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清客 > 第一卷少年击剑更吹箫 第一百二十章 底蕴

第一卷少年击剑更吹箫 第一百二十章 底蕴

推荐阅读: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重生之北洋新军阀武动江湖北方之王无敌六皇子大雄的爱情故事转辛亥大军阀蝉动大时代里的小军阀红楼春大唐春世家女末世之三妻四妾步步生莲明朝败家子明朝那些事儿吕布的人生模拟器重生之抗日风云北国谍影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

让曾渔略感意外的是,严氏族学已经有女学生,而且还不止一个,其中一个是严世芳的女儿,今年十岁,名叫严宛儿,另一个同样是本族的少女,十二岁,名叫严月香,严月香与婴姿同龄,但比之亭亭玉立的婴姿明显瘦小了许多;在族学读书的严氏子弟除了严绍庆和严绍庭兄弟外,另外还有九人,年龄最大的十七岁,最小的九岁,都由严世芳教导,曾渔心道:“伯父是当朝首辅,侄儿依然是村塾蒙师,上下五百年罕见。”

初八日上午辰时三刻,男女十一名学生俱已到齐,严世芳教学很严厉,这些学生首先要大声朗读昨日教过的书,要读五遍,会背诵的就教新书,不会背诵的读到会背为止,然后休息一刻时,到了巳时正式开始教授新课——

这些学生大大小小,读书的进度也不一,那两个女学生和其他四个十二岁以下的严氏子弟才读到《四书》,严绍庆、严绍庭几个已经在读《小学》,那个九岁的最小的学生还在念《千字文》,开读时人声鼎沸,你读你的书,我读我的书,仔细听,混乱中有整齐——

曾渔当然不跟着这些学生读书,他自取了一册《:八大家文集》在看,真有点大学毕业重回初中课堂的味道,严世芳走过来低声道:“曾生若觉得吵闹,可回房看书。”

回房也只一墙之隔,根本阻不住这沸沸盈耳的读书声,曾渔道:“不要紧,晚生不怕吵,方塘先生尽管教书便是。”

严世芳先让严绍庆几个岁数大点的子弟临法帖,临的是严嵩手书的《千字文》,严嵩的书法在嘉靖朝名气很大,更是本族子弟的楷模——

严绍庆等人临帖之时,严世芳教其他子弟读《论语》,教了两节后让这些子弟临帖写大字,然后教严绍庆几人《小学》,《小学》就是关于文字、音韵、训丨诂的学问,曾渔也凝神倾听,当初在东岩书院夏两峰先生也教过音韵学,但小学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以穷其一生去研究,但如今很多求功名的士子只读八股,其余一概不知,象严世芳这样肯这么全面教学的塾师少有,可见严氏家学是颇有底蕴的——

严世芳教了两刻时《小学》,再教《周易》“系辞”,这时,有沉重的脚步声从毓庆堂边的通道过来了,学堂上的学生一齐转头朝那边看,只见大白馒头一般的严世蕃走了过来,看着正在学习的严氏子弟,笑道:“甚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严世芳道:“大弟,我有话与你说。”

严世芳答应一声,对曾渔道:“曾生,你来教这段系辞,你的本经是《周易》,可以胜任。”说罢便随严世蕃去毓庆堂。

曾渔起身坐到严世芳的圈椅上,便开始教系辞传下篇,念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曾渔念完一段,开始逐字逐句解释,然后统一讲解这一段的义理,最后由严绍庆几个针对系辞这一段问难,这几个严氏子弟起先对年

贼道三痴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qingke37.23quan.com/1430413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