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民国当大帅 > 第317章 西南事变(五)

第317章 西南事变(五)

推荐阅读: 神话三国辛亥大军阀重生之黄埔卧底穿越魔皇武尊抗战虎贲抗战之兵魂传说小白杨无敌六皇子抗日之铁血军魂明朝那些事儿迷踪谍影书香世家带着仓库到大明楚氏春秋北宋闲王铁血抗日军晚唐浮生回到明朝当暴君重生之民国少帅抗日之少年战将

南充之战,熊克武等川军突然小暴了一下,结果罗佩金就吃了大亏,好在罗佩金是久经沙场的主,立刻带着队伍缩回了成都。川军自然是尾随到了成都,然后摆出一副攻城的样子,真攻自然是不甘的,但是每天往滇军的阵地上开开炮什么的却也不难。罗佩金对此十分惊讶道:“川军这帮叫花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阔气了?”

当然阔气了,这些大炮和炮弹都是武汉运来的,不要钱的东西哪有不用的道理。不过川军也就这样了,陆续进攻了成都几次,都被滇军毫不客气的打退了,熊克武也很干脆,他下令把成都围起来玩炮击。

接到罗佩金的救援电报,唐继尧立刻命令胡若愚靖国滇军第二军军长兼四川讨逆总指挥,统帅谢汝翼,李选廷,张汝骥三个师出滇作战。此时滇军主力拢共八万不到,差不多就把六万多人派到了四川,唐继尧居然没觉得这么做会很危险。

历史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些偏差,10月31日,历史本该谢世的黄兴依然在南京陆军医院接受重症监护治疗,生命还在延续。而原本应该在11月8日才病逝的蔡锷,也许是听到了西南爆发战争的消息的缘故,最终没能挺过十月份的最后一天,这天早上在日本福冈病逝,享年34岁。蔡锷遗言:“我统率滇之护**第一军在川战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等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锷以短命,未能尽力为民国,应为薄葬。”

作为改变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蔡锷的死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不过当时没人觉得这里头有日本人的手脚,毕竟当时的反日情绪不是很隆。大家更多的心情放在了祭奠蔡锷的身上。在北京,在上海,在南京,在武汉,在昆明,在重庆,在成都,在贵阳八个城市都设立了公祭点,供上蔡锷的牌位,容大家祭拜这位护国英雄。

孙中山: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梁启超:知所恶有甚于死者;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康有为: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世矣;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来!

唐继尧:所至以整军保民为要图,众论之归,大将慈祥曹武惠;平时惟读书致用相敦勖,公言不死,秀才忧乐范希文。丁怀瑾:成不居首功,败不作亡命,誓师二语,何等光明,故一旅突兴再造共和;下无逞意见,上无争利权,遗书数言,如斯深切,问举国朝野奚慰英灵?

而此刻身在重庆的杨度听闻蔡锷噩耗,久久不能言语,内心却在感叹世道变化无常,半年前,蔡锷意气奋发,魏武挥鞭,指点江山,而自己仓皇如丧家之犬,东渡扶桑,惶惶不可终日。半年之后,蔡锷魂过天国,而自己却坐镇重庆,替王振宇平定西南,人生想来就这样不可预测吧。

想到这里杨度还是亲自为蔡锷写了一对挽联:

魂魄异乡归,于今豪杰为神,万里河山皆雨泣;

西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

这副挽联放在当时来看可就有点对死者不敬的意思,不过就在前一天,国民政府西南行营在重庆挂牌,杨度

张涛1985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huidaominguodangdashuai.23quan.com/1217012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