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小公爷 >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京城第一蟀王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京城第一蟀王

推荐阅读: 无敌六皇子回到古代当太子三国之枪神方悦山河赋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武极天下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大唐第一狠人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嫡谋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最后一个北洋军阀明末边军一小兵长生仙缘:从照顾道兄妻女开始穆斯林的葬礼三国之大汉重生终极猎杀【全集】袁朗的十年爱情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小白杨

玩物丧志,古代那些二代纨绔子弟们闲的蛋疼,斗蛐蛐,斗蝈蝈,斗鸡,遛鸟无所不玩。只要是涉及到一个‘玩’字上,都是他们都会玩的炉火纯青。

斗蛐蛐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搏戏,顾名思义就是将两只蟋蟀放在坛内打斗的把戏,中原各个省份都曾十分流行。

在中华千年的历史中,斗蛐蛐从市井游戏逐渐变成王公贵族的消遣,历朝历代对于斗蛐蛐的热爱原来从来未曾消减。尤其是那些纨绔子弟们,堪称他们的最爱。

期初的时候,古人玩蛐蛐多是寓意于物,文人雅士多半以蛐蛐为题吟诗作画。而斗蛐蛐最早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民间人士好赌成性,斗蛐蛐是当时很主流的赌博手段。到了唐朝,斗蛐蛐已经不再是赌徒的专属了,如同钓鱼、养鸟、种花一样,已经成为了街头巷尾的市井文化。

蛐蛐虽然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唯有山东出品的最为优质,尤其是山东宁津蟋蟀与山东宁阳蟋蟀更是声名远扬,以个头大、性情烈、善斗凶狠著称。在斗蛐蛐成为皇家贵族的娱乐之后,山东蟋蟀更成为万中无一的贡品,一只小小的蛐蛐甚至可以抵得上一头耕牛。

斗蛐蛐在宋朝开始流行,宋朝的斗蛐蛐之风盛极一时。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宋人极喜养斗蟋蟀,街上专有蟋蟀市场,很多闲汉以驯养蟋蟀为生反而得享富贵。不仅如此,斗蛐蛐还从民间进入了宫中,上到皇帝,下至文武官员都沉迷此道,玩物丧志,置国事于不顾。

比如说赵祯,他就迷上了这种游戏。他把手里的蛐蛐往场上这么一放,懂行之人立刻赞叹不已。这只蛐蛐万里挑一的精品,有人摇头有人叹息,知道自己手里的蛐蛐不是对手。

但总有高手,有人拿出手里的精品上场与赵祯对战。对方这只蛐蛐也是健壮有力,这是一只墨蛉,最善斗的蟋蟀当中的一种,中国民间百姓称为黑头将军。一只既能鸣又善斗的好蟋蟀,不但会成为斗蛐蛐者的荣耀,同样会成为蟋蟀王国中的王者。

但两只蛐蛐一下场,并无斗战之心。

这个时候需要激发它们的斗志,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不停的撩拨蛐蛐,这个时候蛐蛐就会怒发冲冠,两只蛐蛐开始展翅鸣叫,互相耀武扬威准备展开厮杀。

赵祯手里的叫赤焰将军,对方的叫黑头将军。两只蛐蛐相遇,一场厮杀就此展开。果然,对方的黑头将军也是个高手,它用头顶,脚踢,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旋转身体,扑上撕咬对方。

两只蟋蟀一入场,双方都不得人为干预。直到一方落败而逃,或者跳出场地视为输者。

赤焰将军开始并不急于和对方争斗,而是采取游斗的方式寻找有利位置,伺机扑杀黑头将军。

旁边的人无不高声呐喊着:“咬!咬它!蹬腿,蹬啊!”

场上两只蟋蟀在撕咬,场外围观的人们似乎比蟋蟀还激动。他们挥舞着衣袖,高声叫喊着。

许多人开始押注,有的押黑头将军胜的,有的押赵祯手里赤焰将军赢

吃货大联盟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dasongxiaogongye.23quan.com/5516256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