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四百四十二章 狗胆子都挺大啊

第四百四十二章 狗胆子都挺大啊

推荐阅读: 封侯每次都是非人类大唐春晚唐浮生穿越魔皇武尊蝉动大清第一太子大时代里的小军阀北方之王北国谍影小白杨武动江湖武炼巅峰中华大帝国锦衣笑傲行我是军阀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明朝那些事儿老婆请安分千秋

(ps:这章还是有防盗,明天刷新后恢复正常)

朱劲松都快被这些蠢蛋们给蠢哭了。

朕,堂堂的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统御八荒,还能差了这几斤麦子?

朱皇帝瞧了瞧已经被翻好的土地,还有堆到地头上的杂草,干脆拍了拍刘狗剩的肩膀,笑着说道:“行了,都过来吧,咱又不吃人。”

等一众青壮试探着走到朱劲松身边后,朱劲松又扭头对张德全吩咐了一句:“让人去找找附近会做饭的厨子,朕今天在刘庙摆参四八,请咱刘庙村的父老乡亲们吃顿饭。”

四八席在宁阳算是极重的席面,开席要先上四菜碟、四果碟、四干果,再有四大碗、两大件、四小碗为主菜,中间上一次中间饭,其后再上四盘菜,四盘菜后还要再上四大碗,最后才是面食。

相比之下,满汉全席和孔府家宴这种所谓高大上的宴席更多的还是为了形式,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为了让人吃饱,四八席虽然也讲究礼仪和顺序,却能让人实实在在的吃饱。

而且朱劲松朱皇帝生在刘庙,长在刘庙,又是在刘庙村举的旗,在刘庙村拉起的队伍,摆四八席的席面,其实也有不忘本的意思在里面。

趁着张德全安排人去找厨子的功夫,朱劲松又往地里多走了几步,指着眼前一片刚刚翻完的土地问道:“除了这块地,任家里的地都怎么样儿?收成好不?”

刘狗剩嘿嘿笑了一声,答道:“还行,尤其是有了玉米跟芋头,每年都得打下不少粮食,劲……皇上你又给俺分了地、免了赋,这剩下来的粮食自然也就多了,再加上还能去工坊里做工,这日子也就好起来了。”

朱皇帝嗯了一声,又接着问道:“西乡里呢?我记得西乡里山多石头多,还好旱,收成一向都不怎么样?”

刘狗剩道:“西乡里的地不行,再怎么精心伺候也白搭,但是人家西乡里石头多,这些年靠着石头也不少挣钱,俺大姑家最近可比俺家强多了。”

朱皇帝再次点了点头,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这就好,能挣着钱就好。”

其实说起来也挺奇怪,宁阳县跟汶上县紧挨着,但是宁阳县的地势相对就平缓许多,种粮食的收成也要好上许多,而汶上县那边儿的地就不行。

而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只是存在于宁阳县和汶上县之间,放眼整个大明,类似宁阳和汶上这样儿的例子还有很多。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所有人都穷的时候,大家伙儿都能接受,甚至还能穷开心,可要是有人富有人穷,情况就不太妙了——富的会想着捞更多的钱,穷的心里也不舒坦。

这对于任何一个皇帝和朝廷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现在听说汶上那边儿也能靠着石头赚到钱,朱劲松的心里自然也就高兴一些——既然汶上县能靠石头赚钱,其他不富裕的县自然也能想别的办法。

想到这里,朱劲松干脆又接着问道:“狗剩子,任家一年能吃几回肉?西乡咱大姑家那边呢?

天煌贵胄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maizangdaqing.23quan.com/4238290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