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部分

推荐阅读: 十四年猎鬼人斩龙无限装殖海洋求生无限升级进化山海秘闻录青囊尸衣七根凶简我有一座恐怖屋快穿女主真大佬光脑武尊穿越女的星际生活会穿越的外交官时空之头号玩家末世重生之炮灰逆袭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无限恐怖全球神祇时代快穿100式最初的寻道者末世重生之少主横行

当年的户藉册早就在齐人的大火之中付之一矩,现在迎接这些人归来,第一件事,就是要重造户藉册,按照这些被遣返百姓原本户藉所在重新登记造册,分散安置。

累,那是肯定的,但喜悦,却是结结实实的。贲宽瞪着一双因为消瘦而显得格外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地看着远处那些逡巡不前有些胆怯的百姓。

在他看来,这便是一个个兴旺的村子,一片片繁茂的庄稼,一户户袅袅升起的炊烟。桃园郡那百里难见人烟的状况,将会因这些人的归来,而重现鸡鸣狗吠的盛景。

整个武陵战区的三个郡这几个月来便一直在忙活着迎接这些百姓的回归,朝廷也为此专门拨下了一大笔资金用以安置。

吴岭一道命令,驻守在这三地的军队,这一个月来就没有干别的事情,就是在原本的那些村落的废墟之上重新为这些即将回来的百姓搭建房屋。一袋袋的粮食被从正阳,沙阳,越京等地通过轨道车被运到这些地方,一个个的粮仓里粮食堆集如山,现在正是秋收季节,对于这些地方来说,朝廷收购往年的陈粮为他们腾出放新粮的地方,商人们也是格外高兴的。

十数个大嗓门的军汉提着一面大锣,走向了旷野之中那些不安的归乡百姓。

哐哐的锣声响起,军汉扯着嗓子大吼起来。”乡亲们,欢迎你们回家。”

一口地道的本地方言,瞬间便让本来安静的流亡百姓们感到了无比的亲切感,回到故土,再闻乡音,不少人顿时热泪盈眶起来。

“这些年,你们辛苦了,但从今天开始,你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大明皇帝陛下心怀百姓,不忍你们流落在外,想尽办法让你们能够回家,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很快大家都会知道你们将要过上好日子了,现在我只想说,大明皇帝陛下已经为你们建好了结实宽敞的房子,为你们将粮仓里装满了粮食。”

听到军汉的话,安静的百姓顿时轰的一声爆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或惊喜,或难以置信的惊叹之声。

军汉哐哐的敲着大锣,竭力让对面那些惊喜的百姓安静下来。然后用手里的锣槌指着远处那一个个的草棚子。”乡亲们,看到那些棚子了吗?那上面有你们原来的县,乡,村的名子,你原来居住在哪里,就去哪个棚子报到,会有人替你们凳记造册,重归民藉,从你的名字被登上户藉薄的那一刻,你们就是大明的百姓了,你们将享有大明百姓所享有的一切福利。不识字不要紧,互想问一问。现在,请大家不要慌乱,听我的指挥,依次前去报名。”

敲着锣,大汉走进了百姓群中。

忐忑不安的百姓,在敲着锣的军汉的指挥之下,拖儿带女的一队队走向了那一字排开的棚子,然后在另外一些人的询问,指引之下走向各自己的所属地。

棚子里的文吏们,登时忙碌了起来。

樊昌垂头丧气的坐在距离昌渚县大棚不远的一张长板凳之上,他又升官了,因为在昌渚前线表现优异,现在的他已经升为了副尉,手下统带着一千士兵,现在整个场地的安全秩序就是由他来负责的,他每天在安排完军务之后,都会守在昌渚县的棚子底下,瞪大眼睛看着一个个走向昌渚棚子的百姓。

他在等着,等着他被掳掠到齐国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们回家,他已经守了一个多月了,却每天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回归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樊昌的希望也在一天比一天低,从回归的那些人哪里打听到,在齐国,每天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去的人难以计数,他的情绪便愈加的低落下来。

