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513章 陶瓷新篇

第513章 陶瓷新篇

推荐阅读: 绝世唐门明扬天下神话三国明朝败家子宫斗不如养条狗回到明朝当暴君楚氏春秋抗战虎贲明朝那些事儿弹痕小白杨法师奥义剑动九天无敌六皇子曹贼抗日之铁血军魂爆宠狂妻:神医五小姐重生之黄埔卧底玄天邪尊抗日之少年战将

:“此乃朝廷新制?”

此人乃原太仆少卿安伸,亦是本地乡绅的头面人物。

“我山东行政委员会自成体系,不受朝廷管束。”

徐应元坦然相告。

寨中众人齐齐傻眼,发觉事情似乎并不简单。

那位“毕兄”惊惶开口。

“徐兄,你已……你已投靠……”

他想说,徐应元是不是投靠了东江叛军,否则的话,为何会不将朝廷放在眼中?

徐应元旁边的人做了回复。

“我山东行政委员会乃众多志同道合者为求天下一新,自立新规。朝廷也罢,东江贼也罢,俱是我们的敌人。”

反旗鲜明,锋芒毕露。

联想到山下的鼎盛军威,寨中众人都感觉到了凛凛杀气。

有一人却不惧,出声喝问。

“尔等此来,欲迫吾从贼乎?”

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毕兄的叔父,前吴桥县令毕自寅。

是的,就是亲眼目睹了东江镇发动吴桥兵变的那位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堂弟。

而那位“毕兄”就是在辽东巡抚任上不堪乱兵羞辱,悍然自尽的毕自肃的儿子毕长庚。

毕自寅如此粗暴,其实也是情有可原。

京师传来消息,毕自严因为包庇青浦知县郑友元,被崇祯给罢官了。

毕家要是从贼,岂不是连累了尚在京师的毕自严?

其余人等却瑟瑟发抖,就怕山下的大军一怒之下攻打上来,届时他们这些人可就死亡葬身之地了。

不料徐应元却没有任何发怒的迹象。

“哈哈哈,如何与朝廷勾连,我行政委员会自有章程,便不劳各位前辈奔走牵累了。”

其中内核就是:你们算什么东西,这等大事也轮得到你们置喙?

没听明白的,全都松了一口气。

听明白的,怒火中烧,却无可奈何。

徐应元这话不好听,但实在。同时更将他们摘了出来,让他们不用担心被朝廷治罪。

毕长庚和徐应元有旧,忙转圜气氛。

“不知徐兄此来,有何见教?”

徐应元直奔主题。

“敝人这次过来,只为一事。”

他环视着淄川最有影响力的这些人,道:“我淄川自古以来,便为陶瓷圣地。此等产业,利国利民。因此我行政委员会立志要将其发扬光大,特派敝人前来,商讨事宜。”

淄川众人听明白了。

这什么“行政委员会”的反贼是奔着本地的陶瓷业来的。

淄川的陶瓷业源远流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虽不如景德镇名气大,然产量其实一直居高不下。大明海外贸易的瓷器当中,相当的一部分都是产自淄川。

这么重要的产业,行政委员会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如今淄川已经握在手里,整理陶瓷业也就顺理成章了。

淄川众人却误会了。

他们以为徐应元是来抢劫的。

“制瓷乃我淄川百姓赖以活口之源,尔等意欲抢夺,便将我等尽数杀了吧。”

一时间,整个寨子的人全都同仇敌忾,竟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

这一幕,弄的徐应元和旁边那人满头黑线。

那人不得不站出来。

“各位,敝人王与胤,受行政委员会任命,从即日起,恭为淄川县县长。我想各位有所误解,尚需从长计议。”

王与胤便是王象晋的二子,本来在云南为官。因此官场倾轧被治罪罢官,干脆便回来了。

得知老父亲做了反贼,王与胤别无选择,也只好加入进来。

到了行政学院学习半年,各门功课俱都优异,没有不启用的道理。

恰好这边接收淄川,他便被派遣了过来。

第一个任务,便是配合徐应元统合淄川的陶瓷业。!

✭本书作者鹤城风月提醒您《明左》将在全,本小说全网首发更新最新章节第1795章 奥斯曼投降,域名是♂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mingzuo.23quan.com/4297494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