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

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

推荐阅读: 十万份穿越后回归英雄信条风流皇太子无敌六皇子曹贼拳皇之路3D帝国三国之仲谋天下法师奥义这是你的江湖呢平安传我在大唐有家商场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女皇纪事小白杨大唐驸马爷我的大小坏老公重生之风流天下行弹痕幕后

举起大刀,声言要将顺军使者直接斩杀。多尔衮却眉头一动,决定先见一见使者。

使者是李来亨从身边临时挑选的一名文士杜崇礼,他单骑进入清军军营里面,早已浑身僵直,不要说说话了,就连下马都是被好几个八旗兵硬扯下来的。

不过当他得知多尔衮要亲自接见自己的时候,杜崇礼立即想到了出发前李来亨说的话:

“此大事也,成则万户侯之功。”

心下一凛,居然奇迹般地产生一股勇气,啪的一声,振袖直往多尔衮面前,慨然交上信件说:

“晋王新得山东战报,闻贵军与我军交战三场,累战不胜,折兵二千人,今已敛兵退守德州,不再南下进攻山东。

我王闻之,以为此必为九王大患,特遣使来告,以免九王猝不及防,遭致褚英、阿敏之祸。”

这条消息让睿党诸将均大感吃惊,他们出大同远征延绥,一时之间也不清楚山东方面豪格具体的交战情况,对于顺军送来的军情半信半疑,不能确信。

可如果事实确实和顺军使者说的一样,那么看来豪格并没有真正发力攻打山东,而是在保存实力,屯守德州一带坐观成败。难道豪格要等的就是多尔衮西路军在陕西因为激战兵力受损以后,他再以保存了实力的全师返回北京夺取中枢大权吗!

只是多尔衮和豪格相处多年,极其了解豪格的为人。他不相信以豪格的蛮勇,会有这等头脑。

杜崇礼却又长叹道:

“听闻原任明朝大学士的谢升,在德州开城投降于豪格。谢升在明朝名声卓越,乃天下有名的高才之士。此人举城而降,看来贵军也并不是毫无斩获。”

多尔衮哼了一声,心中想到豪格入关以后,身边的汉人文臣的确增加不少。而且自从清军入关以来,多尔衮就一直在大同附近作战,豪格则始终跟随在皇太极身边,于东路作战,二人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长期相处,或许豪格受到身边汉人文臣的影响,智略和行事方针都已经产生了些许变化。

多尔衮不敢把睿王一党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豪格的愚蠢上面,杜崇礼又坦然道:

“我王为迁民南下一事,又空关中余兵,顿兵一万五千人于宜君县。九王若欲与我国争民,但请纵骑长驱于宜君一战,不然,则我军当徐徐退矣。”

多尔衮身边的巩阿岱、锡翰二人,闻言皆将佩刀出鞘,营中侍卫也尽皆向前一步,杀气森然,吓得杜崇礼又一次僵直难动。杜崇礼脸颊肌肉疯狂跳动,喉中口水狂咽,拼出一生勇气,才勉强维持住站姿,没有直接跪倒下去。

这时候多尔衮却轻轻“嗯”了一声,未发一言挥手示意将使者送下去。

杜崇礼出了营帐以后,才发现自己的汗水之多,居然顺着衣服的下摆,已经滴到了靴筒里面。

但是看现在的情形,多尔衮没有杀了自己,这封侯大功,应当是到手了吧!

杜崇礼心中狂喜雀跃,不过事情其实比他想的简单一些。多尔衮如果真的有意,不顾皇太极死后八旗内部的权力斗争格局,不惜兵力一战,那么在李来亨和延绥守军汇合以前,他就应该动手了。

现在清军退守绥德州,坐视李来亨接走延绥守军,已经完全暴露出了多尔衮空有兵马却不敢一战的心理。

即便现在李来亨军中带有大量民众,作战能力直线下滑。可是顺军的兵力也从近二万人,加上了袁宗第、王永强、孙守法的军队,增加到了近四万人之多。

多尔衮有信心,能够在自己兵马伤亡不多的情况下,一股荡平顺军吗?

更何况现在顺军使者,一方面恐吓他豪格在山东仅损失两千兵马,另一方面又声言宜君县另有一万五千兵力作为后盾。

这些话中,宜君的后援兵力大概是真的,但恐怕不可能有一万五千人之多,只是这表达出了李来亨同样不惧一战的决心。

而豪格的损失到底是多少,不论真假,都不是远在陕北的多尔衮短时间内能够确认的事情。

当心理战的种子落在多疑的睿王脑中时,清军就已经没有追击的可能性了。

杜崇礼出了清军军营以后,双腿马上回复知觉,立刻上马狂奔返回顺军战列之中。他看着身后越来越远的那群野人辫子兵,顿生劫后余生之感:

“入他娘,原来满洲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他倒是忘记了自己刚刚几乎被多尔衮威吓跪倒的事情。!

☁宇文郡主提醒:《明末不求生》最新章节新书发布将第一时间在♂全本小^说更新,记住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mingmobuqiusheng.23quan.com/2644537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