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推荐阅读: 撩了反派后作精带球跑了犯罪专家成为黑红女星后黑豹上将的冲喜新娘[穿书]反派剧透我一脸怪物复苏清穿之团宠二十四阿哥宦海浮沉剑阁闻铃皇冠梨售罄任务又失败了女仵作凡人修仙传仙界篇替身男配只想赚钱为我心动少帅你老婆又跑了香江神探[九零]我一唱歌你们都得死我的能力藏不住了天道误我洄天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

秣陵

“刘玄德那边,最后还是成功到达蜀地了?”

孙权捏着那份简短的战报,还是有点不甘心地再问了一遍。

两年前有天幕在孙权面前降世,虽然大部分内容要么在剖析古人,要么在分析那遥远到不知道多后的明朝。

但其把孝景皇帝的人生境遇,帝王心术尽力展现在他的面前,让他也算收获颇丰。那景泰皇帝后继无人的下场,也足以使他心生警戒。

但对他具有最大价值的信息,还是那开头几句联想到晋吴景帝的调侃,那言语不经意之间门泄露出来的信息。

“果然是人中豪杰,”他说起来不免有几分叹息,半蹙着眉,又有点不甘的忿怨:“可惜,那时我们也不能拿他如何。”

在知晓刘备未来的竞争力之后,孙权便和鲁肃、诸葛瑾,以及之后接到消息匆匆赶回的周瑜商讨了半天,但最后还是只能半带着无奈地认下了原先联合的方针,就连对此一向不算感冒的周瑜都不得不同意。

因为以南方的这点根基,要想和北面的曹操单独抗衡,到底还有点为时尚早。想要自己吞下蜀地,力量却也有些捉襟见肘。

孙权倒也想过要不干脆刺杀刘备——什么名声倒不是重点的顾忌,面对强敌极慎重的态度,才是应有的手腕——可是也不知道是他遮掩的功夫还不到家,还是刘备对他从没放下过警惕。他特意观察了一段时间门,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乘之机。

那么与其无谓地紧张同盟之间门的关系,倒不如以退为进罢。

眼底是很沉静的一抹冷意,脸上却露出了个自然的笑来,江东之主偏头看着之前安静地等待他收拾好心情的青年人:“公瑾觉得,蜀地内乱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一山怎可容二虎。刘备未来既是蜀汉之君,现下的益州牧刘璋又当何处呢?

“——好一出引狼入室啊,但我们一直旁观,倒不太好吧。”

周瑜应和着他的话语,长眉一挑,脸上也跟着露出一个自信中带着意气风发的神气的笑来。

“那是当然。”

他的脸色还带着点由于先前征战水土不服的病态,可是目光的熠熠却全然超脱了生理的虚弱,神采飞扬地骄傲着。

但他刚张开口,还没来得及回复主公的询问,猝不及防便被角落中突然亮起的白光晃了一下眼神。

周瑜下意识伸手遮掩住自己的眼眸,眉头紧蹙,一个箭步就挡在了孙权面前:“这是什么——?!”

身后人的手掌按在了他的肩上。

比起第一次遇见这种场景,还没反应过来的周瑜,孙权的眼神是霎时兴奋起来的。

“这是神迹。”

他轻声在周瑜身后说着,安抚着神经紧绷起来的臣下:“我先前告诉过你的,神迹。”

而比起经验竟然称得上一句丰富的江东这边,曹魏和蜀汉的反应自然是更加手忙脚乱。

曹操这边倒是还好。

他自己刚巧一人,独处在室内闭目沉思。

眼下的局势已经逐步发展到了他不得不为的时刻,他对汉室残存的感情,也在时间门和世道的打磨下淡去。

可是以下克上的行事终究需要谨慎,而他又隐隐明白,有些人是不能帮助他处理这些事情的。所以一切的细节都只能密存在他自己的心中,等待着时机的来临。

而那光幕的夺目却打破了他的思考。

合着眼也能感受到屋中突然平白多出一个光源,戎马半生的人物瞬间门冷凝着瞪开双眼,然后准备防卫的动作就被这般称得上怪力乱神的场面震住。

但周遭毕竟没有他人。平复下心绪,他倒也还能拧着眉,锋利且带着疑虑的眼神小心地打量着白光。

刘备这边却是能说上一句兵荒马乱了。

他原本正和诸葛亮商量着如何对付处置刘璋——早在当年隆中的时候,战略眼光非凡的谋士就犀利并尖锐的指出了荆州之后必取益州的方针,此刻不过在努力将其实现而已。

突然出现的光幕是实打实地将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处在他人地盘之上的君臣吓了一跳。

浑身瞬间门一颤,瞳孔针缩着,刘备下意识摸向腰间门常佩的武器,凌厉的甚至带着些杀气的眼神,森然地直直刺向光源的来处。

然后便是茫然。明白方才二人的交谈未曾泄露,可是却对这番局面无从下手的君臣一时之间门面面相觑起来。

“这是,什么?”

