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其他类型 >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 第五百五十二章 视察(一)

第五百五十二章 视察(一)

推荐阅读: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乐可(校对版+番外)人渣反派自救系统初三的六一儿童节温香艳玉君有疾否赠我予白枭起青壤娇鸾七天七夜难哄妻为上太岁飞鸥不下标记我一下三伏不见上仙三百年这题超纲了跨界演员明日星程

经过三个多月的发展,人革联在胡逗洲、舟山群岛两地,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秋高气爽。

胡逗洲,西田镇。

刘老根一家正在收割水稻,金黄的水稻,让一家人兴高采烈。

他们一家五口,一共分到了50公亩地(隋朝1亩相当于现代0.77亩),虽然比起朝廷的一丁80亩少了很多,但问题是隋朝的税收不在少数。

隋朝执行一床3石的丁税,所谓的一床,就是夫妻俩人,另外还有麻布、生丝的定额实物税收,以及徭役、义税之类。

这还是隋朝规定的税收,到了地方,官吏可不会那么守规矩,比如大小斗、折色、强行摊派之类。。

加上地主豪强、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遇到天灾,就不得不借高利贷,或者卖田。

而世家大族、地主豪强、贵族是不缴纳税收的,隋朝和很多封建朝代一样,都很难对这些大地主进行收税,只能不断压榨平民。

农民名义上有几十亩土地,可一年到头却连温饱都困难。

被任命为西田镇农业站站长的胡游,带着农业站的二十多个吏兵,来到农田帮忙。

他们带来了八台脚踩打谷机。

“胡同志,这打谷机真好用。”刘老根打完一把水稻,拿起一瓶凉白开。

踩着踏板的胡游,也停下来喘口气:“供销社可以订购,一台只要1500晶币,你们可以几户合买一台。”

“1500晶币?”刘老根掰着手指头,盘算着今年的收成。

今年胡逗洲风调雨顺,水稻亩产100公斤左右,刘老根一家种了45亩水稻,可以收获干稻谷4500公斤。

而收储社的干稻谷收购价格,是20晶币每公斤。

刘老根盘算了一下,他们一家五口一年要吃1200公斤,备用2000公斤,还有挤出1300公斤干稻谷,大概价值2.6万晶币左右。

至于晶币这个货币,其实就是龙莎在舟山打造的玻璃币。

用铜铸造铜钱这种事情,郑森根本没有这打算,现在控制区内的铜钱,只能按照铜器的价格使用,而不是货币。

采用玻璃币的方案,其实是郑森等人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结果。

因为玻璃币短时间内不存在被仿造的可能,虽然魏晋南北朝期间,中原地区已经有玻璃制造技术了。

但是本土的玻璃制造技术,是以铅基玻璃为方向,制造出来的玻璃,都是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

而龙莎制造的玻璃,是钠基玻璃,本身是透明无色的,然后使用热压铸法,大规模生产出透明的晶币。

虽然玻璃容易碎裂,但工农银行是支持碎币更换的,只要碎片的完整度超过80%,就可以无条件更换新币。

货币这种东西,不是就不是可以直接使用的东西,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等价物。

岭南仨人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congtuijinchengdaoduoyuanyuzhou.23quan.com/3834298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