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 > 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

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

推荐阅读: 君为下三国之暴君颜良采红弹痕铁血抗战如意小郎君小阁老新书剑动九天银狐重生追美记绝世唐门狼群我是军阀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明朝那些事儿国士无双神秘之旅小白杨大明重开一万次开局吸功大法

及李来亨、智谋也不及方以仁,在用兵指挥上可能也要弱于郭君镇,可高一功在部众中的信义和威望,却足以令人折服。

只要高一功下达命令,他部下之众,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他效死不渝。

“现在回安陆是缓不济急,我们直接向北走,从京山县翻过大洪山。插入随州和枣阳之间,切断左镇退回襄阳的归路!”

这句话不仅让路应标和冯养珠两位副将(准确说他们两人现在都是指挥一个步兵标的威武将军),也让周围的中军都尉们,全都为之失色。

大家脸上或者带着惊讶,或者带着不解,纷纷问道:

“承天近在眼前,左良玉又不派兵协防,止有数千分守兵防守而已。干什么要放弃眼前的承天府,费大劲儿翻过大洪山,回随州去?”

大洪山古称绿林山,是新莽时期绿林军的发祥地,所谓“光武中兴,兆于绿林”,同响马出身的闯军,倒算是有渊源的地方。

毕竟“绿林好汉”这个词,也是来源于此。

大洪山横亘在德安府、承天府和襄阳府之间,沟壑纵横、林海茫茫,号称是“楚北天空第一峰”。山脉西侧属于朝廷控制区,山脉东侧则为李来亨的势力范围,大洪山居荆豫要冲,汉襄咽喉,地位紧要,但仓促之间,又是春雨连绵的时节,想要迅速翻越过去,也非易事。

高一功突然决定翻越大洪山北上,确实让众将都感到有些为难。这倒不是他们害怕翻越大洪山的艰苦困难,而是此时既没有掌握左镇主力的动向,又不知道随州闯军的情况,冒然北返,破坏了节帅布置的大局怎么办?

可郭君镇却安然地为众人解惑说:

“我们兵进承天府调动左良玉来救,这是节帅制订的剿左上策。可是左良玉这般狡猾的人精,又怎么会重蹈傅宗龙的覆辙,轻易上当?”

路应标终于明白,看来节帅另有布置,他皱着眉头问道:“既然这是上策,那节帅还另外布置有中策、下策吗?”

因为下着雨,天空的颜色呈现一片深灰,看起来和黑夜没有多大的分别。郭君镇弓把和刀柄上都缠着一圈防滑的粗布,此时也都被雨水打湿,他捏着湿漉漉的布带,挤出一点雨水来,接着甩甩手,把这些雨滴全都甩到了地上。

闯军的将士们只有少数人发出一些嘈嘈切切的杂语声,大部分的士兵都维持着整齐的队列和肃穆的静默。李来亨制订的“行营立斩军令六条”,已经产生了很大的作用,闯军纪律本来就较一般官军和义军都要好得多,再经严厉法度的约束,更显不凡。

郭君镇爱抚地拍了拍战马的脖子,然后对诸将分说道:

“这是顾君恩为节帅赞画的奇谋,你们知道顾君恩这个人吗?”

冯养珠平素就比较关注李来亨对各级僚属的任命情况,消息比较灵通,知道顾君恩就是最近因为献“开科万言书”而受到李来亨训斥,但又因为确实有那么几分才华,终被任为提点学政的一个生员。

可是顾君恩这样一个负责学政、负责选拔人才的官员,怎么会参与到闯军大战略的核心决策里面?

冯养珠心有疑惑,但并未直接问出,他隐约看出郭君镇面下暗含不满,所以就不再多话。

果然,郭君镇随即就批评这个“狂悖”的顾君恩道:

“顾君恩这个人有点才华,就是未免太眼中无人,有点太狂妄了。他说的奇谋,其实早在我胸中谋划已久,你们说顾君恩一个学政,怎么能突兀向节帅上书,参赞建言军机大事?”

这件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自从李来亨成功安抚西营、牵制丁启睿以后,便回到安陆,日日忙于训练兵马、筹措粮饷,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闯军和左镇的一场决战即将来临。而顾君恩虽然因万言书一事,得授学政,可他是个自负狂妄之人,不甘心于区区学政一职,便仔细搜集材料、调查左良玉的动向。然后就自作主张,在给李来亨呈递第一次“节府试”考试结果的时候,突然递上一份详全的“剿左”计划。

这份“剿左”计划,又恰好同郭君镇胸中草拟的方略类似。郭君镇让人抢先一着“截胡”,自然心中不快,对这个“狂悖”的佞幸之徒顾君恩大生恶感。

唯独高一功想到郭君镇平素的待人处事,又想到郭君镇自己也是一贯的眼高于顶、自负不凡,便苦笑两声,心中感叹李来亨左右的腹心之人,怎么都有些奇怪的小毛病。!

☪本书作者宇文郡主提醒您《明末不求生》将在全本小:说全网首发更新最新章节新书发布,域名是♂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mingmobuqiusheng.23quan.com/2644502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