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其他类型 > 澹月微迟 > 第 21 章 并非无情

第 21 章 并非无情

推荐阅读: 继妹非要和我换亲残废弃子穿书后在娃综摆烂了在娃综摆烂后,我爆红了竹马难猜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广府爱情故事闪婚对象是兔子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加油好男人[快穿]心尖意异兽迷城穿唐后,我和导师面面相觑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少帅你老婆又跑了朋友覆水幼崽降临暗堕本丸!游戏侵入现实

第二十一章

慈安宫。

“你今日去见了皇帝。”太后崔氏蛾眉轻蹙,寒声道,“觅蓝,你与白芷都是哀家一力调教。白芷犯了错,就要付出代价,至于你,哀家也要劝你安守本分,莫步了你白姐姐的后尘。”

“是。”觅蓝恭顺回道,“奴婢不敢有非分之想,余生只愿侍候在太后身侧。”

崔太后面色未变,不知是否相信了她这番说辞。

倒是身旁嬷嬷笑道:

“太后娘娘多虑了,官家为国事殚精竭虑,怎会耽于儿女私情?”

太后摇头道,“不见得。”

“你瞧瞧他跟白芷,”太后的语气里满是不悦,“哀家不想皇帝还是个情种,上回从哀家这里出去便昏迷不醒,堂堂天子为一女子守身如玉?这像什么话!”

“也许……并非是对白女官用情的缘故,”嬷嬷察言观色道,“官家曾在庙宇修行,在这些事上许是受了影响。届时请几个温柔小意的开导开导,大约也就成了。”

太后叹道:“哀家是怕发生与从前一样的事!”

“从前?”

就连觅蓝也集中了注意力,揉捏太后肩膀的力道微松。

太后沉吟片刻,似乎陷入了回忆,她缓声道:

“哀家记得,那是皇帝七岁的时候。那时他还是太子,回宫不满一年就离开了哀家与先帝身边,去到菩提寺中修行。”

“哀家与先帝思念太子,便微服出巡,到他所在的庙宇看望于他。”

“那孩子……”

春光明媚的时节,小小少年一袭青灰色的柔软僧袍,坐在树下看书。

若非那顶灰不溜秋的僧帽,还以为是哪家的贵公子。

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

佛珠是玉白之色,颗颗圆润分明,坠在胸前。

独坐静默,偶尔有沙沙的翻页声响起。

偶尔,他抬眼一望。

又慢吞吞落回书页之上。

忽然,有人扣响门环。

不紧不慢,如同雨打芭蕉,声声分明。

小小少年恍若未闻,依旧专心看书,一双灰绿色眼眸沉静如冰。

“吱呀”一声。

门扉被人缓缓打开一线。

原来,那门从未阖上,像是特意为谁留着。

一袭嫩黄色衫裙的小姑娘,悄悄从门缝溜了进来。

她细瘦的臂弯上挎着一个大大的篮子,乃是篾竹条编制,沉沉压在身上,与娇小玲珑的身子相比起来极不相称。

方才他时不时看向门口,原来就是在等这个小姑娘。

等人到了,他却又垂下眸子,一言不发地默默读书。

那小姑娘从篮子中拿出了一碟又一碟吃食。

红烧蹄髈、荷叶烧鸡、清蒸鲈鱼、小笼包,崔氏看着看着还以为,她是给儿子送吃食的奴仆。

谁知那小姑娘自己盘着腿,坐在一边吃了起来。

而那少年则继续念书。

她吃着还不安分,时不时吧唧一下嘴。看得崔氏烦躁不已,心想自家儿子最重规矩,也该把她赶走了吧?

却始终没有动静。

两个人意外和谐地相处着。

“你这么瘦。可惜还不能吃肉,真怕你哪天就饿死了。”

小姑娘奶声奶气,指了指篮子里的东西,“喏,我娘给你做了桂花酿和荞麦馒头,你记得吃啊。”

她叽叽喳喳、比比划划,吃完东西一抹嘴,还不安分,随手从一旁的树上摘了一朵花儿,戴在了他的耳边。

她捧着脸望着面前戴着花儿的小和尚,笑得甜甜的,小嘴一张一合,不知都在絮叨些什么。

少年永远都只是一副表情,他抬起眼帘,不怒,也不笑,只是淡淡地望着她。

崔氏也知道自家这个儿子自幼聪慧至极,只是脸上很少出现多余的神情,连开怀大笑都不曾有过。

然后,她看见那小姑娘伸出手,捏住了他的嘴角。

丝毫不顾力道,往两旁拉扯,做出一个似乎是笑的表情,看得崔氏恼火不已。

“真是没规没矩。”

她忍不住低声斥责。

先在崔氏的想象中,与儿子交好的女子,应当都是世家女,礼仪规矩都是极好,哪里是这样一个粗俗的野丫头配接近的?她定会带坏自己这个完美的儿子。

先帝却握住了她的手,含笑道,“无妨。”

“梓潼,你可见吾儿哭过?”

