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

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

推荐阅读: 乌合之众千秋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晚唐浮生大唐纨绔公子步步生莲神雕后传明朝伪君子大清第一太子红楼春大雄的爱情故事转超级家丁小阁老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朝为田舍郎此心无垠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穿越魔皇武尊北雄小白杨

绢,空气不大流通,方以仁觉得胸口都有些沉闷了起来。

“南洋的战事怎么样了?”

皇帝靠在御床上,手握一杆残箭,对着眼前的巨幅地图指指点点。

他已有七十多岁了,相貌却日渐和不曾有过血缘关系的太祖太宗越来越像。

方以仁甚至错以为,自己回到了五十年前,重新见到了太宗皇帝的御容。

皇长孙回答道:“皇爷爷,南洋战事又告捷了。呆迷儿国围攻昭南府失利以后,又在印度洋上被王师海军捕捉到了主力,一场激战以后被王师俘获了一百多条战船。”

皇长孙没有将所有战况都告诉李来亨,他没有说南洋各州府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重大损失,也没有说大顺远征军一万五千骑兵在阿富汗山地里全军覆没的事情,更没有说顺军在锡兰的据点被明军全部拔除的事情。

只是专门挑选了顺军打赢的几场大捷,大长公主也在一旁渲染了这几次大战的胜利是如何宏伟,好像漫长的南方战争终于快要结束了。

李来亨听了这些话,自顾自摇了摇头:“待朕死后,就停战罢——再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天不绝明,使其在海外又立一国,朕何苦绝人社稷呢?”

李来亨又让众人将方以仁带到御床前,他紧握住方以仁的手,两个人说了一阵话,但其他人都听得不大清楚。

后世关于世祖最后和方太师究竟说了什么话,有很多猜测。

但因为方以仁在这以后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也跟着离开了人世,所以这个问题终归成为了顺朝历史上的不解之谜。

皇长孙最后又上来询问,大顺的国政还有哪些需要改革的要点?

他那些势力强大的叔叔们,又该要怎么处理?

“皇爷爷,皇爷爷一生最佩服的人是谁?”

李来亨想了想,回答说:“朕这一生,遇到的最厉害的人物只有一个人,他叫皇太极,是满洲人以前的一个汗王。”

皇长孙很疑惑:“不过是满洲一部的汗王而已,如此人物,在王师席卷天下时,系颈俯首的何至于千百个?皇爷爷为何佩服他?”

“哈哈,不是,朕并不佩服皇太极。他的确是朕那个时代最高明的人物,但朕最佩服的人只有太祖爷。”

太祖李自成,在顺朝历史上有开创之功,但很多人并不认为他的历史地位会在天法皇帝之上。

李来亨只是喃喃地说:“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方天下鼎沸之时,唯有太祖顺天应人,起仁义之兵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前不负忠孝,后无亏仁义,于百姓无愧,于天下有功,朕不佩服太祖,又能佩服谁呢?”

天法皇帝的眼神突然又变得明亮了起来,好像充满了睿智的洞察力。

他叫来皇长孙和大长公主,说:“朕德薄,不比太祖宽仁,润石,今后不要效仿朕,要效仿太祖。”

皇长孙又问及大顺的立国之本是什么。

李来亨的脑海中迅速飞过了各种各样的画面,包括他在随州是怎么分裂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他在北上时又是如何在楚地保存实力,还有后来是如何解决田见秀和李双喜的事情。

最后李来亨告诉他的孙子:

“太祖起仁义之兵,救民水火。太祖、太宗与朕,三代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方才有今日事业。

仁义二字,即大顺立国之本。朕至晚年,穷兵黩武,一意播皇威于四海,切勿效仿。朕去以后,汝当修文德,与民更始休息,这才能开大顺万世国基。”

只有一旁的方以仁,知道李来亨这一生的底细,但他什么话也没有什么,只是站在一旁微笑着。

最后方以仁也对皇长孙说:“陛下顺天应人,以布衣之身辅佐太祖太宗,以至于有今日天下。此李氏有德,天命于此,后世子孙承其福泽,必有成就,无须忧虑了。”

皇长孙好像没听进去这些话,他走到床前,还想再问问李来亨有没有治国理政的方略可说,但李来亨这次却毫无反应了。

众人对视一眼,赶紧让太医上前。

“陛下……陛下,驾崩了。”

天法五十年,顺世祖李来亨去世,葬于天保府延安帝陵。

世祖以后,大顺又经十一帝共二百一十年,爆发第一次共和革命;后中宗复辟,恢复皇室,又经历五帝共六十三年,爆发第二次共和革命,共和国遂至于今。!

☑宇文郡主提醒:《明末不求生》最新章节新书发布将第一时间在♂全本?小说更新,记住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mingmobuqiusheng.23quan.com/2644565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