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清朝的太监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谋定(中)

第一百七十一章 谋定(中)

推荐阅读: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天才魔妃我要了夜色穿越魔皇武尊二道贩子的崛起重生之民国少帅绝世人妖养成系统超级科技强国我是军阀一拳和尚唐三藏大明重开一万次开局吸功大法剑动九天最后一个北洋军阀重生之黄埔卧底弹痕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奋斗在新明朝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千秋宫斗不如养条狗

历史上三十多年之后的公元19oo>:L犯安、慈禧两宫太后仓皇出逃杳无音讯。时东南无主当地督抚有意效法美利坚自组共和政府推选李鸿章出任总统而李鸿章也有意担任后来由于两宫太后在西安出现方才作罢。关于这一段历史后人亦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毕竟是野史传闻究竟属实与否已无从考证。不过在那个敏感的时期、有这样敏感的传闻让人很难相信仅仅是捕风捉影、空穴来风。

而李氏当时的政治野心从另一些史料上也可窥一斑。八国联军进京时李鸿章出任粤总督与当时在广州的孙中山关系十分暧昧。孙中山一直希望能够联合李鸿章实现两广独立并得到时任香港总督的英国人卜力的认同极力斡旋于孙李之间希望促成此事。此时的李鸿章已经出访西方列国归来亲身游历、亲见亲闻让他对西方社会制度产生由衷的赞叹并在演讲中一再大声疾呼:“五洲列国变法者兴因循者殆”包括戌戌变法中也以“维新之同志”自居充分表达了对西方制度的青睐。并且在变法失败后面对慈禧下达的捕杀康梁余党的诏令他甚至说出“我决不做刀斧手”这样逆迹昭然的话来。

正因为这一系列的事情孙中山、卜力都对“孙李合作”实现“两广独立”而寄予厚望。而一向行事果决的李鸿章这一次却是模棱两可态度暧昧很难让人相信他对清王朝、对慈禧老佛爷忠心不二从来不曾有过越俎代庖的野心。而当朝廷一再诏令敦促李鸿章赴京城主持局面、代表朝廷与洋人议和并开出了复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个一把手交椅的价码(李鸿章曾于187o年就国的幕府老大把持政务二十五年之久直到甲午战争失败才被解除官职投置闲散)临行之前李鸿章曾经在所乘坐的平安号轮船上于港督卜力有过一番秘密谈话似乎让某些谣言进一步地得到了印证。

当时李鸿章没有任何铺垫开门见山的问卜力:义和团在北京攻击外国领事馆如果各国公使被杀害的话。列强就可以合法的干预中国政局如果是这样的话列强希望谁来当中国的皇帝?想了想又意犹未尽的加了一句:也许是个汉人?

李鸿章的直接显然是出乎卜力的意外尤其是最后的那一句更让卜力感觉到了一种强烈地暗示。斟酌了半天才回答说列强“大概会征询他们所能找到的中国最强有力的人意见看怎样做最好”。而李鸿章微笑无言良久才讳莫如深的说了一句:“慈禧太后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

李鸿章在政治上是异常狡猾的。他的真实内心世界萧然当然无法洞悉但是他却坚信至少有那么一瞬间。两广独立的总统或是当皇帝的梦想曾经在李鸿章的脑海中盘亘过。对于萧然来说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便已然足够。尽管李鸿章最终也没能坐上总统或皇帝的宝座这或许是因为两宫太后西安重现而令李鸿章感到时机未到又或许是对清王朝这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担心。但是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萧然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作为这段晚清历史地一剂催化剂。他完全可以令李鸿章的政治野心无限膨胀起来。而这本身也正是他倒清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流泪的毛驴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chuanyueqingchaodetaijian.23quan.com/449844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23qua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