先帝问道。

彼时他沉疴加身,吹了些风更是羸弱,却强忍着不适,温文一笑:

“吾儿样样都好,但朕总觉他少了些许人情味儿。令他出宫修行,便是盼他经历人世,能够有所感悟……只有体会到世间种种疾苦,才能打从心底去爱护他的臣民。待朕百年以后,也能放心将这天下交到他的手中。”

“想必梓潼也不愿再见到他那副样子吧?”

是,自打被迎回宫中,太子就变了个样。

不爱说话,孤僻阴冷,不论旁人说什么都是冷漠的表情,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生气。

就连自幼教导规训太子的老师,长孙丞相都无可奈何。

东宫甚至有人亲眼得见。

夜中,小太子持剑而行,披头散发,脸色惨白可怖。

那双妖异的灰绿色瞳仁中布满血丝,口中只吐出一个字。

“杀”

于是逐渐有储君被妖邪附身、大庆气数将尽的流言传出。

先帝寻遍天下名医,用尽办法都不能使太子痊愈。

即便是爱子心切的崔氏,也不禁动了劝先帝废太子、立六皇子为储的心思。

是先帝不肯放弃,找来道人算了一卦,将之送到寺庙中驱邪。

崔氏按捺心中不快,继续看着。

即便那小姑娘离开,少年也是无动于衷的。

崔氏暗暗放下心来,看来全是那庶民在热脸贴冷屁股,她的儿子金枝玉叶,绝不会与那般低贱之人混在一处。

可就在那小姑娘走后不到半刻,少年便起得身来,冰凉柔软的僧袍长及垂地。

崔氏看着他从怀里拿出一物,那物做工精巧,细细长长。

定睛一看,方才看清是一柄小刀,刀尖雪白银亮。

他握着那把小刀,眸光安静,不知在思索什么。

忽然缓慢地捋起衣袖,眸光沉静冰冷,锋利的刃毫无停滞,往自己白皙的手臂上划去。

细密的血珠顿时冒了出来。

他脸上没有半点疼痛的感觉,似乎早就习以为常。

划破的肌肤顿时流出血来,却因伤口细小,流出来的血很快就凝固了。

此时崔氏还看到,在他的手臂上不止这一道伤口,还有很多同样的划痕,有新有旧。

一些伤疤刚刚结痂脱落,重新长好的皮肉还是粉嫩的颜色。

零零散散却又很是齐整,因为他的皮肤过于苍白,那些血口看上去颇为触目惊心。

若非亲眼所见,崔氏不会相信自己的儿子竟然会做这种事。

与先帝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极大的骇然。

他们接连观察了几天。

那小姑娘来的并不频繁,每隔三两天才会来上一次。

每一次来的时候,他都是一副冷冷清清、泰然无事的模样。

可是每一次她离开,他都会在自己手臂上刻下一道划痕。

后来多方查探,崔氏方才知晓,他竟然是在记录,与那个小姑娘在一起的时光。

如结绳记事。

可哪有人会用这种方法记录?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竟然这般肆意损坏自己的身体,只是为了纪念时日,还在背地里进行,不让那人知晓。

知晓来龙去脉以后,先帝也沉默了。

就连他也再说不出,这会是一段良缘的话来。

或许……这不是一件好事。

或许他们的儿子……并非无情。

必须立刻接他回宫。

不能再拖了。

太后下令。

可是他不肯。

太子殿下将自己反锁房内。

任由底下的人如何苦劝,里面都静静的。

过了片刻,从房中断断续续地传来了喃喃的、念诵佛经的声音。

“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

“贪不了,若猩嗜酒,鞭血方休……”

这些枯燥晦涩的佛偈,经由小小少年的口中念诵出来,竟然无端透着一丝诡谲。

就连黑压压的御林军都被这诵经声震住了,所有人的心里都不约而同地生出了一股寒意。

太子殿下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只是日以继日地诵读那些佛经……只是在等待一个人。

消息传回宫中,崔氏猛地意识到。

他不会跟他们回去的,不会再回到那个宫殿去了,他的心已经不在那个位置上了。

于是太后召回了御林军。

既然如此,那就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只要那个孩子消失,

她的儿子,依旧会是大庆完美的太子殿下——!

本文网址:http://danyueweichi.23quan.com/4064473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