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

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

推荐阅读: 无敌六皇子明朝败家子朝为田舍郎乌合之众终极科技帝国封侯千秋小阁老超级家丁本王在此中华大帝国大时代里的小军阀明朝伪君子大唐春穿越清末当土匪神雕后传我是军阀步步生莲老婆请安分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是刮风的预兆。只是平时阳光较强,能看见太阳有风圈的时候不多。”

“主何吉凶?”

“并不主何吉凶。但要防备大风中飞沙走石,旗折马惊。”

“宋军师要卜上一卦吗?”李自成只是对宋献策突然表现出来的神叨有些好笑,“看看明日将是什么风向?”

宋献策摇头说:“不必。我过去卖卜时曾经在北直隶待过一段时间,北直隶一到夏天,必吹东南风。风是从海上来的,倘若是挟着雷雨,可以刮一天两天。如今是旱天,可能只是阵风,刮一阵即可停止。”

李自成点点头,也觉得此事无关紧要。他转而去和李过商议御敌之策,大家一边谈话,一边组织着这庞大的十万兵马准备出关解围。

只有宋献策走在最后,他的心头莫名生出一股压力。

宋献策在到李自成军中之前,虽然是一个江湖术士,但是他在同代的江湖人物中较有抱负,读书也较多,诸子百家之书,多曾涉猎,对于几部古典兵书名著,如《孙子十家注》等,特别下过工夫,精心研究。另外,他也略懂风角、望气、奇门遁甲等等知识,所以他能与一些负有不羁之才而对朝廷心怀不满的文人结为朋友,受到敬重。

宋献策虽然浪迹江湖,隐于卜筮,非儒家科举出身,但是他很明白君臣之义,深感李自成对他的知遇之恩,几年来竭智尽虑,为闯王赞襄鸿业。

他竭尽思虑,思考着接下来顺军和清军之间决战的情况。虽然张鼐和张皮绠都说清军主力在围攻真定,那么想来这么短的时间,即便皇太极断然调兵,清军也只能是仓促之间集合,决战的准备肯定非常不充分,相比士气高昂的大顺军,清军一定会落败。

唯独这一切过于顺利,让宋献策心上总是浮着一层阴影。

他心中隐约感到不安,可是又窥不到皇太极用兵的奥妙,以现在的情报来看,清军的确是大大处在下风,不用多想,胜券本来就操在顺军之手。

过关城的时候,宋献策从自己骑的骡马上下来,步行走过城门。他身材矮小,一腿残疾,所以江湖上或称他宋矮子,或称他宋瘸子。

宋献策一踮一踮地向前走去,远远看到张鼐带着一队骑兵恭候在前面不远处,看来顺军兵马集结的差不多,大战是即将爆发了。

由于习惯,他又一次抬起头来,望望太阳,忽然看见,有一条又细、又直、又长的白云,从东向西,横过太阳中间。他大惊失色,不觉在心中连声惊叫:

“白虹贯日,白虹贯日!”

牛金星不知道宋献策在想些什么,只是催促道:“我们该走了!”

宋献策听见呼唤,又忍不住向那一条又细又长、横贯在太阳中间的白云望了一眼,再次在心中惊叫:“果然是白虹贯日!”

他赶快下岗,踉跄一步,几乎摔跤。心里想不明白这预兆着什么,只觉得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很可能不会如大顺文武群僚们设想的那样简单轻松。

为着万一考虑,宋献策又赶到李自成的身边,最后劝谏说:“陛下,这一回东虏倾巢而动,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的绝大多数,还有汉军旗的几乎全部,都悉数南下。敌人兵力强大,一定要慎之再慎。”

李自成低头略一沉思,向军师问道:“差不多是十余万人马吧?我们加上真定附近的守军,兵力和东虏相差应该并不大。东虏久攻真定不下,士气已衰,十万人只能充作五万人看待,不成大患。”

“陛下,满洲兵强劲,未必因为一次攻城失利就丧失了锐气。满洲兵过去那么多次打败明军,近来还在大同和雁门挫败我军,我们不能不防啊。”

牛金星笑着说:“满洲兵锋的确锐利,不过大同和雁门战败,不是我军战斗不利,而是因为宣大边军叛降的缘故。我看连李来亨这样的年轻人,都能两次打败满洲兵,满洲兵即便精锐,也就是这样罢了,掀不起大的风浪。”!

☹宇文郡主提醒:《明末不求生》最新章节新书发布将第一时间在♂全本♂小说更新,记住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mingmobuqiusheng.23quan.com/2644529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