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

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

推荐阅读: 武动江湖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封侯北国谍影武极天下步步生莲大唐春小阁老中华大帝国北方之王神雕后传蝉动老婆请安分超级家丁大唐纨绔公子辛亥大军阀千秋我是军阀武炼巅峰红楼春

而,在这个让人大赚特赚的好机会面前,却出现了一个矛盾——物资运输量出现了惊人的剧增,但京杭大运河的运量有限的,而且还要有限保证官府物流运输。要运送的东西成倍增加,路就这一条,还这么窄。

瓶颈问题出现了。

怎么解决呢?很简单,也容易——再开辟一条路呗。

于是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帮,和他们运用频率最高的一条商路,出现了。

这就是山西晋商的茶马道。

“南茶北马”在明朝隆庆万历之前,其实就有了,但是规模有限,声势还不大。随着“俺达封贡、经略辽东”的实现,这条路迅速繁荣起来。

由此导致,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汉口,成了另一条重要性仅此于大运河的南北大路,中继点、货物集散地、批发零售中心。

从南方福建来的茶,一直走水路,到了汉口,就要准备舍舟上路,改走旱路了;从北方南下的牲畜与各种畜牧业产品、山货土特产,以大宗批发形式到了汉口,就不在继续南下,而是在这里改大批发为小批发或零售。这样一样,汉口就成了东西方向(长江水运)、南北方向(河南旱路转鄱阳湖水运)这个大十字架物流渠道的中心。同时,又是商品的集散经销中心、转运中心。

所以到明末的时候,地理学家刘献廷在他的著作《广阳杂记》中,曾提到天下的繁华景象,总结有“四聚之地”——北京师、南佛山、西汉口、东苏州。

而湖广是世祖李来亨的龙兴之地,汉口是楚闯早期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地位更胜于随州、襄阳。

世祖朝后,汉口城市得到朝廷的政策倾斜,商埠通衢要地的优势地位,又一次次大大加强了。

明朝的俺达互市,仅限于漠南蒙古土默特、鄂尔多斯、喀喇沁等少数部族。

到了大顺,随着大顺军对漠南、漠北、漠西蒙古的全面征服,把整个西域、蒙古,甚至一部分中亚河中地区都纳入版图,北方草原市场对茶叶等南货的需求量继续剧增。

而且这个时候在北方还出现了一个新邻居,那就是在贝加尔湖以西和大顺已经直接接壤的俄罗斯帝国。

俄国人喝茶的嗜好,一点不比中国人差。他们和蒙古人相同,也是喝发酵的红茶、紧压茶。所以大顺和俄国签署了贸易条约,建立了一系列边境贸易城镇,开辟俄国市场。

只要内陆贸易存在,汉口作为大顺内地运河、长江、汉水的一个交汇点,它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就不会削弱。

三镇在世祖朝中期合并为武汉府,经济政治的地位就又上升了。

虽然湖北士人一直谋求推动武汉建京,使其成为东京开封、兴京长安、北京北平以外又一个陪都。

但这可是延安、金陵、上海、苏州、广州、江户和昭南,都没有谋求到的地位。

武汉最终没能设京,也不足为怪,但它作为顺朝内陆交通网的一大中心,经济繁荣,规模是不下于开封的。

所以在当时,也就是世祖朝,大顺的一线城市应该说是“东金北汉”,兴京长安都要稍逊一筹的。!

✻喜欢看宇文郡主写的《明末不求生》吗?那就记住♂全*本小说的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mingmobuqiusheng.23quan.com/2644565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