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七十一章 新横渠书院

第七十一章 新横渠书院

推荐阅读: 结缘修二代的日常随笔抗日之雪耻重生之民国少帅我是军阀从虎蛟开始大秦之铁血帝国玄天邪尊爷太残暴这个皇子要上天明末边军一小兵剑动九天3D帝国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千秋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绝世唐门小白杨金鳞开穆斯林的葬礼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龙场悟道对于王阳明来说,就好像华山论剑对王重阳来说,华山论剑之前,王重阳已经创立全真教,是天下有数的高手,但华山论剑之后,夺得九阴真经之后,王重阳武功名声大传天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对于王阳明也是一样,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前,就学过很多东西,文章,骑射,佛道,在遇见刘瑾横行,才觉得这些都没有用,专心于圣学。触怒刘瑾,被贬龙场,途中还遇见的刺杀,九死一生,他本可以逃,但是依旧去了。在龙场才算是学术大成。但是在此之前,王阳明依旧是天下士子之中响当当的一角了。

所以,冯理给周梦臣这样的评价,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而今冯理看来,周梦臣建立起的整个完整的体系,从结构上,已经亚于此时的心学。只是没有流传开来,天下人不知道而已。甚至周梦臣在他眼中,已经是一代宗师,不在王阳明之下。

当然了,他也看出来周梦臣对朱熹的近乎完全的背离。

奈何,此一时彼一时也,如果在明初的时候,周梦臣这样做,根本就是大逆不道。但是现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关学先师薛瑄是理学大佬,对程朱理学可是虔诚得很。而到了他的徒子徒孙,却一个个另选出路。甚至到了冯理这一代要后继无人。

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比对程朱理学研究最深的关学门人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程朱理学前头无路了。正因为无路,所以,关学门人一代代找出路。而南边在心学这条新路上涌现出不少人才。固然有南方人才之盛要胜过北方,但也有两者在学术上的难度,并不一样。

甚至晚明学术整体特点,就是对朱熹的否定与背离。

所以,冯理根本不在乎周梦臣的学问对朱夫子有多少否定,他只是重新评估了周梦臣气学的潜力。他思忖片刻看了韩邦奇一眼,下定决心,暗道:“关学后辈,就挂在周梦臣这颗大树上了。”

于是他说道:“你的意思是,横渠书院要进行改造?”

周梦臣说道:“不仅仅是改造,还有扩建。”

冯理微微捻须说道:“原则上我没有意见,只是,这钱从什么地方?”

任何事情最后也是要落在钱上,关学一脉,颇有古风。当然了也与关中的情况有关系,大部分关学大佬都不是太富裕的。与韩邦奇的家境差不多,都是不大不小的地主,威望高,但是手里面却没有几个大子,与江南很多士大夫万贯家财,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扩建,或者建立书院,这些人谁不想啊?无非是没有钱?

周梦臣说道:“区区俗事,何劳两位前辈,都交给我吧。我来处理,只要两位应允就好。”

改造一个书院,需要多少钱?这就要改造成什么样子了。如果仅仅建成大同书院的架子,不投入太多研究经费的话,也没多少钱,几千上万两,就算是到顶了。但是如果加上科研经费,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即便周梦臣自己掏钱,砸锅卖铁,这一件事情也要做成。

因为横渠书院的影响力太大了,几乎辐射整个大西北。是大西北的儒学圣地。横渠书院按照周梦臣的改造方案来教学,那就说明,气学在整个大西北正式登堂入室了。

对推进气学发展有太大的好处了。

与好处相比,区区一点钱财,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了,周梦臣也不会自己花钱的。毕竟有人愿意出钱,周梦臣又何必当这个冤大头。

谁愿意出钱?晋商。

不是周梦臣一遇见事情,就从晋商头上薅毛。实在是晋商在整个大明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富裕,再者,横渠书院的地位,寻常商人想掏钱,还掏不了的。如果没有周梦臣,晋商估计连掏钱都找不到门。

毕竟关学一脉,最重气节,非常有骨气,从杨爵身上就能看出来,他们即便是穷,也不会随便要商人的钱。

甚至晋商为了与关学一脉搭上关系,再多的钱都愿意掏,别的不说,看张允龄家里的孩子考中进士,入了翰林,可谓前途远大,从此改换门庭。其他晋商,就没有想法?!

卍喜欢看名剑山庄写的《奋斗在大明》吗?那就记住♂全?本小说的域名♂23quan.com卍♂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本文网址:http://fendouzaidaming.23quan.com/55734425.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