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7 章 心甘情愿

推荐阅读: 汴京生活日志七零海岛养娃日常赠我予白营业悖论[娱乐圈]小崽崽找上来了高危职业二师姐人设崩塌后我c位出道了[古穿今]九十年代进城记小纯风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判官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这题超纲了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职业替身不见上仙三百年听见没魔道祖师星际第一火葬场私房医生

第257章

有高校长的保证,鲁盼儿便放心地与家人游长江去了。

还是自己在世界服装设计大赛获奖时就定下的计划,如今杨瑾和两个孩子放假了,她也给自己放了一个假,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出门了。

大船从三峡出发,江水浩浩荡荡,两岸风光奇绝,鲁盼儿拿出柯达相机拍照,“真好用——幸亏没送给周华。”

杨瑾才知道她还曾经想给周华送礼,“就算没有高校长帮忙,我们的梓恒和梓嫣也一定能考上大学,为自己争取到城市户口。难也不过难上几年罢了。”

“我不过一时着急想错了嘛!”鲁盼儿有些不好意思,“真到了后勤处,看到周华虚伪的嘴脸,几次想拿出相机,却还是没拿出来。”

“其实我也想过,不如向周华低个头算了,但最后还是写了请调报告。”@记住

两人便一起笑了,“好像我们事先商量过似的……”

“爸爸妈妈,有什么好笑的事?”梓恒和梓嫣从船头过来好奇地问。

“没什么——我们正在比较这两台相机。”杨瑾不想孩子知道,便将自己的老相机举起来,“这个相机拍照虽然麻烦,但效果却会比柯达相机好,毕竟自动调节光圈和焦距的准确性还

差一些……”

鲁盼儿却不服气,“我觉得柯达相机质量好,毕竟是最新型号的。”

“那就比比吧。”

正好船行至瞿塘峡,因这里地势险峻,形如门户,又称夔门,对面山岩上便有“夔门天下雄”的字样,梓嫣便指了过去,“你们一起拍这里,回家洗出照片就能比较出来了。”

两台相机一起对准夔门,“咔嚓”、“咔嚓”连响了几声。

梓嫣在一旁打开画夹,拿出铅笔,刷刷几笔,一幅素描跃然纸上,“回去我将这里风光画出来,再与你们的照片比一比。”

“有我们家的小画家,我们的照片恐怕要黯然失色了呀。”

一家人从三峡顺流而下,欣赏壮丽江山,又沿途品尝美食,一直到了上海。

距离上海度蜜月已经过了十几年,鲁盼儿站在街头,“这里的变化太大了,我都要认不出了!”

@记住

“我们也变了不少呀。”杨瑾笑着,这些年他与妻子一起走过青葱岁月,现在带着两个十几岁的孩子重游故地了。

鲁盼儿歪着头看看他,“我突然发现,你的气质更好了。”三十多岁的男人,正是岁月最厚爱的,他那卓然的风度,自己竟怎么也看不够呢。

“你是想表扬自己更美丽更有魅力了,不好意思直说,先拿我做个引子?”杨瑾哈哈笑了。

“咔嚓”一声,梓恒给俩人照了一张相,“爸爸妈妈合影特别好看。”

被儿子表扬了,鲁盼儿竟有些害羞,忽然想起,“我们应该到上海火车站前合一张影,就像家里那张照片一样。”

那张照片一直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梓恒和梓嫣从小就看着的,闻言十分雀跃,“真是好主意,我们过去吧。”

上海火车站前依旧有拍照的摊子,只是过去的黑白照片换成了彩色的。杨瑾选了一个,“这张背景完全一样。”

拍照的师傅照了相,留下地址,又好奇地问:“你们是一家四兄妹?”

一路上好多人这样问了。

鲁盼儿自然又高兴又骄傲,一手揽了一个,“这是我的儿子和女儿。”

他们结婚早,现在年纪果然都不大,杨瑾三十七岁,鲁盼儿三十三。两个孩子眼见着长大了,梓恒已经十四了,梓嫣也就要过十二岁生日,个子都快赶上父母了。

这一次出门,家里买了四件素白的T恤衫,梓嫣在上面画了自家的紫藤花和秋千,又用黑色的笔排了序号:1号是爸爸,2号是妈妈,3号是哥哥,4号是妹妹。一家人相貌都好,再穿上一样的衣服,走到哪里都受到注目,也让他们更加自豪。

从上海飞回北京,杨瑾再到学校时就带回了梓恒和梓嫣的户口迁入证明,“周华给我送来的,又说说你当时只要求给两个孩子办——是这样的吗?”

“我可没说过只给两个孩子办户口,高校长也没有那样说,只是我去找他的时候重点提了孩子们上学的事情。”鲁盼儿一笑,“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与过去一样,总能想出办法钻空子,故意漏下我的户口。”

杨瑾岂能不知,“我去找高校长,把你的户口一起迁进来。”

“不必了。”虽然北京户口在许多人眼里非常重要,但鲁盼儿并不在意,“我又不用升学,户口就留在老家吧,那边还有宅基地和几十亩田呢。”出身农村的她,一直对田地有很深的感情。

杨瑾也笑了,“他一定自以为得计,又坑了我们一回。”

“就让他那样以为吧,我们哪里有空儿理他。”鲁盼儿便与杨瑾商量,“你这边有课题要做,我回老家去把孩子们的户口迁来。”

杨瑾果然走不开,可他知道鲁盼儿也忙,“不如我们请郑峰帮忙迁户口,再邮寄回来?”

