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 章 红颜祸水【三】

推荐阅读: 默读太岁皇贵妃七天七夜营业悖论[娱乐圈]这题超纲了阎王乐可(校对版+番外)判官妻为上三伏警探长飞鸥不下魔道祖师标记我一下碎玉投珠跨界演员含桃崩原乱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史记》中说,褒姒生性不爱笑,悄悄说一句,周幽王,人家褒姒为什么不爱笑你心里没点数吗?

人是不爱笑吗?人是不爱对你笑吧。

毕竟是褒国兵败被献上的礼物,谁高兴得起来啊。】

西周的诸位君王有幸是能够收听到天幕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直接轮到了他们周朝。

而周幽王的时空则有那么亿点点的尴尬,刚好卡在了周幽王刚刚登基没多久的时候。

褒姒?是褒国的美女吗?

他的确对于攻打褒国有些兴趣。

但是烽火戏诸侯?那是什么东西?他怎么听不太明白呢?

而且什么幽王,一听就很晦气,无论如何说的都不可能是英明神武的自己!

他倒是对自己挺有信心的。

周平王:……

想起那个废长立幼,致使周氏衰微的父王至今仍旧难平心头之怨。

想到如今诸侯王坐大,周王室竟然成了空架子,致使自己这个周天子当得如此狼狈,他是半夜起来都要狠狠踹两脚的程度。

至于褒姒……

周平王其实早已不记得那位美艳的女子的模样了。

但好像确实……不爱笑?

不过虽然他那个父王确实很荒唐,但是……烽火戏诸侯?还千古留名?他怎么没有听说过?

【为了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特意点燃了原本专门为了召集援兵而设置的烽火台的狼烟,然后与褒姒一起观看,当褒姒看到诸侯以为外敌入侵而兵荒马乱地匆忙率兵而来的狼狈的样子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被这滑稽的模样逗乐。

这是什么大型真人秀节目啊。

正是所谓千里江山尽付美人一笑。

啊,这感天动地的爱情。

因为周幽王三番五次的故技重施,最终失去了诸侯王的信任,在最后一次真的有犬戎部落入侵之时,再度点燃烽火,却没有诸侯前来支援,西周遂告灭亡。】

这下不光是西周的诸位周王,是连东周那些没有实权的周王听到天幕都忍不住要晒干沉默的那种程度。

他们泱泱大周,灭的就这么草率的是吗?

他们寻思着,幽王那会儿也没有烽火台啊?

其他朝代收听道天幕的众人也纷纷无言以对。

好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

磕不动,真的磕不动。

刘彻看向司马迁的眼神大为震撼。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司马迁!

司马迁决心要为自己正名一下,这是他看到的传说,他也不确定可信度,便一起收录进去了。

再说了,他下面不是写了西周灭亡的另外的原因了吗?

天幕你不要害他!

他绝对没写什么“感天动地的爱情”!!

【不过呢,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并不太高,毕竟周幽王虽然脑子有坑,但还不至于如此脑残。

再说了,按照古代的脚程,烽火次第点燃,等诸侯看到,集结兵力再汇集王畿,怎么都要花上不少时日吧,褒姒和周幽王就在台上等着吗?

恐怕不太合理吧。

更不用说,烽火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才正式投入使用的,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东周时期,所有人自然跟我们的傀儡周天子没有什么关系咯,显然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归属于各地的诸侯王的。

而且目前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竹简之上都没有记录过烽火戏诸侯这等彪炳史册的离谱大事件,其可信度可见一斑。】

东周诸王:……

可以,但是没有必要这么扎心吧。

算了,天幕连装都不装了,各个诸侯王的王都所在地也都能跟他这个周天子一样收听到天幕,显然是也没有想过为他们挽尊呢。

西周的天子们纷纷松了口气。

不是真的就好。

不然拥有这样的不肖子孙,他大周竟然还以这样离谱的方式被亡国,简直是想到就想要跳楼的程度。

不过……

什么傀儡周天子?

【而史记之中为什么会有相关叙述呢,有学者认为,这应该是跟太史公的某些写作习惯有关,太史公经常会在文中记录一些道听途说,不知真假的故事一起汇编进《史记》之中,尽可能地多记录,以留待后人考证。

毕竟人也没想着自己的私家史书会成为正史之一,每个字恨不能都被奉为圭臬嘛。

《史记》之中出错的情况也并不算罕见,尤其是涉及有关军事这种太史公的知识盲区的方面,只能说,丰富了我们的眼界。】

司马迁:……

天幕不要以为你说的委婉一点,他就听不出你在内涵他了。

虽然这的确是他写史的习惯就是了。

但是为什么听起来还是那么别扭呢。

【而太史公难以分辨此故事的真假,或许与其所处的时代也并非毫无干系。毕竟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烽火台使用频率最高的汉武朝。

据已经出土的汉简表明,举烽传警是汉代防备匈奴最常见的战略准备,所谓五里一燧,十里一敦,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

且举烽的方式昼夜也有区分,白日燃烟,黑夜放火,又根据来犯敌人的数量各有不同的点火方式,可谓是实用主义拉满。

而太史公收录到的这个小故事,很有可能就是秦汉之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而口口相传而来的,最终被太史公写进了史记之中,成为了千古传唱的褒姒的成名作。】

司马迁深深松了口气。

知道他并不是故意的就好!

