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推荐阅读: 小药奴你老婆不要你了镇北王反派剧透我一脸悔教夫君觅封侯(双重生)美好童话拯救他【快穿】顶级攻略[穿书]金丝藤我的能力藏不住了回南天任务又失败了全星际唯一双精神体我一唱歌你们都得死宦海浮沉爱情买卖[快穿]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那些穿成镶边女配的女孩们表妹柔弱香江神探[九零]怪物复苏

【在这种相当于直接初生牛犊不怕虎,儿子干脆和自己亲爹抢权力的情况面前,孙权竟然只是稍微敲打了孙登一下,(可能)用宠爱孙和的方式让他感到一点危机感。

这还不够宠啊?

行吧,反正这件事还有后半段。

孙登确实感觉到了亲爹的限制和敲打。所以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稳固,在232年他二弟孙虑去世的时候,他趁机借此为由直接从武昌跑回了建业,并且赖着不走了。

——前提是,没有孙权的旨意,他自己无诏跑回去的。

然后孙权没有一点的追究和表示,同意了他的留下。】

曹操:……

他突然有点想收回自己先前的发言。

他感觉自己是不可能对一个儿子这样宠的,江对岸那孙家小子好像没他想得那么冷静精明的样子。

对自己并没有多少自知之明的曹丞相如是说道。

【……家人们,我再给你们一个时代背景的前提:

在三国,不论是魏蜀吴哪一方,他们都是明文严禁官员随意奔丧的。

且不论蜀汉那边,像刘禅这种,虽然没什么能力,但是对于诸葛亮的话好歹是真的在听,基本按照当年《出师表》在安排的人,他在诸葛亮死后都不允许官员给他奔丧。】

“……”

诸葛亮听见后世人的评价,一时竟有些五味杂陈的沉默。

其实。他在心底找回之前的论述,品味了几番,最终无奈地叹着气承认:他心里对于这个结果,竟然是有几分预料的。

毕竟在那宋朝之前的朝代,它们评价自己之时,用来强调的君上都是刘禅。

诸葛亮隐隐可以猜到自己当时的地位,既然少主无能,性格也有些软弱,面对自己无法处理的政事,恐怕大部分都会全心交付给他吧。

他,作为被主公托孤的对象,对于少主来说,应该也算是值得信任和亲近的长辈了吧?

可是啊,诸葛亮苦笑着摇了摇头,握着羽扇的手更紧了几分。

刘禅很听话,却不够聪明,不够勇敢,没有被他教导着走上一条明君的道路啊。

——怎么偏偏在这件事情上,不足够听话呢?

【就东吴自己内部的案例来看。有个叫孟仁的人,他为了给母亲守丧离开了岗位三十五天,回来之后差点就被孙权弄死,因为有人搭救才幸免于难,最后成功因此入选二十四孝。

由此可见,在乱世你是真的得好好认真工作,因为上司各个都是效率至上的事业卷王,像奔丧这种原本和德行孝行紧密相连,在东汉应该被鼓励的行为,在乱世都不值得太过重视。

而孙登一不算给父母奔丧,他只是死了弟弟;二不算普通官员,他身为太子留在武昌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三没有孙权的首肯,完全属于擅离岗位。

放在其他疑心很重的皇帝手下,被扣上个谋反的帽子都可能不为过了。

结果孙权这个疑心并不算低的人,最后什么都没说,跟孙登是他自己喊回来的一样,轻而易举就放过去了。

这种宠爱,是孙和那种“被弟弟姐姐进谗言污蔑”就失去的“宠爱”,能够相比的吗?】

孙权:谢邀,当然不能够比了。

坐在身旁的周瑜向他投来了一个足够锐利的眼神,分明脸上是带着笑意,却无端让被注视着的孙权只感觉不寒而栗。

想要对于这种待遇表示不满,但是细想又恼火地发现自己确实逃脱不了干系的吴主咬了咬牙,半带着悲愤回复起后世人的问题来。

他对于孙登那小子,已经是到了他自己都觉得是在溺爱的程度了吧?