“也好,能省不少时间——我先去给小春婶儿打个电话。”东平安堡村已经安了电话,现在有什么事方便多了。

户口的事情才安排好,蔡颖却找来了,“我想请几天假,回东平安堡村给小豆儿迁户口。”她也拿到了户口迁入证明。

“迁户口不必回去的,我们已经托了小春婶儿和郑峰帮忙,再把小豆儿的加上就行了。”@记住

蔡颖迟疑了一下,“我还是想回去一趟,亲自向九爷、小春婶儿道声谢;再看看大壮。”

这么多年,蔡颖一次也没有回去,与自己对老家满满的思念不同,她的心情应该是非常复杂的,毕竟那里带给她的不全是幸福和快乐。

不过,她心里从没忘记大壮,那个从小就从她怀里被抱着离开的儿子。

每每鲁盼儿给儿子买什么,蔡颖也会悄悄买上一份差不多的邮到村里,条件好了之后,她还曾经打算将儿子接到身边,毕竟北京的环境更好些。

但是吴家没有同意。

鲁盼儿理解地点点头,“回去一次也好。”

蔡颖带着小豆儿一起回去的,几天后回来了,将几个孩子的户口迁到北京,顺便给鲁盼儿带来不少村里的土物儿,又讲了许多村里的事,“九爷、九奶奶年纪虽然大了,可身体还挺硬实;小春婶儿每天忙忙碌碌的精力特别旺盛;万彩凤一病没了,大龙才找到媳妇;春妮儿又生了,还是女儿,陈婶儿悄悄对我说,老天不公平呢,春妮儿这么好的媳妇,怎么只生了两个姑娘,倒是万红英那样的坏婆娘,一下子就生了个儿子——我就劝她,春妮儿是有福气的人,女儿其实更贴心,就像小豆儿,特别知道心疼我……”

说了半晌,就是没提大壮。

鲁盼儿回村里次数多,见过几回大壮。吴寿山夫妻俩儿重男轻女,把大孙子当成宝儿,自然用心培养,孩子学习成绩还不错,在乡中学也是名列前茅。但是,大壮毕竟跟着吴家人长大,心思便有些像那边的人,自私得很。听说同学们有不会的题问他,他都不肯教。

蔡颖回去了,自然就会发现了。

实情果然如此。蔡颖心里很不是滋味,又过了几天,实在闷不住才与鲁盼儿说了,“大壮才生下来就被他奶奶抱过去了,我只喂了几个月的奶,几乎没带过,跟我一点儿也不亲。”

“好在你有小豆儿,”鲁盼儿劝道:“小豆儿从小就特别懂事,我还没见过比她再贴心的女儿呢。”梓嫣也是好女儿,但与跟着妈妈吃了无数苦的小豆儿又不一样。

“其实我也没指望大壮对我有多好,毕竟我没带过他。”蔡颖摇摇头,“我本来不好意思说的,他得知我是给小豆儿办户口的,就要求也把户口迁到北京。可是知青子女落户只有一个名额,我不可能把两个孩子都办过来。怎么讲道理,他都不高兴,又找各种理由跟我要钱要东西,我把身上带的两千元钱给了他,可他还是想办法把最后的几百元也骗走了。最后我身无分文,和小豆儿回来的的火车票还是向小春婶儿借钱买的。”

蔡颖早不是当年懦弱、没主意的人了,她管着几百人的工厂,每天大事小情不断,岂能没有头脑和手段?但是面对从小就被抱走的儿子,她却被骗了。

“其实,你不是被骗的,他骗不了你,你是心甘情愿给他的。”

“给就给吧,虽然村里越来越富了,可比起北京还差些。”蔡颖心里也明白,“小豆儿跟在我身边,言谈举止一看就是城里人,这一次户口落在北京,就是真正的北京人了,而他被留在农村,可能心里不太平衡,才会暗自怨恨我吧。”

“当时的情形并不是你能选择的呀。”就算蔡颖想带着大壮回北京,吴家也不会同意。

“我告诉大壮了,可他根本听不进。”蔡颖叹了一声气,“算了,两千多元钱也不多,这些年我只给他邮过东西,没给过钱,也算是补偿吧。”

说罢又告诉鲁盼儿,“三个孩子的户口迁到北京,但是当年他们分的地三十年不变,所以还是他们的,小春婶儿特别说了,以后她还会继续给我们邮口粮。”

眼下粮票的用处已经不大,估计没多久也会像布票、油票等好多票证一样彻底取消。鲁盼儿便笑,“我还是愿意吃村里种的米,味道特别好呢。”

“我也一样,所以这一次与小春婶儿说好了,还要麻烦她每年继续给我们娘俩儿邮些大米、杂粮……”

两人正聊着,陈建国来了,见了她们便笑:“几个孩子户口都迁到北京了,真是好事儿呀。”

“你的消息还真灵通!”鲁盼儿便说。

蔡颖笑了,“建国给家里安了电话呢,是村里第一份——先前村委会的那台不一样,是私人电话。”

“我还买了一台BP机,”陈建国说着从腰间拿下一个黑色的小方盒,还没有半个巴掌大,一面别着卡扣,正好卡在腰带上,一面正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屏幕,上下几个按键,“有什么事可方便了,不像电话只能固定放在一处。”!

本文网址:http://qishiniandaizhinongmenchangnyu.23quan.com/3116239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