王总行吧!

按理说钟相不该这么快举事,可自从二三月份以来,逃入洞庭湖水寨的百姓越来越多,到了六月份之后,甚至有些富户也跑进来了。

这些人的加入,让钟相的实力迅速膨胀。而且也让钟相产生了一个判断,赵宋皇帝果然不得人心,他的机会到来了。

而随后发生的事情,让钟相彻底坚定了判断。

原来钟相是靠着底层百姓起家,讲究彼此互助,他的做法是当地士绅豪强无法容忍的,双方矛盾尖锐,钟相手下的信众,时常和地方豪强武装发生冲突。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士绅不断跟钟相示好,比如提供一些水寨急需的盐巴,

青史尽成灰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songchengzu.23quan.com/1804922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