——最起码公瑾已经觉得是这样,并且肯定打算事后和他好好算账了。

颇有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感受的孙权眼神慢慢放空:

他对孙登都宠爱成这个样子了,要是那孙和真的宠爱冠绝诸子,比孙登还过分,那么公瑾的火气和教导,恐怕得更上一层楼了吧。

所以,绝对,不可能再比孙登宠爱了。

【至于孙登临死之前推荐孙和为太子这件事,可信度也很微妙。

因为不管他推荐还是不推荐,孙和作为孙权的三子,在二哥孙虑和大哥孙登接连离世的前提下,都已经具备了立储的一大条件:居长。

在孙权并没有立后,差不多所有儿子都是庶子的条件下,当然是谁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更高。

孙登临死之前还必须得嘱托一句?有这功夫不如多为自己亲儿子要点好处。】

“那看来,孙和的势力和孙登的,应该有不少都是重合的吧。”

刘彻挑眉,一针见血指出这种说法最有可能诞生的来源。

“因为前后两位太子身边围绕的势力都差不多,很容易就给人一种,前者将自己势力托付给后者的错觉。”

但实际上,很有可能只是前者身边的人,主动选择或者被迫选择继续追随新的太子,以保持自己作为太子羽翼的显赫地位而已。哪里来得继承这种说法呢?

【而孙和还有一条记载也真的很容易让人品味出其被粉饰的地方。

就是他在二宫斗中,仿佛一直处在一个被动的被攻击的位置,经历了各种的污蔑和抹黑,最后失去了孙权的宠爱而被废。

好一个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亭亭玉立的白莲花啊——一般人恐怕都不了解,孙权对孙和势力真正起狠心,导致陆逊死亡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吧?

拜托……孙和都直接派人在他老父亲的床下偷听了,床下偷听懂吗?这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的事情?】

“……”

孙权:????

什么玩意?后世人你再说一遍?这混账儿子干了什么?!

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后世人口中的行为到底指向什么,孙权愣在了原地,艰难地将原话在心中重复一遍。

周瑜的脸色也难看了起来,而这次自然不是冲着孙权对儿子过度的溺爱而去。

“他怎么敢这样做的?”

难以置信,不可理解。东吴君臣恍惚地对视一眼,在彼此的眼神中看见了相似的迷茫和错愕。

“——那岂不是说,主公连身边人都被收买了吗?”

那他的人身安全该如何保障呢?那东吴还真的有所谓上下权威、秩序稳定可言吗!

周瑜沉下脸,眼神透着寒意。

【虽然史书,包括现在有些人对其的记载和描述很有偏向性,十分春秋笔法地将整件事情大概会讲成以下这样:

是作为鲁王党的杨竺先和孙权谈话,提议立鲁王为嫡嗣,而孙权压根不在乎孙和的死活,表示了同意——也就是说,是杨竺和孙权先打算对孙和的太子之位动手的!

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

他孙和只是,“恰好”,当时有使者藏在亲爹的床下,偷听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并把事情告诉了他。

他是为了自保,才暗中联络了陆逊的族子陆胤密议,请他让陆逊上疏表谏。再让自己的太傅吾粲也几次与陆逊通信,希望他能够为自己多说几句好话。

而陆逊自然是深明大义,很快就被他孙和的“悲惨境遇”给打动了,屡次上疏极力地陈述嫡庶之分,又请求进京面见要为他据理力争,结果因此被孙权疏远厌恶最后自杀了呜呜呜。

虽然我不敢说,但是我觉得全是我爹要抢先废掉我改立那个鲁王的错误,我是无辜的呜呜呜呜。陆逊好可怜,我也好可怜哦。】

孙权&周瑜:……

Yue!!!!!

“这个儿子不能要了。”

面容都因为这番论述而有些扭曲的吴主,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只感觉胃里一阵翻腾,隐隐有种被恶心到接近作呕的感受。

他大概猜的出来这是后世人故意为之,也不知道未来人们一般会把这样说话的人要么喊成绿茶要么喊成白莲花,却从心底里隔着时光长河与厌烦这种调调的人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是真的恶心啊!

“陆逊倒是真的可能无辜了,但你小子有什么好为自己贴金的啊!”

孙权深吸一口气,将那种恶心的感觉咽了回去,额角的青筋随着他愤怒和激动的情绪阵阵地挑动起来,让被气得大脑都快有点缺氧的吴主更是头晕目眩。

他虽然还没完全理清楚陆逊为什么会死,可是却已经可以笃定,且不论那孙霸和孙和之间的争斗,背后到底有没有他的授意和支持。

但是这次他对孙和可能有的处罚,孙权自认那简直天经地义合情合理,谁来了都不应该指责他做错了吧!

无所谓,就算被骂,他也坚持自己没做错。

能干出这种事情的儿子已经不能要了,能不能告诉他是他那个姬妾生的,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行不行?

【但是这么理下来,大家想必也应该看得出来,整件事情被模糊过去,但是真的很重要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吧?

为什么你孙和会有使者能够在你爹床底下偷听,还正好就偷听到了你爹和别人聊要立谁为嫡嗣的问题呢?

这难道还能是偶尔和碰巧,你就干了一回,正好就撞见这样的大事的吗?】!

本文网址:http://lishiguanyingcongjingdikaishi.23quan.com/5122243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