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推荐阅读: 不见上仙三百年阎王提灯映桃花判官霸武独尊溺酒太岁跨界演员燎原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某某三伏难哄暖风不及你情深营业悖论[娱乐圈]短命白月光只想咸鱼恶魔的牢笼犯罪心理妻为上私房医生

那光幕消失了。

灿如白昼的光芒也随之退却,将原本满室的寂静安宁交还给了孤身一人的曹操。

烛火摇曳,将他一人的身影在背后的墙壁上拖出长长的痕迹。

他沉默着。

过了半晌之后依旧是一片安然的死寂,在场唯一会出声的存在,他满心的思绪仍然沉浸在那后世人的言辞之中。

好半天才有细微的声响渐起:啪嗒、啪嗒……

那是终于从他眼底滚落的泪,溅落在丞相宽大的袍袖之上,隔着层层的布料,却让他感受到一种接近炽热的灼烫。

原来他的眼泪也能达到这样的温度?原来他的血液还不曾全然变成被人鄙夷斥责过的冰冷?

他依旧掉着泪,目光看着自己的手。

这是双已然沾满鲜血的手。

他在乱世中沉浮,杀过了太多人,也见过太多人的死亡。碾碎过太多人的生命,也叫太多人沦为尘埃。

他做过官宦人家走狗飞鹰的纨绔子弟,也当过皇帝亲信一时崭露头角的朝堂新秀,看过笑意逢迎的脸庞,也见过冷眼不屑的讥讽。

可是那些曾经不屑于他的人呢?他们有哪怕站到和他交锋对抗的同一平台吗?

董卓、吕布、李傕、袁术……

袁绍。

那些曾经挡在他面前,甚至眼瞧着比他强大的敌人,一个个最终也都没能战胜他。

哪怕他也遭遇过失败,面临着坎坷,可是他的生命始终就像遇风便涨,火烧不尽的野草,在挣扎中始终能够把握住那一线反败为胜的希望。

被击溃了就重新募兵,被驱逐了就征服回来。

在万般坎坷中他摸索出一条血路,千万人指责也从不后悔地前进。

可当曹髦的下场放在他的眼前,尽管只有那么短暂的一瞬间,他却也心神稍一露出破绽,怀疑过这是否是因果轮转、报应不爽。篡位者的下场是反被自己以为可以相信的下属背叛,迎来反被篡位的结局。

可是曹操到底是曹操。

当他的眼泪依旧为着儿孙的烈性而流的时候,那份罕见因为未来的悲剧而动摇的柔软已然被他自己撕裂。

他仍然为着曹髦的下场痛苦,为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悲慨。可是翻腾的悲戚背后,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复杂的欣慰,一种稀薄但确实存在,甚至让曹操的嘴角其实也带着笑意的骄傲。

能有这样的儿孙,怎么不值得自豪呢?能有这般类己,延续着自家风骨,在精神上悲壮的子嗣,曹操为什么不能喜悦呢!

悲喜交加,又哭又笑着,他攥紧了拳。

“去喊子桓来。”

司马家肯定是要去死的。

不用相同的鲜血不足以告慰原本未来上,曹家人、曹魏政权、乃至于正如后世人所说,两晋南北朝因为其而流的血——如果算上后者,整个司马家的血也无法抹平吧。

他想着他听闻见的那些动荡的惨剧,是哪怕已然见证过乱世的人,都难以直视的混乱和血腥。

而再想到其祸根在何处,那份难以压抑的杀意就更浓重了几分。

可是要对司马家动手,曹操到底得先和曹丕通气,让他知晓未来的一切起因与根源。

他这会可不想再搞出什么夺嫡之争了。曹丕未来既然听上去不算混账糊涂,那他也没必要让他因为父亲对着他身边亲近的大臣动刀子而耿耿于怀乃至于心生惶恐。

最重要的是,别因为不明真相想捞司马懿,在那边跟他爹暗暗较劲——!

除此之外,

老当益壮,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发表者,前不久才亲身上阵打完赤壁之战的曹丞相站起了身,伸手揉了揉自己的手腕。

——有些孩子,那可真的不打不成器啊!

眼露凶光.jpg

“司马家真的全死了?死干净了?连曹丕都没有给他们求情,十分流畅且利落地死了?”

孙权拉着周瑜的手,带着点惊疑不定地反复跟着自家都督进行确认。

周瑜倒也没有什么不耐烦,他知道孙权不是因为真的不相信他带来的消息,只是在这样巨大的冲击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反应。

所以他只耐心地一次次对着吴主点头,表示这确实是事实,不是他们的臆想。

“这——”

孙权咬了咬牙,面色有些难看:“我们内部的举动,可没办法影响江对面曹家人的想法吧?”

