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

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

推荐阅读: 剑动九天弹痕绝世唐门法师奥义本王在此三国之蜀汉我做主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机甲契约奴隶超级学生媚乱天下无敌六皇子重生之风流天下行奸相:从皇后寝宫开始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如意小郎君拳皇之路明末边军一小兵新宋夜色

的大顺永昌皇帝,当然就会刻意地加以控制。

高一功仅仅受封为男爵,就体现出了大顺一朝会竭力打压外戚的态度。

不过连白旺和陈荩都受封为伯爵,高一功却只受封男爵。李自成也要考虑到他这个小舅子的心情啊!

所以赐宴之中,很快就有礼政府和吏政府的官员带着诏书和信件找到了李来亨,要他派人把诏书尽快送去武昌,将情况告诉给高一功。为了安抚高一功,诏书在仅仅册封他为临朐男之余,又提出了将以高一功为湖广经略使的新任命。

看来大顺的官制,大体上是以防御使对标明朝的兵备道,以节度使对标明朝的巡抚,以经略使对标明朝的总督。

李自成以高一功为湖广经略使,看来是打算让高一功总领湖北军政。不过李来亨对这件事情倒是没有太多担心和顾虑,毕竟他在湖北的制度建设已经大成规模,根基巩固,高一功本人又和李来亨关系亲厚,绝没有动摇楚闯根基的可能性。

明代的巡抚被改回节度使,掌管全省军政。与明代不同,如高一功和白旺的例子,大顺节度使也有武官。这意味着,大顺的武官地位在地方也得到了空前提高,成为抗衡文官的一大重要势力。

大顺的右武政策,从开国布置来看,已很明显。

具体文官的方面,大顺设置了天佑殿,由牛金星以平章政事衔领天佑殿大学士。牛金星为左平章,惠世扬则为右平章事,不过总体而言,由于惠世扬年迈无精力理事,牛金星便成为了大顺开国后事实上的独相。

明朝的六部依旧按照前例,改为六政府,以尚书、侍郎为政府首长;属员改郎中为中郎,主事为从事。六科给事中,则皆改为谏议大夫。

具体上六政府六谏议的人选:

吏政府尚书便是宋企郊了,吏政府中最重要的部门文谕院则由吏政府侍郎宁绍先负责掌管。宁绍先是陕西韩城人,崇祯九年中进士,曾任山西文水教谕,当然是牛金星眼中“秦党”的一员。

户政府尚书则是杨王休,他是河间人,之前在明朝担任陕西潼关兵备道。户政府侍郎则为杨建烈,又是一个陕西韩城人,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先后任叶县知县、江西道御史等官职,颇有贤名,崇祯朝时还做过太常少卿、太仆卿和通政司通政使。

礼政府就是巩尚书和姜学一姜侍郎两人负责了,在之外的另外几部,则基本上是由牛金星的门生故旧掌握,他的同年安兴民和老乡徐尚德就直接掌握了刑政府和工政府,兵政府也是由牛金星选拔的河南生员李之纲掌握。

之前设立的尚契司被正式改为尚玺寺,这是因为契只是大顺官方使用的符券契章这四种印的第三等缘故。所谓尚玺寺,就是明朝原来的尚宝司,掌宝玺、符牌、印章。

明朝的太常寺、鸿胪寺则改为礼政府下属,因为太常寺管宗庙礼仪,鸿胪寺管朝会仪节,都跟礼政府职能密切相关,因此相近职能机构改制倒不奇怪。

掌管车马的太仆寺改名为验马寺,翰林院改名为弘文院,御史改名为直指使,通政司改名为知政使,中书科改为书写房,虽然只是换了个名字,不过意义却大不同,突出了未来的重点和方向,预示着某些微妙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还是文谕院,文谕院是由吏政府文选司升格,表明了李自成强化控制文官选拔的决心。

由于大顺军这时候已经占据了相当广阔的领地,除了湖广和河南以外,整个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全部归于大顺的版图。大顺军占领地区已经包括好几个省分,很有必要广设节度使和经略使了。

不久,又仿照明朝巡按御史的制度,在各省加派巡按直指使,代表中央司监督之责,如以明临汾知县刘达为陕西巡按直指使,介休知县李若星为山西巡按直指使。其他道、府、州、县设防御使、府尹、州牧、县令等官,与开封时期相同。

具体是以罗汝才为西北经略使兼陕西节度使,以明朝的绥德州知州周士奇为榆林节度使,以明朝的监军道陈之龙为宁夏节度使,以明朝的关西道周伯达为甘肃节度使,以闯军中营大将西和伯辛思忠为西宁节度使,以明朝河南道监察御史韩文铨为山西节度使,以明朝降官梁启隆为河南节度使,又以李来亨的部将广济伯谷可成为山东节度使。!

▱宇文郡主提醒:《明末不求生》最新章节新书发布将第一时间在♂全本小)说更新,记住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mingmobuqiusheng.23quan.com/2644524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