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34章 封疆大吏

第434章 封疆大吏

推荐阅读: 北宋闲王书香世家紫阳玄天邪尊带着仓库到大明欢喜债采红影视会员大穿越明朝那些事儿剑动九天晚唐浮生抗战之兵魂传说二道贩子的崛起神话三国明朝败家子狼群明末边军一小兵绝世唐门重生左唯明扬天下

富弼说完了保举王宁安的话,见赵祯提起治理幽州的事情,他行礼告辞,一转身,富弼突然觉得眼前发黑,脚步踉跄,差点昏倒。

一世英名,几乎丧失殆尽,富相公此时是愤怒憋屈的,但是又十分无奈,摊上王宁安这个对手,谁都要跪!只不过他跪得早点而已!

其实屈指算来,夏竦,陈执中,文彦博,庞籍,王尧臣在王宁安手里倒台的相公太多了,他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文官集团,甚至是两千年来,儒家文人最强大的对手出现了,但愿能天降英才,废了王宁安,不然,此子必然断了我儒家道统传承!

王宁安不知道富弼把他抬到了炫目的高度,实际上王宁安还有点迷糊,按照赵祯的习惯,轻易不会废掉一个成熟的宰相的。

毕竟朝局复杂,稍微有点动作,就可能打破平衡局,到时候会滑向何方,谁也不清楚。可偏偏赵祯就罢免了富弼,连一句挽留都没有,真是咄咄怪事。

王宁安想不明白,偏偏赵祯还不给他时间想明白,迫不及待问道:“王卿,你准备怎么治理幽州,把你的方略都拿出来,朕要好好听听!”

王宁安没办法,只能将自己的设想都和盘托出。

王宁安认为要立足幽州的财力和物力,不能把开疆拓土变成朝廷的负担。

这个调调提出来,就很受赵祯喜欢。

王宁安认为幽州有两大财富,一个是众多的牧场,一个是沿海的盐场。

在赵祯刚亲政的时候,大宋的盐法还是朝廷生产,朝廷销售,不准商人插手,可是官府经营,成本过高,成了一大难题。

后来朝廷就开始出售盐引,让商人去生产销售食盐。

宋初的时候,盐税基本在一千万贯,到了赵祯的时候,已经突破了1500万贯,再过几十年,蔡京柄国的时候,甚至每年能达到4000万贯,占了朝廷岁入的三四成,十分恐怖!

在长芦开辟出100万亩的晒盐场。

划分成若干区域之后,公开招标,每三年一次,出价高者,获得一块盐田三年的经营权力。

由于盐田是个长久稳定的收入,以盐税为基础,至少能向社会募集5000万贯的资本。

这笔钱之中,拿出3000万贯,修缮长城,2000万贯,用来扩建幽州,把幽州变成北国明珠。

幽州有牧场,能发展毛纺,这又是一棵摇钱树。

仔细观察地图,就会发现,其实平县的位置有些偏南,滦州才正好是渤海湾的中心位置。天津是朱棣南下夺皇位的时候,经过之后,才得到了名字,因此也成为全国唯一知道准确筑城时间的城市。

此时连明朝都没建立,更遑论天津了。

王宁安准备兴建一座大型的港口,然后把平县的一些产业转移到幽州。

前面提到了,平县的位置不算好,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出现了瓶颈。王宁安准备将捕鲸,建材,家具,酿酒,榨油,纺织,成衣全数转

青史尽成灰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dasongjiangmen.23quan.com/4323439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