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鹰犬 > 第一百五十六章劈竹煮笋

第一百五十六章劈竹煮笋

推荐阅读: 寒门巨子三国之仲谋天下欢喜债大明之崇祯大帝穿越魔皇武尊玄天邪尊抗战虎贲重生娘子在种田从虎蛟开始明朝好丈夫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星河大帝明扬天下无敌天下千秋采红奸相:从皇后寝宫开始这是你的江湖呢香江大亨红楼春

收服之后,就立刻进行了布置,暗中串联党羽,安排攻击。

要比揣摩上意、并据此安排斗争的策略,郑晓这种一根筋的老愤青,实在不是严府这老jiān巨猾爷俩的对手。更何况他儿子犯罪在先,又已落入人手,起手上就处于绝对被动。再加上关心则乱,失去冷静,攻势虽猛,但缺乏谋略布局,被严府略施小计杀得全军覆没也就不足为怪了。

嘉靖以难得的耐心,看了一份又一份的弹章,然后冷笑几声道:“也罢,郑窒甫年纪大了,再加上丧子之痛,再执掌都察院怕也不大合适。黄伴拟旨。”

接下来,数道旨意连续发出。皇上做事,素来有张有弛。这几道严厉的旨意,却并无一封是直接针对郑晓,而是把这两rì上本弹劾严嵩、严鸿、陆炳的御史中,闹的最凶的几个,全都贬出了京师,外放知县、县丞。

按说御史是七品,知县也是七品,品级相当,而且知县素有百里侯之称,执掌地方庶政,又有淋尖踢斛等常例收入,比一个清水御史收入要强的多。可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对大多数官员来说,七品御史是比七品知县高的。

说起来,明朝官场素有品流之分,不只论品,也要论流,清流杂流泾渭分明。笼统的来讲,京官对比外官,京官算清流,外官要算杂流。细分的话,则词林官、科道官、部堂官、方面官等等说法复杂,规则繁多。

但从根本说,御史做为风宪官,论流品仅次于翰林院的词林坊局官,对比知县这种亲民官的流品等级要高的多。一般七品御史外放,由于降了流,作为补偿就要加品,至少也是个从六品起。从七品御史外放七品知县这种zhōngyāng到地方的平级调动,那就叫贬。

而至于县丞,这种八品官员更别说了。这是**裸的贬谪,而且打人打在了脸上。一般来说,是举人出身或官生出身这种杂流官,才会被授命为县丞这种八品小官。把一个御史放到这个位置上,那还不如直接舀廷杖把他打成相片呢。

而再看放的地方:云南元谋、广东雷州、海南琼州……不管在后世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如何,在明朝时,这都是不折不扣的险山恶水,没人愿意去的倒霉地方,说是任官,形同发配。奉旨出京的官员就如同上刑场一样,与自己的亲友、同僚洒泪而别。只是这一别,什么时候能再见,就谁也说不好了。

到了这一步,虽然皇帝自始至终还没提郑晓一个字,郑晓却也明白,自己一败涂地了。好歹也是国朝官场打滚大半生的角sè,难道真的要不知进退,要天子下诏罢官去职才行么?

于是乎,郑老都堂不只自己连夜写好了告老的折子,又命亲信家人,舀自己亲笔书信,赶赴山西,让在山西为官而大儿子也赶紧辞官。

他的二子、三子,都因病早夭,不必再提,这四官多半也保不住了。大儿子晚走几天,要是遇上严府穷追猛打,再寻个什么茬儿,怕是也要危险。

按照官场惯例,通常官员上本乞归,皇帝要挽留几次,以示恩恤。可是这次却不同了,从上表求

⚫喜欢看生猛大章鱼写的《大明鹰犬》吗?那就记住♂全本♂小说的域名♂23quan.com⚫♂请来全本♂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生猛大章鱼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damingyingquan.23quan.com/12291614.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