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

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

推荐阅读: 抗战之兵魂传说林羽江颜千秋我的明末生涯曹贼抗日之雪耻欢喜债带着仓库到大明超级学生庄主有毒之神医仙妻宫斗不如养条狗武极天下无敌六皇子明朝败家子红楼春妇科长采红绝世唐门小白杨小阁老

来的密信。聊城大捷以后,北方战局正在发生连锁性变化,范文程在密信中急切要求使团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尽快唆使南明朝廷出兵,起码要牵制住一部分顺军兵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南使团的口风马上放宽,又向弘光君臣提出了一个难以拒绝、充满诱惑性的条件:

清廷将在今年之内,将同治皇帝朱慈烺以及其他崇祯皇子、北方宗藩,全部放还江南。

朱由崧论宗法地位,远不如崇祯的皇太子朱慈烺来得正统。所以在北京的同治皇帝一直是江南朝廷头上最沉重的阴影,现在清廷不仅答应放还同治帝,甚至还提出其他崇祯皇子以及失陷在北方的宗室亲王,可以一概放回江南。

这就可以彻底打消朱由崧内心的隐忧,大大巩固弘光朝廷的正统地位,在内部也可以借此压制拥唐派和拥潞派的势力。

于是在南使团的多管齐下之下,江南终于上钩,弘光君臣已经原则性上同意了出兵北伐,接引东师的战略计划。

只是在细节方面,熟知大顺军战斗力的高谦依旧非常不自信。他非常担忧万一北方战局并没有清廷南使团说得那样乐观,一旦三镇军阀在北伐过程中兵力受损,那么弘光朝廷就很可能会被保存了实力的拥唐派、拥潞派联手推翻。

为此,马士英又提出了由福王、唐王、潞王,三个派系势力联手出兵,北伐恢复中原的计划。

因为弘光君臣率先提出北伐,可以占据政治道义上的高地。马士英也不担心拥唐派、拥潞派反对,即便这两派地方势力为了保存实力坚决不愿意出兵,马士英也可以以此为借口对拥唐派和拥潞派采取压制打击和分化瓦解的手段。

拥唐派大部分都是北方人,刘泽清还是北伐的主要战场山东本地人,以北伐大义为借口,正好可以利用拥唐派的力量。

拥潞派就麻烦了很多,浙江巡抚黄鸣俊是一个文臣,但他和江南地方势力及东林党关系密切,与朱大典一样都掌握了浙江本地的团练武装,是马士英的政敌之一。福建郑家同样是守户之犬,轻易不会离开福建。

想要动员拥潞派参加北伐,就很困难了。可是如果拥潞派不出兵,那么三镇军阀和拥唐派也绝对不会行动。

那么大家一直这样僵持下去,再过一个月时间,始终无法给三镇军阀发出饷银的马士英,可就得考虑考虑自己的首辅地位是否还能保持住了。

马士英因此想方设法,一定要三镇军阀、拥唐派、拥潞派同时出兵,江南朝廷才能决议北伐。在这样的扯皮之下,虽然弘光君臣都已经一致赞同了北伐的意见,但是出兵的日期却越拖越远。

对清廷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噩耗。再这样拖下去,都要拖到北方打完仗了!

夹河之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南明再不出兵,估计他们将来也就再没有出兵的机会。此时刚刚从福建赶回南京的郑森,对此倒是有着清醒的认识。

但郑森认为,此时南明出兵北伐,不啻是为虏张目,即便取得河南之地,将来也只会和端平入洛的南宋一样,落得一个自取其辱的结果。

郑森的意见是,江南当然应该组织大军北伐,但是北伐之师抵达徐州附近以后,应该依靠南明军队的军力作为筹码,同时和顺、清展开谈判。

那个时候南明的北伐军就会成为顺清决战战场上的最关键因素,将同时得到双方的极力争取。

郑森认为,欲保江南,必力争上游。所以他希望的是“联寇平虏”,江南北伐军抵达徐州以后,通过协助顺军击退清军,换取“闯孽余部”将武昌、九江、岳阳还给大明。

郑森的主意同样没有什么实际的操作性,但他的出发点就比弘光君臣好得多,而且也切中华夷大防的要害,能够比较多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支持。

就连郑森那已经在温柔乡中沉溺多年的父亲郑芝龙,都觉得儿子说得主意不错。毕竟弘光朝廷只占有长江下游一隅之地,如果能够通过和闯贼结盟,实现“借荆州”的目的,就可以巩固长江防线。

那样最差的结果,也可以再有百余年的南朝之世吧!!

☽喜欢看宇文郡主写的《明末不求生》吗?那就记住♂全本小+说的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mingmobuqiusheng.23quan.com/2644547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