他烦燥地用刀鞘狠狠地戳着地面,将地面捣了一个小坑出来,仍然没有停下,一下又一下地猛戳着。

“樊哥,别担心,好人有好运,一定会没事的,说不定大哥大嫂今天就能回来,您要不先去歇着吧,我在这里盯着。”已经是伙长的小亮,看到烦燥不安的樊昌,低声劝慰道。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樊昌瞪着血红的眼睛道:“我大哥就是太老实了。不,我不能去歇着,你又不认得我大哥。”

樊昌执拗地守在哪里,却又不敢抬头去看那一路路归来的百姓,只是低着头,拿着刀鞘用力地戳着地面。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耳边突然传来了小亮低低的声音:“樊哥,有个老汉一直盯着你看呢。”

“我大哥才三十多,什么老汉!”樊昌不耐烦地说着抬起头来,瞄了一眼小亮所说的那个盯着他看的老汉。

只是一眼,他便怔住了。

然后猛地跳了起来。

虽然衣衫破破烂烂,满头花白的头皮,一脸的皱纹风霜,但樊昌仍然一眼便认出来了,那就是他的大哥。

兄弟两人相差十好几岁,自小樊昌便是被大哥像是养儿子一般养大的。

樊昌张大了嘴巴,想要喊一声大哥,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来,嘴巴不停的开合着,手僵硬地抬起来,眼中热泪长流。

对面的那个老汉,看着樊昌,有些犹豫,有些胆怯,畏畏缩缩地眼神闪烁着,自然也不敢相信对面那个穿着鲜亮军服,英姿飒爽的军人便是他那个映象之中年幼的弟弟。

两个人就这样对视着,却都没有向前迈出一步。一边的小亮看到这场景,自然是明白这个老汉就是樊哥一直念叼的大哥了,两边各瞅一眼,看见樊昌如同迷瞪了一般,心中不由大急,可别犯了痴病了,心里一急,也就不管不顾了,抬手一巴掌便扇在樊昌的脸上。

“樊哥,醒来!”他大吼道。

随着响亮的一记耳光,樊昌终于发出了声音。

“大哥!”他嗥叫着扑了过去,离着老汉还有几步远的时候,两膝一软已是跪了下去,在地面上滑行几步,两手一张,已是紧紧地抱住了老汉的双腿。

“是阿昌吗?是你吗,是你吧!”老汉哆哆嗦嗦的伸出双手,捧起樊昌的脸庞,瞪大眼睛细细地看着。

“大哥,是我啊,是阿昌啊,你怎么变成这样啦,你怎么老成这样啦?”樊昌号淘大哭。”嫂嫂呢?大牛二牛呢,大妞呢?”

人群之中,又有几人奔了出来,一个形容憔悴的老妇人被两个半大的小子扶着走了过来。”是阿昌吗?”

“嫂嫂!”看到与大哥一样,头发花白宛如花甲老妇一般的大嫂,樊昌大哭起来。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重逢

樊昌跪在地上抱着大哥大嫂的双腿号哭,头发花白的男女抚摸着樊昌的头泪水长流,两个半大的小子却是跪在樊昌的身边,一人抱着他一条胳膊痛哭流啼,这里的动静,惊动了周围的人群,士兵文吏们看着这一幕,无不感到鼻子发酸,眼清涩涩,而在那些正在归来的人群之中,却是勾起了无数人的痛惨往事,啼哭之声,在人群之中慢慢地扩散开来。

小亮抹着眼睛走了过去:“樊哥,找到了大哥大嫂,这是喜事,你哭个啥子勒?赶紧让大哥大嫂登记入册,归乡之后好分房子,安顿下来是正经嘞!”

