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其他类型 > 刺棠 > 第 99 章 君山焚尽(一)

第 99 章 君山焚尽(一)

推荐阅读: 太岁初三的六一儿童节标记我一下碎玉投珠难哄警探长提灯映桃花乐可(校对版+番外)皇贵妃含桃我有一个祸水群非职业半仙明日星程魔道祖师七天七夜深情眼这题超纲了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不见上仙三百年枭起青壤

君山焚尽(一)

靖和五年夏初,烈日早至,中原以北大旱。

今春同去岁一般少雨,在初春那一场连绵春雨之后,竟再无半分甘霖降下。

可吝啬的天雨又与去岁有些不同——江南春旱自古有之,江浙之地水利发达、灌溉有道,总算能够将日子熬过去,等到夏雨来的那一天。

而中原这一场大旱,显然要比江南惨烈了许多。

此时尚未至酷暑时节,已有河道龟裂,莫说农桑,便是日常取用都变得不足起来。人们似乎已经能预料到秋时颗粒无收的惨状,边境小城开始有民众弃地而逃,沿着大河往下游而去。

许澹先前写折子便是为了尽述此事。

西北边境原本便不安定,明帝时举国力大败西韶后,轻徭薄赋,养民养了至少十年之久。如今西北垦荒不过两代,若弃地而逃,未免前功尽弃,为今之计,朝廷当尽快遣人、主持水利修筑才是。

况且他还另有一重隐忧,西韶虽败,北方三部联盟仍旧虎视眈眈,前朝国有叛乱,内耗靡费众多,虽有燕家出京镇守幽州,仍要忧虑那些游牧民族铁蹄南下之患。

但靖和五年比过去的靖和四年繁事更多,朝野上下陷入一片靡靡之中,众人忙着勾心斗角,显然无暇理睬他的奏折。

先是时,宁乐长公主病逝,后摄权揽政数年的玉太师因谋逆罪名落狱,满门皆斩。太师去后不久,帝后往谷游山狩猎,皇后忽生重病,乍然从朝野之中消失。

有心人不难猜出其中的关窍,但满朝文武哪有一人敢言?

玉太师死后,他一手提拔的边疆蒋文远在西境蠢蠢欲动,谷游山之变后,蒋文远出兵逆乱,尽得西境五城。朝中老将李逢挂帅出征,不过三个月便平了蒋文远叛乱,元旦之前,李逢班师回朝,病逝途中。

皇帝极尽哀悼,抚恤千金,封赏子侄。

这场叛乱离汴都太远,繁华富庶已久的京都一时并未受多少影响。

年末,街头巷尾流传起从前那首《假龙吟》来,有人称自己窥见满月之日,东山有真龙状流云现世,官府严查流言来处,却遇上靖秋之谏,只好无疾而终。

靖秋之谏、碎玉案、杀蝉案,诸如此类的流言,兼之从前的民谣、神迹,在民间流传越来越广。京都府终于深觉无法禁绝,只好私下告诫,不使言论流入贵人耳中。

不过皇后离宫后,皇帝纵情肆意、暴戾耽溺的一面日渐显露,敢对他说这些实话的人本就寥寥无几,他又鲜少出宫,不知内廷中是不是有人压下了巡查的禁军和亲卫,皇帝只知有流言,完全不曾想到已到了如此地步。

五年元旦,宋澜撤垂帘亲政,施恩天下,更是破天荒地初初亲政便给自己拟定了一个“昭”字为皇号。

历朝历代少闻君王在世时便打着拟定皇号为名为自己定谥的先例,民间一时传为奇谈,因前朝有同谥君主,世人多称今上为“小昭帝”。

元月十七日,鼓院重启刺棠

雾圆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citang.23quan.com/5304633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