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蓝衫传说 > 第七十五章:流民

第七十五章:流民

推荐阅读: 三国之大秦复辟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奸相:从皇后寝宫开始佣兵的战争明末边军一小兵武极天下绝世唐门民国第一军阀抗战之兵魂传说3D帝国拳皇之路红色警戒之民国墨唐千秋镇国神婿楚氏春秋十万份穿越后回归新书本王在此长生仙缘:从照顾道兄妻女开始

公元1o99年,大宋哲宗元符三年夏,天降暴雨达数日之久。5年前经过改流的黄河河堤,终是在一声悲鸣中,轰然而塌。内黄决口,东流断绝,黄河之水复向北流故道而去。滔天的黄水带着无尽的泥沙,迅即冲向两岸。河朔、山东两地一时间,屋毁田淹,浮尸遍野。

哲宗大怒,立即下旨,夺督水监主官吴安持、郑佑,修河司李仲、李伟等人官职,即刻投之远地,不复再用。又令政事堂督令工部、民部即刻救灾,朝堂大乱。

此时,河南往山东的方向,肖遥与武松二人,正艰难的走在满是泥泞的道路上。放眼望去,大雨如注,前方一片的晶亮,被雨点落下击打的坑坑洼洼,一片麻点。

看上去平整的路面,一道道水流冲刷过的痕迹,随处可见。马蹄落上,直没至脚踝。二人下摆上早已是一片斑斑点点的。

“二哥,咱们人手实在有限!便是如此接应,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如何是好?”武松坐于马上,皱眉叹道。

“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总强于什么也不做!”肖遥面色坚定的望着前方,缓缓说道。他与吴用当日商议之后,全府上下即时动了起来。漪月亲自指挥,派墨砚自各处大肆收集粮食,不几日,已是将家中所有粮仓塞满。

又使人将吴用购的布匹,木绵等物赶制成各式衣物、被褥等。吴用整日里脚不停歇的里外奔走,将所有需要的物件,各处细节一一打点精细。李逵此时倒是显出作用,带人往来背负,有蜀中三鹰帮着,终是在大水爆的前一天,将各项所需备齐安置好了。

只是那于流民所居之地。实在是来不及搭建了。只得草草以延绵几里的大棚暂且遮雨。小妹带着郭定和扣儿,每日里便是熬粥,分给不绝而来的流民,还要安排郎中,给患病的流民诊治。依着肖遥的嘱咐,对于患者必须行隔离之法,不得使其与其他人混杂一处,以免有传染病扩散,造成灾害后最可怕地役症。整个竹园上下。都是累地脚不沾地,筋疲力尽。

幸得流民感激肖遥收留的恩德,自组织一些强壮的,随着吴用安排,协助接收、安置之事,这才稍稍能让人喘口气儿。

一时间,竹园主人肖员外救助难民的仁义之举,遍传河朔山东之地,被谓为万家生佛。各处流民遂纷纷涌来。以求收留。京都民众,哪料得这竹园主人,向日不显山露水的,一出手,竟又是这般大手笔。其仁侠慈悲之心,带动的京中部分富户。纷纷解囊。一时间,京都内遍设粥场,为灾民施粥。肖遥初涉京都,陡然间,便已是声名鹊起。时人但提起竹园,均是纷纷翘指。

眼见的往京都汇集的人数越来越多,政事堂章等人大恐,唯恐动乱,遂上禀哲宗。下封镜令。使流民分往附近州县而去。又使人往竹园传旨,盛赞竹园义行。但亦禁止竹园再续收难民。以防不测。令肖遥将所收之民,登记造册。送呈户部备索。

后面众灾民进京不得。一时间哀哭遍野。河南境内。漫山遍野地。全是扶老携幼。强撑着孱弱地躯体。往未卜地前方挪去。东京方才稍定。

大篷车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lanshanchuanshuo.23quan.com/631006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