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

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

推荐阅读: 镇国神婿宫斗不如养条狗重生之黄埔卧底三国之仲谋天下林羽江颜剑动九天新二战风云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穿越魔皇武尊辛亥大军阀弹痕凤回巢媚乱天下星河大帝楚氏春秋幕后这是你的江湖呢最后一个北洋军阀寒门巨子特殊部队

为王业之资,大元帅与其兴兵扫北,还不如先东下留都呀!”

李来亨同样高估了北方除陕西、河南两省以外,其他地区的情况。但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劝说李自成,改变北伐方略,先东下江南,保证闯军的后路以后,再缓缓北图。

可是如此做法之下,闯军若夺江南,明廷丧失财赋之地,势必迅速走向全面崩溃。而那时候闯军主力尚在江右,缓不济急,岂能同虏廷争夺华北?

这难道不是弃北方之民于胡人之手吗?

何况三边、宣大、京营、关宁、山东,以各镇计之,去除那些只存在于文书记录上的空额兵员,实际战兵数额,亦有十余万之谱。

一旦闯军东下江南,将北方拱手让与虏廷。那么以皇太极、多尔衮的手腕,以吴三桂、姜、唐通的操守,明廷边军就将全部成为东虏的前锋。

江南虽然富庶,可是官绅力量也远强于河南、湖广等处。闯军即便一时打垮了史可法、马士英,据有金陵,又需要花费多少的时间和力量平定各处的官绅?

到时候内部的官绅隐忧尚未解决,北方的虏廷已经裹挟十余万明廷降兵南下。虽有长江天险,可是闯军真正意义上的水师,仅有李来亨刚刚建立不久的刘希尧、蔺养成这一支水营部队,兵员不过万人而已,能否挡住皇太极和多尔衮的雷霆一击吗?

李来亨摇摇头,反驳说:“北方之重,重在关河、重在边军。大元帅若取金陵,则将把关河之险和十余万边军将士拱手让人。何况金陵道远,地方气候都不为闯军元从所熟悉,一旦短时间内不能平定,事情就将产生极大的变数。”

北方的十余万边军,在明朝朝廷旧有的体制下,由一个腐坏的官僚体系领导,粮饷不济、上下失和,当然不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来。

可是看看后来姜反正、王永强陕北起义时的情况,就能知道,宣大边兵且不论野战时的表现如何,至少当他们为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时,是足够把满清的虎牙磕碎那么几颗的。

否则多尔衮也没有必要亲征大同,孤注一掷,把精兵猛将几乎全部派往山西。随征山西的除了英亲王阿济格、敬谨亲王尼堪领军围困大同外,被调往山西作战的还有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满达海、多罗郡王瓦克达。

至于已经被李来亨击毙的鳌拜,在清军围困大同时不过是随军偏裨而已。此外,陕西方面为了平定王永强,还调动了平西王吴三桂、固山额真李国翰、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等人领军配合作战。

固然,姜和王永强在西北的反正起义,是借助了如火如荼的地方百姓反清活动之便,王永强于陕北的行动,还整合了许多被李自成遗落在陕西地区的大顺军旧部。

但是也足可以证明,明朝的边军部队,并不是死心塌地的一定要做八旗的包衣奴才、一定要做大清的汉奸绿营。

他们和闯军之间,并不是彻底水火不容的两股对立力量,而是可以利用、可以争取的一种中间势力。

像是三边将

❇喜欢看宇文郡主写的《明末不求生》吗?那就记住♂全本小&说的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宇文郡主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mingmobuqiusheng.23quan.com/2644515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