一语惊醒了沉浸在久别重逢之中的又喜又悲的情绪之中的樊昌,他站了起来,抹干净眼泪。”大哥,大嫂,我带你们去登记入册,回来了就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阿昌,真分房子分地啊?以前咱们家,也只是租别人家的地而已。”老汉有些欢喜,有些紧张,又有些期盼。

“当然分房子分地。”樊昌用力的点着道:“皇帝陛下仁慈,下令给归来的百姓建房,好多房子还是弟弟我亲手建起来的呢。大哥,等登记入册之后,我去给负责的人说,一定要给大哥大嫂分幢大房子才好,谁叫咱家人多呢,大哥大嫂,大牛二牛,还有大妞,咦,大妞呢,怎么没有看见大妞?”

樊昌扭头四处张望。

老汉垂下了头,泪水卟娑卟娑的掉下来,老妇却又是号淘大哭起来,举起拳头,用力的敲打着老汉。”阿昌,这个天杀的把大妞卖了,卖给了一个从洛阳来的商人,再也找不到了。我可怜的大妞啊!”

樊昌如遭雷劈一般的僵在了那里,半晌,才死死地看着老汉:“大哥,你,你当真卖了大妞?”

老汉垂泪道:“那时候,全家都要饿死了,不卖大妞,大牛二牛都会饿死的。我想卖了我自己,可也没有人要啊!阿昌,是大哥没用。”

樊昌瞪大了眼睛,看着羞惭无地的大哥,伸出手去用力地按着对方的肩膀:“大哥,放心,我一定能把大妞找回来的,相信我,我能找回来。”

一边的小亮也用力地点着头:“大哥大嫂放心,我们樊哥好厉害的,一定能能大妞找回来的。”

“你现在是官儿了?真能把大妞找回来吗?”

“弟弟现在是大明的军官,手下管着上千号人呢!”樊昌用手指了指后方。”大哥,看到了吗?这一片所有当兵的,都是弟弟的手下,所以相信我,我一定能把大妞找回来的,我们一家一定能团聚的。”

“好,好,阿昌出息了。”老汉又掉下泪来。

“走,我带你们去登记入藉!”牵着老汉夫妇的手,樊昌径直走向昌渚县那边的棚子,身后的小亮也笑嘻嘻的一手牵了一个半大小子跟在后头。

重新登记造册入藉的手续极是简单,回来的人,报上自己原来住的地方,姓名,岁数即可,基本的安置原则就是回到他们原先的地方,不过在桃园郡这边有着另外的安排,告近边境线的地方是不安置人丁的,基本上都是向着后方退出了不少的距离,重新建起了一个个村落。像樊昌所在的昌渚,就是这个样子。回来的昌渚人丁,基本上都被安置到县城附近。

樊昌亲自去给大哥大嫂登记入藉,在文吏那里登记完成之后,领回了四个铁牌牌。他将铁牌牌递给了老汉,道:“大哥,弟弟我现在有军务在身,不能送你们回去,不过会有专门的人手带你们去安置地点,这些铁牌子你收好了,凭着这些铁牌子,便可以在相应的地方领取口粮。小亮,你跟着我大哥他们回去一趟,去找昌渚的冯大人,请他多加照顾。”

“是,樊哥,我保证让大哥大嫂住上那里最大最宽敞的房子,分到最好的田地。”小亮满口答应。

樊昌欣慰地拍了拍小亮的肩膀。

“不用麻烦这位兄弟了!”老汉却是摇头道:“大哥我也不求住最好的房子种最好的地,只需要有一间房子遮风挡雨,有几亩薄田能让我们吃饱肚子就好了,阿昌,这些年,我们在那边,只能住四面漏风茅棚,饥一顿饱一顿的。”

几句话说得樊昌又掉下泪来。”大哥,这些你不用管了,弟弟我是大明军人,大明朝廷有明令,对军属是有特殊照顾的,这不算是弟弟利用职权徇私。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苦日子过到头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脏兮兮的帕子,打开,里面却是一叠花花绿绿的纸钞:“大哥,这些钱给你,等到了地方,需要用钱的地方不要舍不得,弟弟现在有钱。”

