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二百零五章庙堂之高(三十五)

第二百零五章庙堂之高(三十五)

推荐阅读: 剑动九天重生之民国少帅奋斗在新明朝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这是你的江湖呢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大唐纨绔公子一拳和尚唐三藏老婆请安分九重紫狼群媚乱天下小白杨此心无垠镇国神婿宫斗不如养条狗君为下银狐红楼春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广政殿层高极高正殿当中有六根巨大的圆木柱头凭侯大勇目测这些圆木柱头至少在七、八米以上由于层高很高就使得大殿顶部有些阴暗大殿两侧还垂吊着一些布幔布幔上有一些怪异图像使大殿凭空增添了些许神秘和威严。

侯大勇的提议涉及禁军体制的重大变革柴荣一时下不了决心禁军一分为十对柴荣很有些吸引力可是柴荣没有急于下结论。

面对柴荣咄咄逼人的目光侯大勇没有退缩胸有成竹地道:“若遇到战事则可以挑选德高望重的将领统领禁军出征这在前朝也有例可循。”

设行营出征是唐朝的一项重要用兵制度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大多撤并每遇战事生就由朝廷另行调府兵、兵募派遣大将统率出征或备御这些大将称为行军总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而唐朝在经营中亚的时候更是经常抽调胡兵蕃将组成临时的大军。侯大勇知道柴荣和王朴对这项制度都很熟悉也就没有过多解释。

柴荣是平民皇帝同时也是一位马上皇帝柴荣称帝前曾长时间在军中任职在后汉时期曾任过左监门卫将军、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广顺元年(951)大周立国后又出任镇宁节度使广顺三年擢开封尹封晋王。显德元年(954)正月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总管内外兵马事。称帝后柴荣又先后四次御驾亲征打败了北汉和南唐奠定的大周中兴之局。

柴荣多年征战战争经验极为丰富当侯大勇提出把禁军一分为十的新方案以后。他立刻现了此方案的问题针锋相对地道:“行营是以府兵为基础府兵不复存在之后行营制度也就失去了实用性现在禁军这样的体制若临时选将出征则必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将帅若不对自己的部队了解指掌如何能做到知已知彼又如何能让各位禁军将领心服?”

柴荣这个问题看似寻常却非常尖锐侯大勇所知道的历史中宋朝用兵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就是实行“更戍法”实行“更戍法”法以后经常变换禁军的戍守地区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而且大将出征之时深宫中地陛下还要授予阵图强令前线将领按照阵图排兵布阵。这两种做法。实是赵氏兄弟吸取了前朝经验对手握重兵将领进行限制的结果只不过赵氏兄弟娇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做法致使宋朝富甲天下、兵器犀利却成为武力极弱、从来没有解决边患的一个王朝。

侯大勇对于柴荣的心态摸得很准:柴荣现在进入了两难选择要想军队打胜仗则必然要给军事将领极大的自主权但是。军事将领权力增加以后又会对皇权造成极大的威胁。

侯大勇假意为难了一会又道:“十支禁军可轮流到京城守卫没有守卫任务的禁军则集中在城外军营由陛下亲点大将轮流到营地主持训练这样一来即能避免统兵大将尾大不掉又能让统兵大将们了解军队的基本情况。”一直以来侯大勇对于解决禁军问题做过很多思考。这是一套适合柴荣心理状态地方案也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

侯大勇这个建议有一定的可行性柴荣有些心动他看了一

小桥老树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huangshabaizhanchuanjinjia.23quan.com/2817499.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