虽然当初天幕结束之后,那洋洋洒洒浸满血迹的史册实在是给他开了个大眼,心神震动之外也忍不住产生了一些诸如司马家真该死啊这样的暴言。

可是感叹归感叹,厌恶归厌恶。当理智回神之后,孙权当然还是自家人忙自家事,重点都落在好好操心一下自家人才的寿命长短问题。

他手可没那么长,也没那么多闲心思去帮曹家人处理内务——要是司马家领兵打过来了,那他还说顺手针对一波,没有的话,难道当曹魏那边的警惕性是假的?

他这些年光忙着在继续既定大政方针的同时,笼络招揽天下名医,在京城官方下令开办专门培养医师的医馆,希望提升东吴医学水平呢。

幸好他在赤壁之后,有着声势大涨的周瑜从旁辅佐,对于东吴的掌控也更加得心应手。

这样没有什么先例的折腾,靠着他带着周瑜去和本地的一些富商聊了聊,有了还算充足的资金供应之后,兴办的阻力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大。

孙权虽然自己不太懂这个,但是看着自己请来坐镇的医师都对他说,新进来的一批学生资质都不错,尤其是一个叫做董奉的童子,学习很刻苦并且天资禀赋,自觉自己这样的措施也算是让东吴朝着一条比历史上更好的路上走了。

你别说——虽然最开始,孙权的本意只是想让自己看重的人才活的更久一点。可是当事情都走上正规之后,他才突然灵光一现,把这事另一重上的好处给琢磨明白了。

这培养出来的医师,还可以往军队里头塞啊!

北方军队南下,难免要克服的一重困难叫做瘴气——可是谁规定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不恨这瘴气呢?

人只是习惯了,症状因此轻多了,不代表真的不难受了啊!

最起码本来对于交州地区,孙权都有点不得不放纵士燮,让他在当地做半个土皇帝——毕竟交州那块地比江东的气候还让人难熬,对于那块来说,他们江左都算北方人!

可现在有了新的医师兜底,他觉得对于交州的管控都可以跟着加强起来,天天琢磨着士燮什么时候出点事才好。

——然后忙着想着南边事情的吴主,一回头就发现北边整个风格都不对头了起来。

“……就像主公你想得那样。”

周瑜把这话说出来,自己都感觉后牙根有点痒:“——曹魏那边,应该也看过天幕。”

要不然怎么才能解释,好端端地,在东吴自己没插手的前提下,曹魏自个就把未来一切问题的祸根给解决了呢。

君臣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如出一辙的沉默。

“……那,”好半晌,孙权才恍惚地发问:“公瑾你觉得,隔壁蜀汉看没看过天幕呢?”

周瑜跟着想起了那比他们估算得更早拿下益州的刘备一行人,想到了自己这边试探性的交锋,结果好似被早有预料一般拦下。

这些举动,本来也可以用他们对刘备曾经起的杀心,或者诸葛亮等谋臣的能干来解释。可在曹魏和他们自己都看到了天幕的前提下,却不得不让他们开始思考,是不是多出了一种解释。

“魏、蜀、吴,三家刚好都能看见。这不是,就,正好了吗?”

很符合那天幕的恶趣味……

默认下这个真的很有诡异的说服力的说法,两人对于下一步的规划,突然间都有些棘手起来。

只有自己知道未来,进而可以抢占先机的情况,和大家都知道未来的情况,那差距可不止一点半点啊。

“并且,”孙权的脸色更尴尬了起来,在周瑜有些恍神回望过来的眼神中,他小心翼翼地发问:“你觉得,对方不知道我们也看过光幕的几率,能有多少呢?”

——在东吴大肆招揽医师开办医馆,加紧搜刮大户财富,甚至在海边开始建造远不止江河运行规模的海船的,前提下。

周瑜:……

坏了,因为面对的窘境太死局了,所以光幕一结束他们就风风火火开始操办起来了,完全没考虑过遮掩。

毕竟第一次结束之后,他们也没见另外两家也看过啊!怎么就这次不同了呢!

“……我们的海船,建设得如何了呢?”