“这是钱?”看着一叠花花绿绿的纸张,老汉瞪大了眼睛。

“当然是钱,是我们大明的钱!”小亮笑嘻嘻地道。”跟银子一样嘞。”

“大哥,这是我这几年的军饷,我以前孤身一人,吃住都在军营,也没地儿花钱去,这便攒了几百两呢,你尽管可着花,现在弟弟是副尉,一年有两百两饷银呢。”樊昌自豪地道。

“这钱我不能要,你留着,还要置地,说媳妇,我不能要你的钱!”老汉赶紧将帕子裹好了往樊昌手里塞。

樊昌抓住钱塞到一边妇人的手中。”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吃住都在军营,没地花儿去,以前大哥大嫂养我,现在我能挣钱了,就不能养大哥大嫂?再说了,我就是要说媳妇,还不得要大哥大嫂来给我张罗,拿着,都拿着,弟弟每年都有两百两饷银呢!”

“副尉是两百两,等樊哥再升到校尉,那就是四百两了呢!”小亮探出脑袋,又插了一句。

“这么多?”老汉惊叹道。”阿昌你真是出息了。”

“差得远呢!”樊昌略有些得意,伸手拍了小亮一巴掌。”你就话多,快走,把我大哥大嫂他们安置好了再回来。”

“好嘞,大哥大嫂,这便走吧!”小亮笑嘻嘻地道。

看着大哥大嫂和两个侄儿渐渐远去的身影,樊昌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消失了,用力的握了握拳头:“大妞,叔叔一定会把你找回来的。”

武陵郡,昭关,大将军府。

持续一个多月的被掳掠民众的归来终于进入到了尾声,这一段时间,整个武陵战区下属的三个郡都被彻底的动员了起来,将这些远离家乡的难民们重新安置了下来,可以说是上上下下都累得够呛,在底层的官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重新回到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的日子的时候,上官们却是没有时间让自己闲下来放松一下的。

贲宽刚刚结束了自己在昌渚的视察工作之后,就又一路赶到了昭关与大将军吴岭以及武陵郡守陈也,益阳郡守万福共同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小小的会议厅内,武陵战区的四个最高长官,个个都是憔悴不已,人人顶着两人大黑眼圈,贲宽更是又瘦了一圈下去,但四个人的精神却都是极其抖擞,迫使齐国将被掳掠的百姓归还,这不仅仅是大涨国威的事情,对于整个武陵战区而言,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吴岭举起手里薄薄的一本册子,看着三个郡守,道:“过去益阳,武陵,桃园三郡究竟有多少人已经不可考,但据粗略估计,齐人撤退的时候,从这三郡掳掠而去的青壮,孩童多达五十万。他们想要毁掉的不仅是我们的现在,还有我们的未来,不过他们的奸计终究没有得逞,现在这些人回来了,虽然只有三十余万人,但这仍然是我大明的一次伟大的胜利,同时,也会使我们武陵战区的实力大大的上一个台阶,要知道,当初被他们掳掠而去的,基本上都是青壮啊,现在过去了这些年,当年的孩童们,现在也可以算是劳力可以干活了。”

“回来的绝大多数人,身体都很虚弱,他们在齐国的时候,干着最重的活,却吃不饱,穿不暖,好多人的身体已经垮了。”贲宽的语气却有些沉重,作为在第一线亲眼目睹了几乎所有返回的被掳掠者的见证者,他却没有吴岭这样乐观。

“该死的齐人,肯定将那些最壮的人都给截留了下来,将他们藏起来了,我们应当再向他们提抗议,这才几年功夫,二十万人就没有了吗?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就是骨灰,也得给我们还回来。”

益阳郡守万福军人出身,脾气火暴。

“这就是气话了,不可能的。”武陵郡守陈也用力地摇着脑袋:“当初到底被掳走了多少人并没有一个实数,你要这样说的话,对方要求你拿出名册来比对,你怎么说?”

