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

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

推荐阅读: 武极天下平安传奸相:从皇后寝宫开始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千秋星河大帝绝世唐门这是你的江湖呢大秦之铁血帝国新宋曹贼小白杨重生欧洲一小国十万份穿越后回归无敌六皇子我的大小坏老公红色警戒之民国墨唐三国之大秦复辟回到古代当太子

问道。

“哦?”李来亨倒未听说过此事,不免感到惊讶,“要改名字?是宋军师出的主意吗?去应那什么十八孩儿兑上坐的谶纬?”

“不是。闯王是要把名字中最后一个成字,改成上面一个日头、下面一个成的晟字。因为牛金星拟定的十个避讳字里,成字实在太常见了,避而不用会带来很大不便。为此经礼政府文臣们的反复推敲,闯王就决定改名叫自晟。晟字的涵义是光明和兴盛,大家都觉得寓意非常好,也比成字容易避讳。”

李来亨之前本来因为李自成追封父祖三代,搞出十个常用字做避讳字的事情,对于近来闯军上层的情况,感到很不乐观。

但是听李过这样说,看来李自成倒是还没有昏了头:“这样便于百姓生活,只是苦了闯王自己要改个名字。”

李过接着盯住李来亨,慢慢说道:“除了闯王改名字外……殿下的意思,是要求我和双喜也改名字。”

“这又是怎么回事?”

“昨日殿下将我和双喜一同叫入宫中,依殿下的意思,我这边是因为过这个字寓意不好,所以干脆趁着登极大典和封爵的机会,改一个寓意更好的名字……殿下已经订好了一个衣锦还乡的锦字。双喜那边,则是因为双喜这个名字按启翁所说,太俗气了一些,怎么说呢,就是不太雅驯。启翁就说干脆一起把双喜的名字也改了,殿下就订了一个鼐字,意思是大鼎。”

李来亨眯起眼睛说:“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士用一鼎。不知道双喜哥,这个鼐字将是几鼎?”

这件事情实在颇为微妙,李来亨知道历史上闯军中确实有不少人因为避讳改了名字,像谷可成就改名叫了谷英。

但是很显然,李过改名叫李锦,还有李双喜改名叫李鼐。

这两件事情,都和避讳无关。

如果硬要联系起来的话,结合李自成改名叫李自晟这点来看。李过的过和李双喜的双喜,也都算常用字,如果他们中的某一个人将来继承闯军政权,那为了避免因为避讳造成的不方便,改名确实也是应有之意。

只是现在李自成同时帮李过和李双喜两人同时改名,而且改的李锦和李鼐两个名字,寓意都颇好,就让人感觉不好猜度李自成究竟用心何在。

“锦字倒是比鼐字要常用不少……不知道殿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过摇头道:“我只是把这些事情和你说说罢了,你也不要想太多。现在头等大事,不是登极大典,也不是封爵封官,而是皇太极的二十万大军。羽檄争驰,闯军的天下难道真的三分有其二吗?我看还不见得。千里之路,刚刚开始,我不想闯军内部因为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横生枝节,削弱了我们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今天和你谈这些事情,是要来亨你明白一点。对目下的闯军来说,我们在北方的力量本来就弱于明清联军,那就更加不能因为横生枝节而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团结……现在最重要的是维护闯军的团结。

我去过襄阳,也去过荆州,我是见过你在湖广的种种布置和制度。将来一旦有事,或许闯军的未来就要依托在你的那些布置上面……所以我更要让你明白这一点,必须维护闯军的团结,否则争夺天下一定是无从谈起。”

李来亨苦笑道:“义父,我们又何尝挑起过什么横生枝节呢?从头到尾,还不是启翁一个人剃头担子一头热,编排什么牛党、李党之说,没有党争,也要制造党争吗?我近来听乐山说,现在启翁又和宋企郊、巩这些人闹得很僵,弄成了什么秦党、豫党,还有进士党和举人党的分别。

咱们闯军还没有正式开国,启翁就搞出这样的幺蛾子来。我看将来就算横生枝节,十有**也是出在他们那一边的。”

“什么他们那一边,我们这一边的。闯军上下一体,分什么哪一边?来亨,你不要太担心启翁。启翁是文人,手中无兵,影响不到战局的。而且他儿子牛铨不是现在在湖广做襄阳府府尹吗?你透过这层关系,也设法劝劝启翁。”

“启翁无兵,玉峰叔、双喜哥,他们手上的兵力可不少呀……”

李来亨还想再说些什么,他们两人便远远看到大街的远处,李自成的黄龙纛正在慢慢靠近过来。随即一群排列整齐的骑兵护卫着身穿天蓝箭衣、张着小黄盖的李自成缓步走来。!

❊宇文郡主提醒:《明末不求生》最新章节新书发布将第一时间在♂全本$小说更新,记住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mingmobuqiusheng.23quan.com/2644523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