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民国当大帅 > 第177章 京华风云

第177章 京华风云

推荐阅读: 山河赋银狐拳皇之路一代天骄重生之风流天下行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荣誉1墨唐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穿越魔皇武尊杨家将之风流八少三国之枪神方悦明末边军一小兵明朝的那些事儿林羽江颜老婆请安分小白杨三国美人录楚氏春秋法师奥义

“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前门楼子九丈九,九个胡同九棵柳”;“前门楼子九丈九,王口花炮响上头”。这些扑面而来的老北京民谣有多重涵义:一是象征正阳门之高,二是昭示正阳门之大,三是体现了正阳门深厚的文化内涵。

北京正阳门,俗称大前门,此刻天色蒙蒙亮,敞开的城门口子已经不时有人推着独轮车进进出出了。不过对于守门的老门卒来说,虽然这京城还是京城,可是这眼下正阳门繁荣的的光景可比不上大清朝那会子了。

离着正阳门并不太远的地方,街边已经有包子铺开始买热气腾腾的包子了。可这一条街最大的茶馆裕泰茶馆却还没开业,“金鸡未唱水先沸,旭日初升茶溢香”,门上的对联静静的搁在那儿,一动不动的。

裕泰茶馆的老板王利发到是起的早,这会正殷勤的引着两位南边来的客人往后院里走。这王利发也算是个能人,自打维新变法那会从他老子手里接过这个茶馆。历经了八国联军入侵,大清王朝玩完,这茶馆依然能屹立不倒。要知道北京的茶馆最大的客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帮子生来就是军爷,一年领两次粮饷,不种地不当差的八旗大爷们。如今朝廷没了,这些八旗的爷儿们过得还不如街边的狗儿呢!

时代在变,王利发自然也在变,这不,后院让他花钱请人拾掇了一下,改成了八间上房,准备租给外地来京念书的大学生。不成想,这招租的牌子刚一挂出去,就来了一位爷,满嘴的京片子,连价都不还,把整个后院都拿下来了。而且一口气就给了三年的租子外加一年的押金,平日还不要掌柜派人来拾掇什么的。前些日子,一下子住进来十几个人,整个院子都被他们重新摆弄了一边。王利发自认是赚大发了,所以也就不再多管闲事,由着他们在后院入口哪儿设了个门,然后叮嘱柜上的活计,今后后院就不让进了。

南边来的两人都面色刚毅,根本不理睬王利发王掌柜的热情,任你说什么他都不接话头,搞的王利发好生无趣。把人送到地方,正准备走,走在后头的那人却丢给王掌柜一个大光洋,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进去。

王利发一捏,十足的成色,出手还真是阔绰,嘴里轻轻嘟囔了一句怪人就忙自己的事了,时辰不早了,得叫伙计们下板子了。

让王利发引进来的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国社党党务调查部刚刚任命的北京站的站长王亚樵和他的副手许习庸。其中许习庸是王亚樵在北上的途中拉进来的,两人是挚友,辛亥革命的时候一起造过反的,过命的交情。

调查部原先北京站的站长因为工作开展不力的缘故,已经被周部长派去最危险的东北去跟日本人打交道去了。所以该站的成员都十分紧张的等待新老板的到来,王亚樵看了一眼在座的人,什么也没多说,就宣布散会了。

随后王亚樵留下了三个骨干成员:郑钧,王玮和方荣海,这三人分别是北京站情报,行动和通讯的负责人,也是和前任站长一起从安江过来的干部,相对忠诚可靠。

“这位是许习庸,我的副

张涛1985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huidaominguodangdashuai.23quan.com/12169986.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