万福大怒:“陈也,你是站那一头的?”

陈也一摊手:“万兄,就事论事而已,这样的事情,齐人不捣鬼,那才是咄咄怪事了,就算还有,以后也只能采取其它的办法将他们弄回来,想通过正常途径肯定是不可能的了。现在不是考虑那些人的问题了,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回来的人安置好的问题。”

“陈郡守说得有道理,万郡守,这事儿就不要再提了,徒增烦恼,你真要跟齐人提出来,不过是让人笑话罢了。”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安置

吴岭看着三位郡守,缓缓地道:“虽然只有三十万人归来,但要养活三十万人也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人在齐国饱受折磨,尝尽了人尽苦痛,是带着希望归来的,渴望着能回到故土过上好日子,前期我们给他们准备了房子,越冬的口粮,不免将他们把希望又提高了一层,如果接下来不能将安置位题做好,只怕便会生出许多事端来。首要的问题,就是在越冬过后,要想办法让这些人都能吃饱肚子,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事关武陵战区稳定的大事。”

吴岭曾经饿过肚子,他在与皇帝秦风对抗期间,曾在山林间游荡了近三年之久,人饿急了会干出什么事情来,他可是一清二楚。

武陵郡守陈也摊了摊手:“说实话,我对盘活商业赚钱还是有些办法的,但这些事情,就不太精通了,还是请贲郡守出出主意吧,贲郡守经验更加丰富。”

益阳郡守万富连连点头,他出身军队,益阳作为连接大明大本营与武陵战区的咽喉,军事色彩更加浓厚,所以他才出任了益阳郡守。

而贲宽,是从小吏做起,从最底层一点一点的爬上来,最早在长阳跟随着马向南,干的就是如何让百姓吃饱肚子的活计。

贲宽清了清嗓子,看着几双充满期盼的眼睛,道:“诸位,虽然有了朝廷的资助,我们度过这个冬天完全不成问题,但未雨绸谬,却是必须的。咱们大明在处理这样的事情之上,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的先例可以效仿,我认为,首要的一条,就是要让那些已民安置好了的百姓忙碌起来。”

“以工代赈!”陈也眼睛一亮,脱口而出,这是大明以往在处理那些新征服的土地之后,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不不不,这个还不忙!”贲宽摇头道:“回归百姓在这个冬天的口粮是不用愁的,而且据我的估计,这些在齐地过惯了苦日的人,一定会很勤俭节约的,我们按照大明的标准给他们配备的口粮,说不定还能帮着他们越春。”

“不是以工代赈,那是干什么?”万富皱眉问道。

“第一步,要把土地分配下去。”贲宽不慌不忙地道:“对于农民来说,有了地,就有了希望,看到了希望,心思就稳定。”

“不错,现在各地不正在做这项工作吗?”陈也道。

“第二步,这个冬天要组织各地的百姓,好好的整治这些地了,他们都抛荒得太久了,先放火烧,再深耕一番,这样等冬天一过,大量的田地里的虫子也就被冻死了,土地的墒情便会变得极好,为来年的春播打下良好的基础。”

“是这个道理,可这也用不了一个冬天啊,其余的时间,怎么办?”吴岭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时间,接着问道。

“我问过司农寺的官员,这两天,在越京城的种子基地,他们已经培育出了不少在冬季里适合种植的疏菜,我们要大力鼓励回归的百姓种植这些疏菜。”贲宽胸有成竹地道:“这些菜种植周期短,成本也不高,不需要太大的人力物力,最适合他们现在这个状况,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回归百姓们能挣到他们自己靠双手挣来的第一笔钱,这就是希望。”!

本文网址:http://maqianzu.23quan.com/2976771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