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民国投机者 >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九节 中央入川(二)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九节 中央入川(二)

推荐阅读: 每次都是非人类步步生莲朝为田舍郎明朝那些事儿小白杨红楼春本王在此锦衣笑傲行抗日之特战兵王晚唐浮生小阁老我是军阀明朝伪君子大雄的爱情故事转中华大帝国武炼巅峰无敌六皇子穿越清末当土匪大唐春大秦工程兵

杨永泰就任重庆市长已经两个多月了,没到重庆之前,他对报上的吹捧有些嗤之以鼻,可这两个月下来他才真正知道报上的介绍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两个月时间他就参加六家工厂的开工,十四家工厂的奠基仪式,重庆到处都在招工,有点文化的被哥哥招工点抢着要,各个码头的繁忙快赶上上海了,是去内几条大型道路改造已经完成。杨永泰清楚的记得贺国光在移交政务时那个遗憾的神态,也记得贺国光告诉他的话,在重庆干一年比得上在其他地方干五年,痛快!

在繁忙的建设下面,重庆对社会的控制是国内各地最严的,重庆本地新闻界基本被一网打尽,几乎所有报社被控制在重庆宣传部手中,民间报社除了梅悠兰的《渝州晚报》外,还剩下一两家在苟延残喘,每天的发行量不超过一千份;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重庆绝对没有军人或者警察攻击报社的事情,但没有记者或者报社敢“胡乱报道”,因为他们全部持有宣传部发的记者证,一旦出现“错误报道”,受到的处罚将是严厉的,吊销记者证是最轻的,重的是罚款,数额足以让报社破产的罚款。除了本地新闻外,外地的报纸很难进入重庆,重庆停止邮寄几乎所有外地报纸,除了《中央日报》等少数几家国民党报刊外,连《申报》《大公报》这样的报纸都不准进入重庆。

新闻界的控制值是控制的一个方面,在社会结构上,重庆政府的触角伸进社会的最基层单元,街道设有街道办事处,村设有村委会。工厂设有工会、国民党委、三青团委;学校从小学就开设政治课讲授《三民主义基础》、《总理文选》、《爱国主义》、《总裁言集》等。

除了这些机构,每个重庆市民还必须领有身份证,无论工作还是住宿都必须有身份证,外地来重庆地,超过一个月就必须办理临时身份证,这个证件是你在重庆工作办事住宿必须有的证件。

除了这些外,重庆与其他地方的区别还有,基本看不到税丁,杨永泰这两月走了江北县、北碚县两个县。沿途没看到一个收税的税卡,田里根本看不到一个儿童,所有适龄儿童全部上学去了。杨永泰还记得他在路上问一个卖菜的农民,农民告诉他不去不行,不去老汉(即父亲)得去坐牢,再说让娃娃读点书是好事,他的三个娃娃全部进学校读书去了。

大致了解了重庆以后,杨永泰也明白了为什么在重庆推广新生活运动这么顺利,有如此严密的控制。想不顺利都不行。

不过杨永泰没想明白的是,庄继华是如何保证执行效率的,国民政府在江西、福建推行保甲制度。老百姓地抵触情绪很大,甚至不得不动用军队保证保甲制度的推行,勉强建立起来,可行政效率奇低,一天能办完的事,甚至有些地方要拖上十天半个月,好点的也需要三四天。

“其实这没什么不好解释的,”庄继华在去成都的路上给他解释道:“保甲制度和重庆推行的制度建立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保甲制度是从上到下建立地。】.我们是从下往上建立的;其次老百姓的感受不一样,保甲制度首先损害老百姓地利益,

有时糊涂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minguotoujizhe.23quan.com/82197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