他才不是天幕之前说的那种会故意编纂造谣的人!

不过……

要不然那一段原本酝酿的故事在真的动笔的时候还是删减掉吧。

司马迁默默在心底做出了决定。

刘彻:……

合着这还是他大汉防备匈奴过于深入人心的锅了?

【不过虽然西周并不是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取悦美人褒姒而宣告灭亡的,但是西周的灭亡的确与褒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罪魁祸首显然是周幽王本人。

与之后很多王朝衰微的道理颇有些相似之处,正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废长立幼。

在褒姒嫁给周幽王之后不到一年,便生下了儿子姬伯服,周幽王便废黜了原配申后和太子姬宜臼,并立褒姒的儿子为新太子。

申后之父申侯自然不乐意,于是联合鄫国、犬戎进攻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姬伯服皆被杀于骊山脚下,西周宣告灭亡。

在申国、鲁国与许国等诸侯王的拥立之下,原太子姬宜臼即位。

不过嘛,请神容易送神难,引狼入室之后,犬戎除了将镐京劫掠一空,据说还掳走了褒姒之外,自然还趁机夺走了大片领土,为避犬戎之祸,周平王只好东迁都城于洛邑,是为平王东迁,拉开了东周,也即春秋战国的序幕。

《诗经》之所谓“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或许也可以理解为西周绵延了数百年的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由此开始瓦解,因而喜提亡国。

哎,我褒姒姐姐的魅力就是这么大杀四方呢,这什么上升正主的粉丝行为啊,没能力又爱乱爱的废长立幼的皇帝离美女姐姐远一点啊喂!】

呸,说什么褒姒灭之呢?

人家褒姒就算真的吹了枕头风让你周幽王废长立幼了,毕竟先太子又不是她亲生的,想要自己的儿子继承家业也算是人之常情吧。再说了,能够顺利推行,还不是你自己也有这个意思?哪怕是一拍即合也应该各打五十大板啊,你周幽王怎么就美美隐身了呢?

褒姒被犬戎掳走多可怜啊,你们那些没有心的人竟然还要将锅全部扣在褒姒身上。

狠狠怜爱了。

西周的诸位天子:……

对不起,他们刚刚还是草率了。

突然觉得烽火戏诸侯,虽然有点儿戏,但是也没有那么不堪了呢。

这是什么品种的

刘启则十分美滋滋地总结了一番。

所以错的不是废长立幼,错的是周幽王不行,人不行,眼光也不行啊。

你说你废长立幼就算了,竟然还能让原先的太子从眼皮子底下跑了,手底下的诸侯王的阴谋你是一点也察觉不了啊,差评。

【而在犬戎之祸以及整个东迁过程之中,秦襄公作战得力,立下了大功,平王迁都的过程之中,更是仰赖于秦国军队的保护,毕竟那个时候,周王朝还处在两王并立的局面之中呢,大家也不是非周平王不可啊是吧。

正是凭借此等战功,秦襄公被提升为诸侯王,不过周平王也是很鸡贼的,给秦襄公画了个大饼。

看见岐山以西地区那被西戎攻占的大片肥沃的土地了吗?只要你打下来,那就是你的封国啦。

周平王是会开空头支票的。

不久之后,秦国果然攻占了岐山以西之地,从此开始了其辉煌闪耀的征程。】

周平王:……

虽然不明白什么叫空头支票。

但是大饼他还是能听懂的,又说他“画”大饼,结合上下文岂不是在说他许诺了不属于自己的土地给秦襄公?

这不废话吗?

看他像是手里有多少属于自己的土地的天子吗?

不过……

他记得,之前说一统了天下,推翻了他周朝的,是不是就是秦国的子孙后代来着?

周平王接受程度还算良好。

至少比起其他那些咄咄逼人的诸侯,秦公还是更好接受一点。

当然,他也不会忘了后期的“秦王”们会变成什么样的。

但是问题不大,关心不了后世子孙一点。

【虽然也分属于周朝,但是东周的天子们显然没有什么排面,哪怕是后世之人盘点祸国妖妃的时候,谁还能记得东都还有个周天子呢,更何况是周天子的姬妾,那更是nbcs啦。

毕竟东周分两段,一段是春秋,一段是战国嘛。

总之就是跟周王室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在这一时期赫赫有名的妖妃人选,当之无愧应是引发了春秋时期晋国的骊姬之乱的女主角啦。

这位也是因为战败被显出的“战利品”,显然为后世之人开创了另一种模板。】

东周的列位天子表示,有些时候,一些大实话实在也没有必要广而告之。

虽然明面上并不该为此感到欣喜的诸侯王,听到天幕如此说,还是忍不住微微扯了扯嘴角。

没错,如今才是他们的主场!