迷茫的疑问方才问出口,那诡异的白光又是一振。

确保自己吸引足够了所有的眼球,它终于开口。

【大家好!我们这次视频的主题,应该叫做《汉末三国人物志》。

其实我本来是只想和大家好好聊聊,在现今中文互联网上,风评莫名其妙就是很差,三国之中存在感最低的东吴,或者准确点,孙权的。】

孙权:啊?

发现后世人的画风好像和他第一次听闻之时不太相同的吴主愣了一下,继而狠狠皱眉。

“我为什么风评很差?那什么存在感很低?”

你上次明明还夸我,说我对于南方的贡献很大,是吴大帝的!

感觉到自己整体形象好像在后世很多人眼中并不算好,孙权的脸色一时有些微妙。

【但是后来想想也是,汉末三国是个连贯的时代。

我如果单纯聚焦孙权的话,到底还是会有所缺漏,针对他面对的问题延伸出去,那还不如干脆直接讲全了。

那么我们先从曹魏,或者说,曹操本人开始,来讲汉末。】

在听见那天幕提到了江对面那个熟悉的名字之后,眉心就隐隐有些不妙乱跳起来的曹操,心中的警铃瞬时大作。

为什么是他?这言辞激昂议论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汉末,三国。

思及眼下南方割据的局面,他的眸色暗沉下来,明悟了这东西的价值所在。

“也就是说……”

这是,未来吗?

他天性的多疑使得他始终怀揣着一份不敢全信的迟疑,可是那声音言外透露出来的种种信息,都在他足够敏锐的神经上扩散,使得他下意识便分析出那个值得震撼的事实,且不得不去相信。

这种肉眼可见,绝非外力所能为的事物,都已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那么——曹操的呼吸有些压抑着的急促,眼睛凝视着天幕。

他可以相信吗?

他能够相信吗?

光幕从不管观看的人的质疑。

【东汉朝廷之所以灭亡,实质上是一个有些复杂的问题。甚至和皇帝的所谓明庸没有太多关联。

桓灵二帝的昏庸,虽然能让刘备痛心疾首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忆他俩君臣情深的时候还不忘点他们一句。

可是无论是和前面的胡亥,还是后面的徽钦二宗以及杨广之流相比,都能喊上一句小巫见大巫。

事实上,东汉的灭亡完全是从根本上腐朽了,其赖以延续下去的基石与支柱,被无情的摧毁了。

它的中央和地方,呈现出了完全的割裂态势。

代表地方的豪强地主,也就是所谓士族们,与中央权力进行了彻底的决裂。其势力之后的不断坐大,更是使得天下无可挽回地走向分裂,整体的政治生态也慢慢向着士族政治滑落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汉的灭亡并分裂成三国是一种必然。而三国最终归晋,也是一种大势。】

“晋?”

尽管最初被天幕打了个一脸茫然,蜀汉君臣的头脑却依旧是迅捷地跟着其论述在运作的。

曹操能够得出的结论,他们自然也称不上艰难。

只是在得出真相之后,刘备咬着后牙根,对这个结果完全没有办法接受。

“既然都是曹魏了,那么那曹贼必然篡位。”

他没能成功光复大汉江山,这是第一重知晓未来的打击。

可“但为什么最后会冒出来一个,晋?!”

鹬蚌相争而被渔人得利的下场,是进一步的第二重打击。

【这个话题,最早还得说回东汉中央的矛盾。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东汉中央朝廷的政治怪圈。

东汉皇统屡绝的特殊局面,使得很多皇帝是幼年继位,大权因此被太后把握在手中。

外戚集团趁机侵夺皇权,再加上自己本身大多作为军功贵族集团的地位,分布在朝廷上下把控权力。

虽然也为维护东汉朝廷的稳定发挥了贡献,比如章德窦皇后临朝称制之时,就曾经派遣窦宪大破北匈奴,成就了“勒石燕然”的佳话,助推东汉王朝达到了其鼎盛时期“永元之隆”。

可是却也飞扬跋扈,专权恣意,连选官权都不过是他们手中的玩具。

面对这样的权势,日益长成的皇帝自然会心生不满,想要夺回权威。却又因为长成于深宫之中,身边所最能拉拢过来的势力,只有对他们来说最为亲近的宦官之流。

于是宦官的力量也就随之壮大,并在皇权的支持下与外戚相抗衡。

比如安思阎皇后曾经废太子,立少帝,并在少帝死后秘不发丧屯兵自保。结果却被中黄门发动宫帷政变,迎立废太子为顺帝。

这样一次次的轮回,东汉中后期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专权独大,皇帝隐忍发育,宦官帮忙夺权的循环。

直到这个平衡被打破。】

“这样的循环,都能称得上一句,平衡了?”

他的语气带着点隐忍的火气,仿佛用词都是咬牙切齿般从缝隙中挤出来的。

黑暗之中只有那白光柔和地明亮在他面前,反映出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本文网址:http://lishiguanyingcongjingdikaishi.23quan.com/5102966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