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扬天下 > 第593章 南北之忧

第593章 南北之忧

推荐阅读: 三国之暴君颜良明朝好丈夫奸相:从皇后寝宫开始重生之黄埔卧底晚唐浮生采红明扬天下寒门巨子欢喜债楚氏春秋明朝那些事儿新纪元1912千秋明末边军一小兵沉香如屑抗战虎贲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大明第一狂士抗日之雪耻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

院,臣以为当慎之又慎,东林书院之事,秦王忘了吗?”

秦牧策马行于废墟之间,右边是红娘子近身护卫,左边是司马安随行,夕阳虽然已经西斜,但余威尤在,热气逼人;

秦牧停马于一株古柳之下,望着荒芜的原野说道:“司马先生说的,本王自然不会忘记,只是这几十年来,北地灾荒连年,战乱不休,教化之事严重滞后,人才的断层,将会给大秦带来严重的南北失衡;尤其是江南文风,偏于娇软,若朝中尽是南方官员,大秦来日堪优啊。”

“秦王所虑深远,但臣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重兴书院并不见得是良策。”

“本王读史,宋金之时,北地久陷胡虏,元初一统天下后,同样是南北文化严重失衡,于是颁布诏令曰: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

通过此举,创建书院296所,大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很快缩短了南北文化的差距。正所谓前车可鉴,我大秦现在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在北地多建书院,未尝不是治本之道。”

秦牧提到元代的书院,司马安一时没有反驳,因为元代的书院与唐宋明不同,元代书院虽然也是私人书院,受官方控制甚严,无书院争鸣辩论的讲学特色。

如果秦牧要推行的,这元代那种严格管制的书院,倒是勉强可行的,毕竟朝廷财力有限,官学所能容纳的生员也有限;

如果在北地大力发展私人书院,对官学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从而尽快缩短南北文化的差距,让带有北地雄风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补充进大秦朝廷,避免大秦整体渐趋于媚软。

现在的大秦朝堂,文武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文官几乎青一色是南方人。而武将则相反,象蒙轲、宁远、崔锋、霍胜、凌战、李过、高一功、李定国、刘猛、苏谨、李九等等,都是北方人。只有马永贞等少数大将是南方人,而且还是出身民风比较剽悍的赣南。

现在是战争时期,武将的地位很高,大体上可以与文官抗衡,但随着天下逐步平定,文官必然会掌握更多话语权,因此这种文武抗衡的局面不可能长久维持,要从根本解决南北失衡的问题,最终还得从北方多引进治世之才方可。

常言道,打天下易,治天下难,现在对秦牧来说,是应该把治世的问题放到首位来了,秦牧深知人才的培养绝非三两年的事,但大秦高官尽是南方人的格局必须尽快改变。

他与司马安在柳荫下讨论了许久,决定从下一届科举开始,要象明初一样,暂分南北两榜,以便尽可能多的吸纳一些北方的人才。

可以说,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事,但愿有明朝前例在,颁布科举分南北南榜时,能少受些阻力吧。

回城之后,红娘子一直温言细语,特别温柔;

待到夜里上床休息时,她更是主动缠上来,含箫弄笛,然后婉转奉迎,让他尽情驰骋,结果这一夜秦牧大发神威,前后二次将她送上云端,弄得她浑身瘫软如泥;

云收雨歇之后,红

⊙本书作者何昊远提醒您《明扬天下》将在全本小~说全网首发更新最新章节第0321章 皇帝毛了,域名是♂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何昊远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mingyangtianxia18.23quan.com/1230676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