周天子么,当个乖乖为他们赐胙肉的“和平使者”就够了。

而处在晋国,刚刚成功搞定了晋公三位公子,并恰好归属于骊戎部族,原本还听天幕这种有意思的解读感到津津有味,并对于天幕观点十分认同的骊姬:……

已经猜到自己大概率是这个骊姬的不二人选的她忍不住皱了皱眉。

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

不对,应该说,晋公怎么今天还没死?

毕竟糊弄晋公也是要废掉不少心力的,虽然她有把握,但是到底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晋公累了,让殿内的乐者再尽些心力吧。”

【妺喜、妲己和褒姒都只留下了传说和只言片语,我们对于其本人存在的真实性甚至都不能得以确认,更遑论探究她们的真实想法与动机。

而与她们不同的,是正式迈入有史时代的骊姬。

虽然在男性叙述视角之下,我们也只能得到碎片化的故事,但显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这个女子的野心与手段。

骊姬通过控制和糊弄晋献公以参与朝政,体验到了权力的快乐。

而若是想要继续拥有权力,那么必须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下一任国君。

为此,她离间晋献公与三位儿子之间的关系,致使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夷吾流亡国外十九年。

值得一提的是,加上骊姬与其妹的儿子,这五个儿子之中,竟然只有太子申生没当过晋公呢。虽然其中有两个每个人只有一张单月体验卡,但也算是当过了嘛。】

骊姬闻言便是神色一凝。

重耳、夷吾?

她先前对于晋公的这两个儿子,虽然也有提防,但是到底还是将重点放在了太子申生的身上。

可如今天幕竟然告诉她,这两个公子也都当过晋公?

而且天幕既然说她儿奚齐也做过国君的话,岂不更说明这两个公子是犯上作乱?!

虽然他们二人已在流亡,看来也还是万万不能放松警惕的。

奔波在外的重耳与夷吾感到背后一凉。

但是其他听到天幕之语的诸侯们显然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

流亡的,两个,还是活着的未来晋公诶!

这不施展一番合理吗?

【而史学界将这段故事定义为“骊姬之乱”,无外乎便是因为骊姬对于晋献公这三个儿子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而后晋国又因大臣不服,两个月之间,连杀骊姬姐妹的两个儿子,骊姬便成为了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而已。

但实际上,俗话说的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难道活跃于历史之中的那些男人们便会心慈手软吗?不,他们远比骊姬的所作所为更加残忍血腥,史书之中的斑斑血迹便是最好的印证。

而骊姬不过是运用自己的手腕与优势以想要达成自己在政治上的野心而已。

这实在是一件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

骊姬听到自己姐妹之后的结局,虽然为之一凛,但是却也决计没有退缩的想法。

如今对于她们姐妹而言,早已是你死我活的殊死争斗。

她所能做的,当然也只剩下了一条路,那就是在敌人掐死她之前,尽可能多地先把敌人给干掉。

而其他朝代的许多人纷纷炸开了锅。

什么?天幕竟然说骊姬此种霍乱朝纲的行为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还将骊姬的行为类比史书之中其他王侯将相的政变?

这能一样吗?

听闻他们“高谈阔论”的有些人终于忍不住了,又有哪里不一样呢?

不是一样的背叛君主,霍乱朝廷吗?

【而说晋国为此内乱数十年,就纯属夸张的手法了,毕竟骊姬所处的时期,前前后后,全是晋国的上升期。在骊姬之乱之后上位的公子重耳,更是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手下称霸中原。

我们可以说骊姬与其子的政治水平或许没有重耳高,但毕竟晋献公的基因是很灵性的嘛,上限足够高,下限也足够低。

比不了晋文公,也不一定会比割让国土的晋惠公还差嘛。

毕竟才两个月,还一下换了两个国君,能看出什么骊姬的政治倾向来啊。

成王败寇,失败者的名声不佳是毫不意外的结果,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骊姬是女子,便要背上“祸国殃民”,“断送晋国”等夸张的字眼,那便也过于主观了。】

骊姬才不屑一顾呢。

她既然决定争上一争,就从来没想过什么好听的名声。

毕竟名声哪有实打实的权力重要?

他们既然如此诋毁她,岂不正说明自己的行为戳痛了这些男人了吗?

祸国殃民又如何?她享受到就够了。

这一次,就让他们看看,晋国在她的手里,也绝不会差。

毕竟谁真的因为一个春秋霸主的名头就会愿意乖乖将唾手可得的权势拱手送给他人?

还是一个已经结了仇的敌人?

谁还真当晋国是自己的母国啊。

可以,但是真的没有必要。

虽然看起来重耳确实手段颇强,但……

春秋霸主的名头让其他诸侯国听到了,是福还是祸,那还真不好说呢。

毕竟各诸侯们虽然热衷于收留各国流亡的公子并送回国内主持政事,但是他们可绝不是做慈善,他们看中的,当然是扶持之恩带来的利益,自然也并没有想送一个未来的霸主回国成为自己心腹大患的意思。

而天幕此刻将这个消息放出来,也正可以为她所用呢。

骊姬嘴角勾起了一个稍显冰冷的弧度。

她死也要溅敌人一身血。

她不舒坦,别人也别想好过!!

本文网址:http://kaijugeiqinhuanghanwuebukexue.23quan.com/54474048.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