周瑜最后只能问出这个问题,才发现自己被天幕两次的不同待遇给无意识坑了一把,有点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感触的周郎闭上了眼,说出口的话都带着点自暴自弃。

东吴(双手张开):别慌,总之先让我们来找一找美洲到底在哪里。

消息传来的时候,刘备也没端得住自己在儿子面前的沉稳。

原先甚至就操着宝剑坐在刘禅旁边,逼着对方哪怕眼泪都已经在眼眶中打转,也只能一边擦着泪花,不敢让水渍滴落在书简上,一边大声地跟着书简上的文字诵读起来的蜀主站起了身。

——别怕,虽然看上去很凶残,但刘备其实真的是经过认真考量的。

刘禅此刻正经在读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圣贤经典之书——刘备是想过,让对方在经典诵读之中陶冶情操,提升气节。可是奈何,学了一会之后,当爹的就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

刘禅倒不是说完全不会,他不是傻子。刘备给他特意挑的都是《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左传》这样,实际功利性很强的著作,想得就是让他多点治国的本事。

——可是他木啊。

抽一段书出来,背诵倒不是什么问题。可是问他个人对此的理解和见解,那是真的沉默半天没办法给他老子一个回应——刘备知道他现在年纪还不大,但这幅就是不开窍,傻不愣登看着他的神色,是真的让性烈如火的老父亲气得心口疼啊!

他后来尝试了多种方法,终于摩挲清楚了部分的原因。

刘禅他懒,或者说,小孩好玩……

所以能够不用脑子去认真思考就不想去思考,能够分神想想别的事情就开会小差。对身边人的喜好也是能捧着他陪他玩的就喜欢——为此刘备还发了邪火,把他身边的侍从都给筛选清理了一波。

性格上的偏差已经初现端倪了,这紧要的哪里还是让他读圣贤书,是把他整个性子给磨过来,正过来!

所以刘备特意跑去找诸葛亮,请他帮忙编了一本,刘禅专用正性养身典籍——内容主要由历史上以气节、大义著称的人物事迹为主,伴以孔明先生出色的富有感染的文字,力争让刘禅幼小的心灵受到足够忠义大气的感召。

他拿着剑来威逼,也实在是被孩子教育这个能够贯穿华夏历史始末几千年的难题给弄得心力交瘁——让一个年纪不大,原本都没怎么被父亲关心教养过,被保护得太好的孩子,一下子完全扭转自己不好的脾性,实在是太难了。

刘禅看书确实会被打动——诸葛亮在这方面的文采,是让刘备这样一个已经成年很久了的汉子看了,都忍不住潸然泪下的程度——这眼眶里的眼泪,有不少其实是看书看的。

但奈何他总不肯一开始就定下心去看,总走神不走心的……

在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从好声好气到厉声呵斥,试图让刘禅专心之后,终于丧失了耐心的昭烈皇帝选择把刀抽了出来——当然是吓儿子用的。

效果简直立竿见影。让哪怕对自己说了很多次,要学会忍耐戒躁的刘备看了,都不得不长舒口气,承认有些熊孩子真的得靠吓。

养孩子真的好难……

但一想到自己放手不管儿子的下场,就是那让他魂牵梦萦,每想起来一次,都有刘禅房旁边的一颗树要遭殃的,乐不思蜀。刘备每次都只能痛苦并满怀希望地继续。

可是在这样的大事面前,也顾不得刘禅的教育问题了。

刘备匆匆收了剑——留下的话,他怕小孩因为害怕想把剑拿走丢掉,反而伤了自己——对刘禅交代了几句,自己出了内室,出门没多久就看见在等他的诸葛亮。

“先生——”

他没把话说完,就看见对面面色沉重地朝他点了点头。

“除了东吴以外,这下确实能够确认,曹家也看见了天幕了。”

刘备顿足。

这天下的局势,又要动荡起来了吗?

曹髦知事以来,就知道自己的家庭和一般人的是不太一样的。

除了生父生母以外,他还有一对养父母,是全天下第二尊贵的东宫太子夫妇——对于曹髦来说,也许他们还要更加亲密一点,是抚养他真正长大的爹妈。

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做曹芳,虽然哥哥和他不是亲生的,却有着同一对养父母。

他们对他都很好,即便不是亲生的,却和亲生的也没什么两样。

只是曹髦有的时候也会迷茫:

他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家长们,包括他的祖父,当今陛下——一个还活着就偷偷让他爹以后给他上文帝谥号,说当初因为这件事打都挨了,决不能最后挨打的理由还没捞到的奇男子——总会看着他的脸,以为他不知道地在背后偷偷抹眼泪。

可是这些对他来说只能算是偶尔会有的一点点小小的烦恼,不多时就会随风散去。

太子没有亲生儿子,就把他和他哥当做亲儿子养。而他哥比他大了快十岁,兄弟之间也根本形不成什么竞争关系。

他这一辈子会过得很快乐,很幸福,终于能够钟情于他的作诗绘画的爱好了。

晚安,高贵乡公。

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本文网址:http://lishiguanyingcongjingdikaishi.23quan.com/5244634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