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

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

推荐阅读: 每次都是非人类大秦工程兵终极科技帝国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中华大帝国晚唐浮生重生之抗日风云抗日之特战兵王神雕后传朝为田舍郎封侯武极天下大唐纨绔公子武炼巅峰大时代里的小军阀锦衣笑傲行明朝败家子德意志的荣耀红楼春蝉动

将来若有机会,总要整治他一番,讨回这口气来。

“哼。”图尔格对遏必隆是恨铁不成钢,狠狠骂道,“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再犯下这等错误,只要将他圈禁在盛京,今后再不许出战了。”

“啊!大哥,我知道错了!”

别的惩罚遏必隆都是无所谓,可要把他圈禁起来,不许再参与作战,那可就是要了他的性命一般。遏必隆是闻战则喜的性子,喜动好战,平生所爱的唯有一件事,那就是屠戮明国人,真要将他圈禁在盛京,不许出战,那可真就是比要了他的性命都过分。

所以刚刚还在听话受训的遏必隆,一下子就慌了起来,连连向图尔格求饶认错。

不过图尔格现在也懒得理他,兖州城外正传来一阵跑声。他收束起心情,对鳌拜和李国翰说:

“城外鸣炮了,是多罗饶余贝勒回来了。”

城外鸣炮不断,阿巴泰终于带着扫荡明军残兵的部队回来了。图尔格顺势就赶紧把鳌拜和遏必隆的事情处理掉了,免得夜长梦多,他让大家各自返回去整顿部队,扫清兖州城内形势,然后迎接阿巴泰入城,商议清军的下一步计划。

阿巴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母亲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他虽然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兄弟,可是因为母亲伊尔根觉罗氏出身一般,生前没有受过努尔哈赤的宠幸,死后也没获过任何哀荣,地位十分卑微,直接影响到了他在兄弟们中的地位。

努尔哈赤的儿子都是和硕贝勒,只有阿巴泰是多罗饶余贝勒,地位低于其他人。他虽然因为年龄上的优势,比诸弟较早参与征战,较早建功立业,可是在皇太极继位以后,却常常私下说一些不满于皇太极的牢骚话,多次受到惩戒,地位更为下降。

不过正因为阿巴泰的母亲出身这样低微,他对皇太极就不存在任何危险。当皇太极接二连三地将四大贝勒中的阿敏和莽古尔泰追夺爵位的时候,阿巴泰虽然犯下不少错误,可皇太极却很少借机发难严惩阿巴泰。

这也算是阿巴泰出身卑微所带来的好处吧!

他对皇太极的地位毫无威胁,所以皇太极也可以放手使用阿巴泰这一次入关劫掠的任务,油水可说是极为丰厚,由阿巴泰统帅大军,就正体现出了皇太极对他的放心来。

图尔格带着留守兖州的满洲将佐们出城相迎,阿巴泰则踏马入城,他身后的八旗军队这一次分路下马搜杀鲁北一带,又俘获了生口壮丁两万多人。

加上此前在直隶境内大掠的明国百姓七万多人,现在清军居然已经俘获了倍于全军的生口。

这还不要说阿巴泰两次分兵,分兵东掠登莱的两路军队,估计还有十分丰厚的收获。

如此算来,直到现在为止,清军收获的明国生口数量,肯定已经超过了十万人,或许还远远不止。

强壮的俘虏脖子上都被系上了粗壮的麻绳,大概十二三人被系于一根绳子上面,由一名清军兵丁拉拽而行。

其余身体不甚强健的俘虏,或者是妇女,则没有戴枷,也没有穿绳。只是每数十、百人,就有一名清军士兵持刀监视。

无一例外,所有俘虏都是眼神晦暗,毫无神猜,他们面如死灰,在俘虏队伍中只是像行尸走肉一般往前走着,去迎接被掠至关外苦寒之地,终生为奴的结局。

没有人能够升起反抗的勇气。

在零星的辫子兵中间,是数倍、十倍于清兵的百姓,可是他们已经被彻底的击垮了。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人们本不该苛责于被掠为农奴的平民百姓,这些没有受过训练和组织的人,本就不该承担起战斗的责任。

而真正该战斗的人,就像清军挂出的大牌写着的那样,“诸官免送”罢了。

“贝勒,我们下一步要往何处走?是不是该折往东面,与其他几路兵马会师,先行掠取登莱?”!

▫宇文郡主提醒:《明末不求生》最新章节新书发布将第一时间在♂全本 小说更新,记住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mingmobuqiusheng.23quan.com/2644509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